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咪蒙旗下的那篇伪作,寒门状元之死。
但我们聊的维度并不是冲这件事去的,所以很多读者意犹未尽,纷纷留言希望我不要绕,就着寒门状元这个话题来应答。
这文章里大概就是说有个家庭很困难的状元,自己打工,供养妹妹,毕业后投资,失败,各种,最后反正挣不到钱,胃癌,早逝。所有的热点都被咪蒙团队加进去了。
然后读者们就哭了,这文章就火了,据说阅读几千万。
接着就被翻出来是作伪,于是其它大V们纷纷开骂......
我就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谈谈对这篇文章里这个编造的故事的看法。
先给结论:
高考状元这个词通常就是特指省状元,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里,从未见过出自寒门的省状元。当然,如果你非要较劲,扩大到区状元或者叫县状元这一级的,那太多了,那么大范围内,肯定有。但省状元,我见过的,听过的,大都出自中产阶级家庭,农村的,也多是城市近郊或者农村里的富裕家庭。
我讲这个话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二十年前,我的高考成绩大约在省100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把我的成绩投放在差一点的区,我也算区状元。所以,大部分状元,我还是认识的。
我们那一届三个省状元没有来自特困家庭的。我读的高中历史上出过非常多的状元,几乎就是状元营地,所以看校史的个人简介里也能看出来历史上的那些状元们没有来自特困家庭的。
你要知道我聊的是二十年前以及更早的那个时代里的状元的情况,不是今天。那个时代培训补习没有今天这么疯狂,培养一个状元的经济成本远比今天要低的多。
可即便如此,文中描述的那种连饭都吃不上,以至于需要学生去打工为生的困难家庭,想要出一个状元,那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道理很简单,你再妖孽,也得有个限度啊。
我们说,读书也好,创业也好,投资也好,做任何事都和打仗是一个道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充沛程度,武器的先进程度,战略战术是否受过高明的指点,是否有足够的试错也就是实战演习,这些都是影响胜负的关键点。
烧钱不一定能打赢,但是要打仗,真的得烧钱。
像南朝陈庆之这种,在梁武帝身边做书童,一直陪他下棋下到四十岁,忽然去带兵。带着7000多步兵,一身白衣飘飘,击溃北魏几十万骑兵,取32城,威震中原。
这仗都不知道是咋打的!
以至于连老毛这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几百年出一个的牛人都评价说,“读之令人神往”。
你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么?《公众号老人经jieduzh》
这样的条件下,都让你考了状元,你真当同龄的才俊们如无物么?
如果我们降低一个档次,比如区状元,这种层面里的,就有出自困难家庭的了。
比如我读大学的时候,同班同学里有很多区状元。我们班有两个贫困生,其中一个大一的时候还和我同住在8人寝室。
贫困生不一定都是真的,比如我们班还有一个特困生,就是比贫困还困难的,但那位特困是假的。
为啥这么确定呢?很简单,他买得起IBM的笔记本电脑。
20年前,笔记本要1万8一台,校门口学区房才2000一平米。一个能花9平米学区房,相当于今天63万购买力去买台笔记本的孩子,怎么可能真的特困呢?
