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战伏击日寇
平型关抗日战争期间,数以万计的优秀中华儿女投入了与日寇的浴血奋战中,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中国军队在作战中也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伤亡代价。即使在取胜的战斗中,伤亡数字也令人咋舌: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第115师占据地形优势,歼灭千余日军辎重部队,依然付出了800人的代价。
▲血战台儿庄
国民党军则更甚,正面战场第一场大胜——台儿庄大捷歼灭万余日军,参战的国民党军则付出了近5万的伤亡,担任作战主力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几乎伤亡殆尽,战至最后时刻,孙连仲甚至打电话向战区司令李宗仁哀求:“请允许剩下的部队撤过运河,好歹给第2集团军留点儿种子!”
▲美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
如果说抗战前期,出现如此严重的伤亡是由于敌我双方装备训练和后勤保障体制上存在着巨大差距,那么抗战后期,装备精良的远征军反攻滇西的战斗竟然也付出数倍于日军的伤亡,就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要知道,那时的远征军部队已经全部换装美式装备,并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战力甚至已经超过了日军。
▲松山战役
反攻第一战,即攻打松山的战役中,驻守日军仅1300人,担任攻击的李弥第8军等部先后投入10个团2万余人,最终伤亡了近8千人才攻克;此后收复滇西小城腾冲的战役中,远征军第20集团军伤亡了上千军官和1万7千名士兵,最终消灭日军5千余人,其中不少还是被盟军轰炸机空袭击毙的。
▲豫湘桂战役形势图
那么,为何直到抗战末期,日军依然能够给中国军队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呢?
抗战末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依然占据优势。不得不承认,即使到1945年8月1日距离日寇无条件投降仅半个月的时候,其在中国战场上的力量依然超过国民党和共产党任何一方,华北、华东、华中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县城和主要交通线依然被日伪军控制,在东北地区,日军战略总预备队、总兵力超过70万的关东军依然牢牢控制着东三省。
▲步枪大刀长期是八路军主要装备
八路军新四军装备依然太差。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工业依然极度落后,迁移至大后方的太原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等生产的火炮极其有限,国民党军尚且供应不足,八路军新四军更是很少装备。实际上,大部分敌后根据地直到1944年还未获得炸药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日军少数兵力依靠人工修筑的城垣和碉堡等工事,就能给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新四军重大杀伤。
▲抗日军民正在拆毁碉堡
日军在构筑防御工事上确实有一手。在缅北滇西战场,靠着盟军的支持,少数国民党军部队虽然占据了装备兵力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与在印度组建编练的新1军、新6军不同,在云南的远征军只能通过“驼峰航线”空运补充弹药,因此火力方面受到较大限制。偏偏日军官兵大多经过系统培训,非常善于利用地形构筑工事。松山战役中,千余人的日军守备队就是凭借结构精巧的土木工事阻挡住了远征军美式山野炮的攻击,最后远征军官兵们不得不利用土工作业,用5吨炸药将顽抗日军全部炸死震死,才突破了松山主峰阵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