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会加班与日常加班:探寻员工心理需求的背后

年会加班与日常加班:探寻员工心理需求的背后

作者: ZshuaiV5 | 来源:发表于2024-07-19 15:37 被阅读0次
小红帽.jpg

比如公司说要搞个年会。为了做得漂亮,大家可以没日没夜的干好几天。当大老板在台上宣布,这次年会是哪个部门的人办的,他们付出了很多,感谢他们,下面欢声雷动,似乎这一刻这几天的付出就都值得了。虽然一分钱没拿走,但好像得到了所有。

但是同样一波人,日常工作中告诉他今天大家加个班,把这些工作赶一下。心里可能就会就各种各样的不愿意,虽然有加班费,但还是各种吐槽。晚下班一分钟都觉得公司在压榨自己。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比较多,但是感觉意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核心原因。

其他因素,比如群体效应、情感体验、激励机制等,都或多或少与之相关:

群体效应和社会认同,本质上也是在满足个体对归属感、被认可的需求,最终指向自我价值的实现。

情感体验和记忆偏差,正面情感和美好记忆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个体在事件中获得了成就感、价值感。

激励机制的差异,自主权和发挥空间之所以能激发积极性,是因为它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年会筹备中,员工主动加班,不计较物质回报,是因为他们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以下感受:

"这是我的项目,我为之付出,最终呈现的结果代表着我的能力" (自我价值)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决策主张”(自主权、掌控感)

"公司认可我的付出,同事欣赏我的创意" (被认可、被尊重)

"我和团队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归属感、成就感)

这些感受,是单纯的金钱无法替代的,也正是精神鼓动力量的来源。

相比之下,日常加班,往往被视为重复性、琐碎的、缺乏意义的工作,员工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自然也就缺乏动力。或者是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很难让员工产生“我在创造价值”的感受,自然也就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即使有加班费,也只是一种“辛苦费”的补偿,无法弥补精神上的空缺。

相关文章

  • 加班到底意味着什么?

    老板都喜欢员工加班,说这是激发员工的“狼性”,员工不喜欢加班,说不想变成“狼”,当然这只是一些场面话。然而加班背后...

  • 程序员的日常:加班,加班,加班……

    记录一下加班…… 使用工具:樱花勾线笔,樱花铅笔

  • 日常加班

    加班常态,常态是加班。 人就是不能待在舒适区

  • 日常加班

    不开心。

  • 日常加班

    今天老妈回家了。早上吃过饭,送她去公交车站坐车。有点不舍,其实是非常不舍,每天老妈都伺候我吃好喝好睡好,真的很...

  • 日常加班

    有和我一样 工作三年的程序猿吗 都来交流一下你的加班情况呗

  • 日常加班

    今天又是加班的一天,这周几乎是天天加班,好在明天休息,不然我真的会觉得自己要累傻了。 之前因为王先生请了同事来家里...

  • 日常加班

    刚刚下班,一整天处于极度忙碌状态,最后再开两个小时的会议。 今天觉知到了自己的小情绪,我也忍不住要抱怨了。还好昨晚...

  • 加班日常

    程序猿哥哥加起班来略惊人,比如一周加班五天,每天晚上九十点回来。 回来娃都睡了,有些时候起来的早,娃没起,就出门,...

  • 加班日常

    因为要去加班,我昨天晚上跟家里人商量好了,今天早点出发,尽量让我能在8点半打上卡。 所以早上3点40听到闹钟一响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会加班与日常加班:探寻员工心理需求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wd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