显然是其父母有关系,开假证明,骗学校而已。
但我为什么说,另外俩是真的贫困生呢,是有缘故的。
首先,他俩口音都很重。
人的口音往往和孩童阶段最初接触语言息息相关。
我说方言,就像我说英语一样,是要先经过脑子,慢半拍,才能讲出来,这就说明,当年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周围人是给我灌输的是普通话。以至于普通话成了母语,可以不假思索的表达,剩下的,都得像学外语一样学,所以脑子里有个翻译的过程。
可是这两个同学很明显,他们讲普通话慢了半拍,口音很重。这说明他最初的环境下,无论是家人,还是老师,口音都很重。以至于他家乡的方言成了母语,他讲普通话,慢半拍,要在内心深处翻译下。
这一点,我就能猜出他年幼时的环境。
其次,不善言辞,不喜或者不敢当众演讲。
比如我们寝室那位。我在八人寝室里住了一年后搬去的四人公寓。在整整一年里,寝室卧谈会上,他都没有讲过一句话。
每当晚上我们高谈阔论,无论是金庸,还是游戏,他是唯一的那个不出声的,他总是抱着随身听在听英语。
这也侧面证明了他的贫困生的身份是真的。
我们说,通常一个人的演讲能力,当众表达能力,是受到环境感染的。
比如你见到的周围的人,都高谈阔论,你往往也会变成这样;
而你幼年见到周围的人都比较木讷,你往往也会变成这样。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就给你阐释的很清楚:
俞敏洪自己就在电影里讲,一直到上了大学,都不善言辞,总是给众人倒水,而那个徐小平和王强,每每高谈阔论,这和他们的出身环境息息相关。
俞敏洪的口才是他做了培训老师,反复训练之后,练出来的面对公众的演讲能力。
也就是说,当没有这个训练的情况下,你的原生家庭,就是影响你的主因。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外在表现而已,它不影响高考成绩呀。
这么看是不对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学习,其难易,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交流,一个是思考。
但思考,说白了,是怎么触发的呢?还是交流嘛,与强者交流。
当一个孩子,普通话不是母语的时候,你觉得什么在限制他?其实就是交流。
而一个人,木讷,不善言辞,什么事在影响他,还是交流。
所以高晓松那种学霸是最常见的,他小时候要是考状元,我一点不稀奇。
因为这就是我见过的最普遍的一种学霸,因为学习没那么难,每天泡在高手堆里,不由自主的被拉升了实力。
所以如果你能想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你就应该能够觉察出来,假如,一个人能够在这么多不利的情况下,居然考状元。
那这后面是怎么样一个奇迹?
这天赋得妖孽到什么地步?
难道是生而知之了么?
或者,更大一种可能,是过分的偏科了。
我说的偏科,不是指偏向数理化,或者史地生。
而是指,他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强行记忆上了。说白了,就是没有理解,也无法活学活用,只是做题实在太多,把自己变成了题库,用这种方式取胜。
那副作用是明摆着的。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你走上社会,社会这个题库太大了,你背不完了。你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固定靶子,而是一个活动靶子。
你会发现那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强的学生占尽优势,因为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可以用方法论去普适性的迎接大的无边无际的真实社会的“题库”。
所以,用这种强记的方式考了状元,很容易后继乏力,在面对职场,面对投资的时候有无尽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我讲这番话,不是在打击处于寒门困境下的学子,而是在告诉你: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
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你要打的是一场持久战,不是像古代那样考了状元就可以跨马游街,迎娶公主,分分钟走向人生巅峰了。
在一场持久战里面,眼前的利益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场仗没有结束的那一天,你得打一辈子。
所以,宁可成绩低一点,也要让自己全面发展,你日后就会发现,在社会认可度上,清华的学生和交大的学生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差异。
但是你为了这一点的差异要付出的时间,可就太多了。说白了,从交大到清华这个过程里的付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不一定都是划算的。
而你是否全面发展,你的综合实力,会对你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早一点知道这些,那不如放弃一部分成绩,把那些分数转化成综合实力,提高思维模式,提高交流能力。
让自己在更久远的战场上,处于先机。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啥都是考上了清华北大,有的同学毕业后很快进入管理层,进入高层,进入商圈,成为企业家或者投资人,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在技术岗位上。
大家往往会把这背后的原因归结为某些人有关系,有背景,有路子,但其实你深究其中缘由。最核心的,是交流能力,是表达能力。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是销售自我的能力。
这一点,在北美的印度裔与华人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
按说都到了大洋彼岸,谁还能比谁更有背景么?为啥印度人纷纷去做了高管,而华人却连小组长都做不到呢?
这背后的秘密,就是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自我推销的能力!
俞敏洪老师自己的抉择就深刻的回复我们的这个观点。他在进入北大之后,发现拼成绩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不值的。他深刻的看到了与强人为伍,为友的交流模式带来的价值。
于是,他开始转变了思路,努力克服自己的短板,与优秀的人才们交流,最终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
如若不然,他还是一门心思不去弥补自己的短板,那他今生可能最终以一个教师或者技术人员的方式收尾。
由此可见,生命的转折点,就在于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的选择是不是使得你的回报,对得起你的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