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忙与闲,最近大家仿佛都在看一本书↓↓
这本书的自序是这样写的:
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
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工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作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得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
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的。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
之所以起名为《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作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至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之所以愿意把这些思想“沉淀”积累起来,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是在宁静的外界和宁静的内心状态下形成的。
宁静致远,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境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意出版这样的书,所以我就记录下我的夜思。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这种忙里偷闲和宁静致远,让我想起了一位西方学者也有同样的观点↓↓
卡曼尼把大脑分为“快”与“慢”后提到:
系统2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努力,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自我控制才能够完成。
The defining feature of System 2, in this story, is that its operations are effortful, and one of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is laziness, a reluctance to invest more effort than is strictly necessary.
我们大脑的生活步调大多像是在悠闲地三步,有时候会变成慢跑,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如短跑冲刺。而平时随意的聊天,大脑就如同在漫步。
而注意力这种精细的分配是在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The sophisticated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has been honed by a long evolutionary history.
也就是说,人每天的注意力“总值”是恒定的,如果不停地被开会、打电话、开车等这种事情占用了过多注意力,即系统1的散漫状态;那么就很难能够调动系统2进行深度思考和有创造性的工作。
努力使自己在忙碌中有思考的时间真的是莫大的本领。P.S.获取这三本书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言归正传,今天从工具的取舍、体系的构建、方法的选择和复习与整理讨论一下note的打开方式。
---------------------------------
1.
工具的取舍
用传统的纸质工具还是电子设备,这两个之间其实是存在矛盾的。电子工具记录速度快、携带和检索方便是优点,便于修改还可以永久地存。
虽然我也常常用evernote和有道笔记这种电子类的收集一些零碎的知识框架,并且很喜欢这种方式。但在听课、阅读和听力速记这类高强度脑力活动时,我依然喜爱纸质的——这也能让自己更专注,否则容易走神或者被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吸引;尤其是读重要的书籍和文献的时候,更习惯纸质版的。
我周围也有小伙伴,即使是上课听讲,也习惯用电子类的诸如Onenote记笔记。具体的选择还是要看个人习惯,我的习惯是,听课、读文献这类依然选择传统的纸质媒介;自己的想法、随处看到的碎片化知识选择电子设备以方便存储。特别重要和有用的课堂笔记与文献,会通过电子设备二次加工转换。
2.
体系的构建
不管是哪一类、什么样的笔记,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逻辑”。也就是说,自己心中要有一套判断标准,即能够迅速对输入的东西进行判断——什么是核心观点、什么是关键数据、什么是辅助例证、什么是质疑反驳。
这一套逻辑和体系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的、快速的、准确的反应能力,假使没有这种判断和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笔记也是无法区分重点,记不下去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讲课的人、写文章的人没有逻辑、没有主心骨、没有要表达的中心,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真的遇到的话,那绝对是极大地挑战:其一是能否判断这是没有逻辑的东西,其二是能否在没有逻辑的东西中发现内在联系,自己加工成有逻辑的东西。有没有被绕晕……
3.
方法的选择
首先,这里指的note都是纸质媒介的note。
我现在最常用的note方法是三种,一种是听课用的,一种是文献用的,一种是速记类的。
听课类笔记
听课、听讲座之类的笔记用的是众所周知的康奈尔笔记法,俗称5R笔记法,内嵌着列大纲。
用中文解释的话,就是把笔记本基本划分为三栏,按照“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复习” 这一顺序辅助学习。
在每一个步骤,具体应该进行的工作如下↓↓
一个可能的范例是↓↓
我个人觉得最好用的是回忆栏,一般会在下课的后就赶紧回忆了填满,因为我知道自己再翻开这个,往复习栏里写东西的时候一定是考试前“一周一学期”的时候了,所以一定要趁热打铁……
另外个人感觉这个笔记比较适合大学的讲座类,而不是高中的课程类。我在高中的时候,习惯把除笑话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的;而且,老师们的板书都非常详细的,也便于照着写,思路清晰,类似这种↓↓
文献类笔记
读文献或者书籍的时候,我比较习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先画一个圈,不停地向外或者是向下延展,每一个圈圈都用关键词来代替。仓促间没有找到之前看的文献的笔记,从网上找了一个,大家感觉下这个类别就好↓↓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通俗类读物,概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是文献类的,很多概括起来真的好难;虽然如此,还是要尽力控制在10个字以内,长期坚持,会惊奇地发现提炼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便于自己少说废话。
速记类笔记
翻译类和听力类的练习,很多同属于速记类型。TOEFL听力中的lecture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TOEFL听力的速度比较慢、层次结构清晰,很适合当做起步入门的训练。
在记这种听力式的笔记时,我的习惯是:将一张A4纸对折,分成两栏,从上顶头向下写,一篇只用一栏。之所以一篇只用一栏,是为了强迫自己抓住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将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写上去。翻了一下之前残存的↓↓
当时老师们推荐过两本书,可以帮助构建自己的笔记符号系统。
惭愧地是,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依旧靠着自己奇奇怪怪的法子在本上乱画……不过我倒是觉得,笔记符号只能作为对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补充,如果用自己不熟悉的符号,看到符号时还需要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就不能起到辅助速记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据说江湖上还流行着其他奇奇怪怪的笔记法,比如画图法、画表法等等,这个我就没有尝试过了。画画功力不好,就没有开拓这个领域了。
4.
复习与整理
收集了的东西,不能扔在一边睡大觉,否则就是“死”的笔记了,没有用“活”。
但是呢,我的课堂笔记一般过了期末之后,就再也没有翻过了……考试和翻译用的更是如此,过了那会儿就不看了……实在是没有动力、没有精力再看了……
唯一常看的是文献书摘类的,以及存于电子设备和云端的碎片类的。至于是否要再“回头看”自己的笔记,大家各自斟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