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豆瓣8.8分《让子弹飞》:感悟过善变的人性,方懂得执着的可贵

豆瓣8.8分《让子弹飞》:感悟过善变的人性,方懂得执着的可贵

作者: 秋风利剑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5:14 被阅读0次

最近又看了一遍《让子弹飞》,感触颇深。相比10年前的自己,对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理解。在豆瓣上,《让子弹飞》的分数是8.8,已经算是很高的分数了。如果打开弹幕,会看到满屏幕的讨论。一部电影历经10年依旧热度不减,很难得。

当初看这部电影,是朝着喜剧标签去的,看完之后笑是笑了,却有些地方没懂。随着知识增长,阅历提升,回过头再看这部电影时,被其深深震撼。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这部电影改编自马识途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作者马识途,1915生人,《让子弹飞》的时代背景,正是他切切实实所经历过的时代。

电影以土匪张牧之打劫火车展开,随后冒充县长赴鹅城上任,并与鹅城的实际控制者,恶霸黄四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整部电影情节紧凑,人物对白尤为精彩,很多时候是对白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笑料。但在嬉笑之余,情不自禁会对电影中不同角色所展现出的人性进行一番对比和分析。

一、英雄何须问出处,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追求,是人人都有的,作家丁玲曾说过: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电影中的张牧之是这样,他带领麻匪团伙打劫火车,为的无非是财。被打劫的汤师爷更是如此,为了保命,他装傻充愣,但为了发财,他愿意和张牧之一起上任鹅城。有分歧时,汤师爷能容忍,但有了更好的机会,他就与黄四郎串通一气。

就连黄四郎和他的狗腿子们也都有各自的追求。对于黄四郎来说,他已经成功了,在鹅城,无论谁来,都没能撼动他鹅城老大的地位,权势,金钱他应有尽有。黄四郎的狗腿子们,虽然跪着,但也能把钱赚了。在黄四郎面前,狗腿子们小心翼翼,卑躬屈膝,但在鹅城百姓面前,狗腿子们嚣张跋扈,也有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金钱,所以他们能容忍自己跪着赚钱。很多人都是这样,在金钱面前,放弃良知,尊严,健康。人们渐渐习以为常,就像鹅城的人,他们不会想到还有别的活法。但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

“从来如此,便对么?”

张牧之的到来,打破了黄四郎为鹅城量身定制的规矩。汤师爷非常了解怎么跪着赚钱,但张牧之不答应,他要站着,还得把钱挣了。黄四郎的下马威并没有吓到张牧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案,把黄四郎的团练教头暴揍一顿。

黄四郎绝不能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几任县长都斗不过他,张牧之凭什么这么狂。在黄四郎授意之下,有了被影迷津津乐道的名场面——凉粉事件。张牧之的儿子六爷,因此丧命。张牧之和黄四郎之间,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胸有成竹也好,死磕也罢,张牧之算是和黄四郎杠上了。

和其它人不同的一点是,张牧之的追求是不断提升的。钱要赚,但要站着赚,已经让他比汤师爷等人高出一个境界,但他的境界不止于此。现在的他要斗垮黄四郎,为儿子报仇是目标,赚钱也是目标,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让鹅城的人都能站着赚钱。

英特尔前总裁葛罗夫说过:

“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人总是在磨砺中成长,思想也随着困苦而升华。对于这一阶段的张牧之来说,帮助鹅城人摆脱恶霸黄四郎,成为他最新的追求。英雄不问出处,他是麻匪,现在他要做英雄。

二、有多少人, 最终活成为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帮助鹅城人民,只是张牧之一人的追求,但六爷的死,令以张牧之为首的麻匪团伙达成共识,报仇。只可惜,这种共识只在看重情义的人眼里牢不可破,而在看重利益的人眼里,仿佛不存在。

严格意义上来说,汤师爷不属于麻匪团伙,他自始至终的目的都是捞钱。在黄四郎的鸿门宴上,他背离张牧之的复仇方针,极力促成黄四郎和张牧之的合作,为的是能大捞一笔。麻匪团伙抢来两大家族的银子后,不仅汤师爷想离开麻城,连之前口口声声要为六爷报仇的兄弟们,也想带银子走。

利益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持初心。无处不在的诱惑,就像一个个黑洞,把人吸进去,让人变得和黑洞一样贪婪。在许巍的《故事》有一句词或许很适合此时的他们:

“也许是出发太久 我竟然迷失在旅途。”

他们已经忘记自己要干什么,六爷的死成了捞钱的成本。好在张牧之威望足够,他说把钱分给穷人,兄弟们只能照做。只不过,一部分钱被兄弟分给了相好的女人,即便是大哥的命令也不能得到贯彻。

不能说张牧之的兄弟们境界低,比起只懂得捞钱的汤师爷,他们的的确确让鹅城人,尤其是穷人得到了好处。但比起张牧之,这群兄弟们还是差了些。

同是麻匪,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呢?

