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

作者: 静悟缘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20:38 被阅读0次

“子不教,父之过”本是《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可在这个假期却成了我儿子的口头禅,尤其是在他做了“坏事”之后。

当听到孩子第一次说出这句话时,只是觉得很好玩,当随着他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时,我却越来越焦虑了。

我不允许的,他偏要干。我想制止他的“捣蛋”,他就用歇斯底里来抗拒。我希望他能适应延迟满足,他却刻不容缓……

于是我将我的困惑,请教于万能的朋友圈:

1、2020年的“豪华假期”,全家4个人一起陪小孩玩,可小家伙还是时不时歇斯底里?

2、关于“延迟满足”,我从两本亲子教育的书中读到,一种倾向于日常生活中机械化的锻炼,一种倾向于及时满足后思维习惯的培养。那种更正确?

3、凡是我不允许的,他就一定要干;凡是我制止的,他就一定要干到底,咋办?

当我把问题整理出来的时候,我就发现真的是“子不教,父之过”。

当我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只是有一个影子存在于脑海之中,真的当问题很清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才发现有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我还没理解孩子的思维,而强加给孩子成为“问题儿童”。

这里我需要批评一下我自己:我有时候就是缺乏总结问题的能力,老是在想、在说,却忽略了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有了问题,才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学会提问,学会提个好问题。

我在群里我收获了很多过来人的经验。

泡泡的回复:孩子歇斯底里,无非是想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全家4个人带小孩,确定是4个吗?不是一个人带,其余人玩手机”。

有些文字就是这么直白,但感觉到真实与亲切。

萍姐的回复:这个年龄(2岁)我个人认为没有延迟满足一说,这个有很多学说意见不一样,我比较赞同的是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原则,你的儿子这个年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自己和和世界,他做的和你想的不一样。我女儿小时候我是都满足她,我的理念是“设计师模型”培养孩子好习惯,关注优点,我不赞同“找医生模型”,找问题,解决问题,我女儿2岁左右我们玩的游戏、玩玩具、在草地上打滚、爬树。

在与萍姐交流后,我在思考延迟满足时,就很清晰的看到了问题的答案。如果我能满足他,为什么还要延迟呢?如果我不能满足,就应该及时告诉他。

延迟满足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别人家孩子的玩具

晓霞战友的回复:这是我家熊孩子两岁时候的玩具,对螺丝起子特别感兴趣,有一次自己用工具把画架上的螺丝拆了。发现他的兴趣点后,我就拿各种遥控器上的螺丝给他拆,买了宜家的柜子,就让他自己看图纸安装,装错了就装错了,让他自己去捣鼓。发现孩子的爱好,然后提供各种场所让他去捣鼓。

孩子喜欢去探索世界,可我却总担心他受伤。爱,有时候是约束。

还是别人家的孩子(1) 还是别人家的孩子(2) 还是别人家的孩子(3)

这是普欧战友家的两位千金的杰作,用他们的话说,“没有破坏力得童年是不完美的童年,我们只要负责保护好他们就可以了”。

和战友们沟通完,心里平静了很多,我所担心的,只是孩子未能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可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路,我力所能及的只有提供粮草而已。

面对孩子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古灵精怪者行动,我很少用心去理解他的意图,更多的是用爱的名义来限制他的发展。

最后,我想告诉自己,给孩子的足够爱,我们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姿势,而决不能用“问题儿童”一刀切。孩子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大人一手造就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养育孩子就是在回顾自己的童年。岂不知,养育孩子更像在修正我们不太满意的童年。

静悟缘

2020年3月28日•成都

相关文章

  • 子不教,父之过;父之过,子不教?

  • 子不教 父之过

    今天是端午节假期的第二天。下午儿子睡到四点了还不醒,想到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老师又发了十几张的卷纸,我赶...

  • 子不教,父之过

    周五孩子学校举行捐书仪式和休学典礼,要求学生家长到场,一早赶到学校,和老师在办公室里聊天。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发...

  • 子不教,父之过

    又一次出差,开了一天会刚回到酒店就接到家里的电话,老婆说可可和奶奶在小区被人欺负了。下午在小区玩的时候,可可骑着滑...

  • 子不教,父之过

    昨天,女儿幼儿园放假,老师通知家长去拾掇孩子的一些用品!在收拾水杯的时候,发现女儿水杯上的照片脱落了,拿回家了又重...

  • 子不教,父之过

  • 子不教,父之过

    “来,让我们喝下这杯比人生还苦的苦瓜汁” “怎么会有东西比人生更苦” 。 昨日与朋友的戏言,竟一语成谬。 这本该...

  • 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本是《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可在这个假期却成了我儿子的口头禅,尤其是在他做了“坏事”之后。 当听...

  • 子不教,父之过

    今天宝贝上午网课,下午开始玩,5点半左右我发现钉钉里有消息,儿子有待办的事宜。作业没提交。我说他为何没写作业。他没...

  • 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我今天有了深刻的体会。以下是个人看法。 子就是儿子,指的是男孩。男孩没有教好一定是父亲的责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不教,父之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zd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