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过六岁生日时,我带她去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电影很精彩。

影片中的爸爸一生想要夺得世界摔跤冠军,但是未能实现,于是想将这个梦想,寄托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可惜试了很多办法,都没能生出一个儿子来。看着四个女儿,爸爸的眼神中流露出梦想破灭的失落。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很有摔跤的天赋,所以对她们进行了残酷的训练,甚至剪掉她们的头发,让她们穿男人的衣服。村民们的嘲笑,妈妈的质疑,都没能阻止爸爸对女儿们的训练。
在高强度训练下的女儿,想出各种办法,抵制爸爸残酷的训练手段,但都被爸爸严厉地顶了回来。

直到她们去参加好朋友的婚礼时,朋友羡慕她们能有这样一个爸爸,让她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结婚生子。那时,她们才真正意识到爸爸的良苦用心。
她们明白,朋友年纪轻轻,却听从父母安排,嫁给了男人,而这个男人并不是自己的真爱。然后她就会成为这个男人的一件物品,依附于他,为他生孩子,做家务,没有梦想,没有自我。
而自己的爸爸,却认为女人也可以参加摔跤比赛,也可以夺取冠军,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爸爸让她们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她们完全听爸爸的话,勤奋练习,最后走向冠军的巅峰。当然,在获得冠军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坎坷,尤其是女儿进入专业学校,由教练进行专业训练时,对父亲的训练和战术产生怀疑。

但实践证明,还是爸爸的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女儿夺取冠军这件事,对于爸爸是唯一要做的事,爸爸不断研究,最后给女儿给出了最优方案。当女儿赢了的那一刻,父亲老泪纵横,因为女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女儿,更是对父亲深深的感激。
“摔跤吧,爸爸”中,爸爸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到女儿身上。他看到了女儿的天赋,并严格残酷的训练,最终助她夺得金牌,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如果没有他女儿的天赋和努力,如果没有他的严厉和坚持,都不可能成就冠军梦想。

影片时间很长,但是孩子和我坚持看完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看懂了吗?”,她说,“嗯,我也想要得金牌。”
女儿四岁多开始学钢琴,其实,钢琴早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就买回家了,找了好多老师都建议五岁再开始学习。好不容易等她长大了,终于能学了。接下来的练琴之路很漫长,我也不知道,我是否为女儿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钢琴是我儿时的梦想,只可惜我半途而废了,等我长大了,好后悔。所以,我将自己的钢琴之梦寄托到女儿身上。
有时看着她不情愿练琴的时候,真不知道我做得是否妥当。上幼儿园时,没有学习的压力,除了玩就是练琴。但是上小学后,课业的担子越来越重,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钢琴训练。
听着楼下小朋友玩耍的喊叫声,女儿只能在钢琴前一遍一遍练习曲子。我多少次都想放弃,“以后也不走专业道路,差不多就行了。还是把学习学好算了”,“孩子的童年就一次,不能让她的童年只有练琴,没有玩耍”,一个一个的念头在我大脑中闪过。
女儿学习成绩下降时,我想,是不是把练琴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学习就不会那么费劲了?我征求女儿的意见,要不就不学了?但女儿给我的答复是,不,我要坚持学下去。
今年暑假,女儿考完八级,钢琴老师也没有再留作业。但是女儿每天还是会打开琴练一会,弹弹自己喜欢的曲子,很享受的样子。看着她在钢琴前优雅、美丽地弹奏动听的曲子,我也很陶醉。
九月份开学,女儿就上五年级了。但愿我们都能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能谢谢女儿,对她说:“谢谢你实现了妈妈的梦想。”女儿也能对我说:“谢谢妈妈一路陪我走下来,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