电影中的张牧之,早年曾追随过蔡锷。蔡锷是谁?他可不是只懂得和小凤仙卿卿我我的风流浪子。在日本读书时,蔡锷就立志流血救民。袁世凯称帝后,他是护国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从这一点上看,张牧之一介麻匪却想要帮助鹅城百姓,就不难理解了。

张牧之受共和观念熏陶,或已深入骨髓,但其他人不具备这个条件。最初发钱时,每个人都干得起劲,可时间一久,就有人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他们不再想着为六爷报仇,也不想搞垮黄四郎,反正钱已经有了,何必非得是黄四郎的钱。

我不由得想起《梦断紫禁城》的中的和珅与王杰,和珅与王杰本是同道中人,以忠君,清廉,爱民为己任。到最后,和珅成长为一个大贪官,反观王杰,自始至终是个好官。《德道经》说: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两人变化之大,无非王杰坚守初心,执着于自己的追求,而和珅则迷失在纷繁的世界里。同样迷失在纷繁世界里的,还有张牧之的兄弟们。最终,他们都活成为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三、理想主义还是要有的,哪怕自己会很孤独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理想一文不值,还是现实一点吧。如果对张牧之说这句话,我想他是不会同意的。

黄四郎搞死了,鹅城的人们分到了粮食,金钱和武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新的压迫。张牧之笑得开心,他想做的事,做成了。但在成功前,即使追随他的兄弟们对结果也不乐观。好在,张牧之肯坚持,只要认定了,他就去做。

苏格拉底说: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张牧之肯定是快乐的,他不仅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还身体力行去影响别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化身,他想站着挣钱,就不让别人下跪。他知道社会进步,不是靠县长,更不是靠麻匪,因此他让儿子去当学生,去读书。

影片结尾,张牧之的兄弟们纷纷离去,不再回山里当麻匪,也不愿跟他继续发钱,他们要去上海享受生活。张牧之孤身一人来到打劫火车的地方,他神情落寞,仰望天空若有所思。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里面坐着他的兄弟。恍惚间,他看到死去汤师爷站在车尾朝他回头。

这里的隐喻很有趣,当初是他和兄弟们一起劫火车,斗黄四郎。如今,他孤身一身,曾经的好兄弟却成为了新的师爷,新的黄四郎。张牧之神情肃然,继而掉转马头,策马扬鞭,再次出发。

故事结局令人唏嘘,但也给了观众极大的希望。他的兄弟们变了,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屠龙少年最终成长为恶龙,但张牧之依旧是那个人们熟悉的理想主义者,哪怕他很孤独,也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有他在,便不惧怕恶龙,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弥足珍贵。

结语:

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核。《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穿插着笑点,这些笑点巧妙地糅合在剧情中,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然而,剧中人物善变的人性,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感悟过善变的人性,方才懂得执着的可贵。愿我们每个人,对待生活,都能够多一些执着。

相关文章

  • 豆瓣8.8分《让子弹飞》:感悟过善变的人性,方懂得执着的可贵

    最近又看了一遍《让子弹飞》,感触颇深。相比10年前的自己,对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理解。在豆瓣上,《让子弹飞》的分数是8...

  • 156《让子弹飞》2010,豆瓣8.8

    《让子弹飞》2010,豆瓣8.8 姜文最成功的商业电影转型之作,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表达欲望和强烈的风格,而是...

  • 也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有一部电影叫《让子弹飞》。子弹出膛,有“让”与“不让”子弹“飞”与“不飞”“快飞”与“慢飞”的问题吗?肯定...

  • 本是起义争钱财,陷入权利与名誉。改头换面成将军,孑然一身回头望。

    ——浅析《让子弹飞》对主人公的结局处理 《让子弹飞》开端...

  • 邪不压正:时代,被感情左右着

    继豆瓣评分8.7分《让子弹飞》和6.4分《一步之遥》之后,姜文式风格电影《邪不压正》一经上映,观影群众被这颗“子弹...

  • 让子弹飞

    小时候看觉得没什么,现在看真的是大写的牛逼!!中国电影有姜文,实乃大幸! 所以电影和书,还是要在适合的年龄看,不然...

  • 让子弹飞

    写于12年3月,那时还是个初中生 <一>墓 “砰” 一发子弹穿过大气的重重阻隔轻而易举地在某个倒霉的士兵胸前绽放华...

  • 《让子弹飞》

    这是姜文导演的经典之作,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有姜文,葛优,周润发,刘嘉玲主演。剧中人物各具特色,剧情令人深思。...

  • 让子弹飞

    昨天用流量看的这部电影,两个小时啊…让子弹飞一会儿…… 所有的电影、电视剧、网剧等,在我看来,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

  • “让子弹飞”

    这几天好慌,慌得一批,什么原因呢? 当然是自己设计游戏而且制作,在10天的时间里看一本406页的《Java程序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8.8分《让子弹飞》:感悟过善变的人性,方懂得执着的可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da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