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不一定都是好事,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夸时。家长就会谦虚地说“没有没有,他平常可调皮了。”
春节聚会,席间,一位妈妈拿出儿子的一幅油画让大家赏鉴,我不由地感慨:“没想到,这才六年级就能画得这么好呀!”
孩子听到有人表扬,立马来了兴致,正打算和我聊聊这幅画,没想到妈妈立马打断,说:“别夸他了,这孩子一听好话就骄傲。”
听妈妈这么说,孩子像撒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回屋了。”
我心里暗暗感伤,总有这种对话煞风景。谦虚的确是美德,可忽视孩子自尊心与实际情况的礼节性谦虚,却是浇在孩子头上的一盆冷水,能瞬间击碎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孩子不像大人这般复杂,他们的世界黑白分明,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当孩子听到父母替自己谦虚,不会觉得这是教养的表现,只会认定自己就是不值得夸赞。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与赞美。
尤其是孩子,在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时,外界的反馈,就是他们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作家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讲过自己的故事。从小到大,无论她发表多优秀的作品,父亲都从不认可,甚至在外人面前,也总是说:“写得不好,还需要再努力。”
1983年,三毛在《联合报》发了篇《朝阳为谁升起》,好评如潮,没想到这次父亲竟一反常态,向众亲友夸起了她。
没想到,父亲这个小小的举动,让三毛震动不已,她哭着说:“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原来,父母等待孩子成才时,孩子却在等待父母的一句肯定。
如果你的孩子配得上一句表扬,那就别再替孩子谦虚,大大方方地给予肯定和认可。这一点,对家长来说一点也不难,但在孩子心里,却弥足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