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小黄,是03年的国庆,和一群徒步的驴友翻山越岭走进这个位于贵州黔东南的村寨。
村子里的人们看见我们偌大的背包、奇异的装束、背负的沉重行囊,都惊奇地哈哈大笑,善意的笑声富有感染力,让人顿感轻松。忘却跋涉的辛苦,也顿时爱上了这片纯朴的乡土。营友诧异地问:“怎么听着他们笑都象练声的?让人忘俗。”
夜宿小黄。村里小学的潘校长接待了我们,十来个人都在他家中吃饭,并执意不收我们的钱。晚餐后,应我们的要求,潘校长的女儿找来了七八个同学,为我们表演慕名已久的侗族大歌。纯净的歌声让人如饮甘露。我们一起游戏,踢毽、击鼓传花、学唱侗歌,也唱“你是风儿我是沙”……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黔奖的问鼎者——来自侗乡的“金蝉十姐妹”一举成名,让更多的人走进从江,走进小黄,去倾听原滋原味的多声部无伴奏侗歌合唱。
05年11月,从江举办大型侗族大歌节。周围村寨的壮族、瑶族、苗族同胞都来唱侗歌。侗歌顿时象翩翩飞舞的《两只蝴蝶》一样成为流行音符。会场边,有一位白发齐耳的外国女游客单腿跪着摄像,都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老外的入胜,更象是对天籁之音的顶礼膜拜。
离开从江,我第二次去小黄,是去观看夜色中的千人大歌。走进小黄,农家乐林立,已不记得当年的路,当年的模样。
合唱队伍中的金蝉十姐妹声情并茂,富有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看第一排的小女孩不过三、四岁模样,诧异地问是否会唱,主持人笑答:我们侗家人有歌仙留下的歌种,所以从会说话就会唱歌,他们从小就被编进了歌堂。
声音里透着骄傲。
小女孩和身旁的同伴嬉闹,总是将音唱高、唱冒。让人忍俊不禁,同时暗想,她的明天会怎样呢?
早在十多年前,云南丽江一位名为宣科的先生,将纳西古乐打造成一种文化,令每位身到丽江的旅游者都慕名而往,取得了成功。我至今记得那些神秘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肃穆的老东巴。
我们的小黄呢?将去向何方?
行过美丽的黔东南,最让我眷念的,是小黄。
它那纯朴的民风,它那天籁般的乐声,它那张张纯净的笑脸,总是牵动着我。目睹小黄的变化,在欣喜之余又患得患失。关注的目光骤增,面对即将涌入的人潮,小黄该怎样保持这丰厚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小黄生活的年青的一代,如何在接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同时又自觉将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