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编排在手机里的社交app,都有些各自的确定作用。
朋友圈是晒不痛不痒的日常的,好像是用来给不见面的朋友们冒泡报平安,很多痛的痒的,也便不会透露了;
微博是看爱豆的,那个不能言说的塌了房的放不下的爱豆,与我那么远,那么无关,却想那么关注;
下载抖音最初是为了买一件东西,后来变成了消遣蹉跎岁月的利器,想逃离,却被捆绑;
小红书上有我爱的瑜伽博主,虽然她们也直播了带货了,不常更新瑜伽了。小红书上我也会发分享,很少几个认识的人,但是还是有人认识啊…
公众号有一个,写过文字,却不敢大方转发分享,希望被关注,却又不想面对被熟人忽略…
面对认识的人,我好像期许好多好多,给他们看的文字,希望他们点赞夸奖,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虚荣心的满足。
夏天的时候,参加了社区里的征稿,千把个字的文章发送出去,一点杂念都没,管它获奖发表,还是石沉大海,“输出”才是我的初衷啊。
于是,摸着黑来到这里,希望自己像一个在亲友面前害羞表演的孩子,到了陌生人群里却不经意地大胆高歌起来。
没人认识的地方,并不都是没有安全感。这个评价至上,被人讨厌的勇气缺乏的焦虑的时空里,没人认识,就像带着面具的舞者,才能肆意踩出最坚定的舞步吧。
因为这里的输出,没有我期待,只有我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