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的工作是面对大学生,这花一般18-22岁的年纪,羡慕青春年少的他们,在大学校园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每次在课堂上看着他们无精打采,低头一族的玩手机,有时候不得不对这所谓的大学生活用李善友教授的一句话形容:大学让我们学废了。

学废的不光是坐在课桌上的他们,还有那个曾经的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像风一样的飘过,我在大学里没有进入到学生会,去图书馆的次数寥寥无几,认识的朋友零星几个,电视剧看得一大堆,睡的美容觉比现在半个月睡得多,那些年的日子在这深深浅浅的回忆中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当我走出校园的时候,有人说:大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我想说:是一张白的还褪色的白纸,没有了战胜高考的那些脑力劲,每天浑浑噩噩的度过三年,记忆力减退,跑个800的体力测试已经气喘吁吁,提前步入老年生活。这退了色的白纸在步入社会得从负的开始恶补,以前丢失得书籍不得不读,不会的专业能力熬夜加班的学习,这本以为可以绕过的弯路原来正在前方等着你的到来。
看着讲台下方的学生们,他们在算基本的加减乘除还需要长长反映时,那被废了后的苦总是会在我心底涌现,是什么让我们年少的好奇心在这里丧失,又是什么能够让曾经像他们一样的我现在来补来时的路,看来这一段前人走过的恶坑,必须亲自走过,过来人自所以称之为过来人,是因为走过要走的坑后,才知道来时的路。
那假如学校没有了学分和学位的教育会不会不一样,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提前步入一个过来人的需求中,不在这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中学习,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废除分数和学位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处罚驴子或者抛弃他们,而是给这些驴子适当的环境,让它变成自由人。
在《禅与摩托车的艺术》这本书中的观点很是吸引我,也让我这个过来人更加珍惜我现在能够回到大学校园的机会,哪怕是以一名游客的身份回到学校图书馆、书店坐一坐,去外面学习某一门课程,这时的我变了,我不在为分数而来,而是为了真正的知识,不需要别人强迫去学习,我的动力来自于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