代谢增长论在经济学上的贡献是把生态资源约束下的技术竞争造成的产业新陈代谢而非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可以解决经济学中久未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理论中并存的三种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与规模报酬递减,在代谢增长论中只是产业生命周期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矛盾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没有市场中期和长期的失衡机制,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承认宏观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存在,但是不理解非自愿失业和总需求不足的微观机制。代谢增长论发现技术新陈代谢的代价就是旧技术的产能过剩和新技术的潜能未能实现,提供了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的中观(产业)基础。制度安排和金融工具只是用不同的方法分配技术代谢过程中创造和消散的财富,但不能避免技术新陈代谢产生的经济波动。
第三,新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矛盾问题。斯密承认,财富是权势,经济、政治、军事和知识的权势都会影响不平等竞争和不平等分配的机制。新古典经济学只关注平等的对称交易,无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我们发现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市场份额竞争,而非成本价格竞争,由此可以统一地解释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经济人类学和演化经济学对家庭、阶级、国家、组织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以及大国兴衰和文明演化的多元模式。
第四,代谢增长论在方法论上解决了计量经济学的噪声表象与周期表象的矛盾问题,可以用小波表象统一描写不同层次,包括微观、中观(金融和产业)、宏观、史观,不同时间尺度的经济波动和非稳态增长。新古典经济学的数理模型,例如计量经济学的噪声驱动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模型,本质上是违背物理学定律的永动机模型。代谢经济学的发展可望实现经济学和物理学、生物学原理自洽的大统一理论。因为大至恒星,小到细胞,都是生命小波的此起彼伏。在非均衡的开放世界中,不存在一般均衡的乌托邦市场,只存在与时俱进的经济组织,人们的行为也必须适应生态变化和组织竞争的环境。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用复杂科学系统的新方法,进一步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非均衡战略,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作为代谢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植根于历史的经验和当代的观察,否则会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
—— 陈平《代谢增长论》· 总论:经济演化的生态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