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意识的海洋
新宗教—科技宗教—将会在研究实验室中出现,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21世纪的科技人文主义希望通过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和脑机界面,以更和平的方式(相比20世纪进化人文主义)达成创造超人类—智神的梦想。智神会保留一些人类的特征,但同时拥有升级版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并能够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由于智能正与意识脱钩,且无意识的智能正在飞速发展,人类要想不被踢出局,就要积极将心智升级。但这是一项危险而复杂的任务。因为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了解人类的心智,不知心智由何而生,也不知道心智的作用为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提升当下经济和政治制度需要的心智而盲目向前冲,就可能忽略或贬抑了其他心智能力。一方面我们有能力改造心智,另一方面我们又几乎完全不知道完整的心理频谱是什么,再加上政府、军队和企业各怀鬼胎,就可能造成灾难。到头来,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成功升级了,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心智,使人类变成放大版的蚂蚁。科技人文主义还面临一个无解的两难。一方面,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同时人类又在开发能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一旦这样的科技梦想成真,过去神圣的人类就成为了一种设计品,反而让科技人文主义不知该何去何从。数据主义直接打断了科技与人文主义的脐带,成为最耐人寻味的新兴宗教。
第11章 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数据主义指出,同样的数学定律同时适用于生化算法及电子算法,于是让两者合而为一,打破了动物和机器之间的隔阂,并期待电子算法终于有一天能够解开甚至超越生化算法。最坚信数据主义的是它的两个母学科: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生物学拥抱了数据主义,才让计算机科学的小小突破撼动了整个世界,可能彻底改变生命的本质。
民主政治在科技发展的作用下,可能会因为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速度太慢而被淘汰。在数据主义者的眼中,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可以把每个人都看成一个芯片,人类全体就是单一的数据处理器,要提高系统效率,就要:增加处理器数量、增加处理器种类、增加处理器之间的连接、增加现有连接的流通自由度。这个处理系统的终极产出就是“万物互联网”,只要这个任务完成,智人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数据主义像每一种宗教一样都拥有实际的诫命。最重要的一条,是数据主义者要连接越来越多的媒介,产生和使用越来越多信息,让数据流最大化。第二条诫命,是要把一切连接到系统,就连那些不想连入的异端也不能例外。这里的一切并不仅指人,而是一切事物。数据主义是自1789年以来第一个真正创造新价值观的运动,而这个新价值观就是“信息自由”。有些人已经成为这一主义的忠实信徒,要他们脱离数据流,就等于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他的某种感受不能让别人知道,也并未对信息交换有任何贡献,那有什么意义呢?在他们看来,放弃隐私、自主性和个别性都无伤大雅。
然而,数据主义对人类采取严格的功能观点,完全依据能在数据处理机制上发挥多少功能来评估人类体验的价值。如果发明了相同功能又效率更高的算法,人类算法将失去价值,不仅专业技术人士,连艺术家都可能被计算机程序取代。数据主义革命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最早的种子算法或许是由人类开发的,但随着算法的发展,它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都无力追寻的领域。一旦权力从人类手中交给算法,人类可能就仅仅成了数据洪流中的一片小小涟漪。
当然,生命究竟能不能简化成数据流,生命是否真的只是做出各种决策,都是有待商榷的,也许未来的研究会发现生物并不只是算法,但也不一定能阻止数据主义接管世界。因此,对数据主义提出批判,可能不仅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挑战,更是最急迫的政治和经济议题。
摘抄:
在专家眼中,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再转化为决策。
资本主义之所以胜出,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更符合伦理、个人自由神圣无比,……资本主义能够赢得“冷战”,是因为至少在这个科技加速改变的时期,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数据处理更好。
民主和专制本质上是两套关于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对立机制。专制使用集中式处理,而民主则喜欢分散式处理。
随着数据量和流通速度双双提升,选举、政党、国会这些制度就可能遭到淘汰;原因不在于不符合伦理道德,而是无法有效处理数据。
近日的互联网成了一个不受法律管束的自由区域,侵蚀国家主权、无视边界、破坏隐私,可能正是最可怕的全球安全风险。
在未来几十年间,我们很可能还会看到更多类似互联网的革命,而科技会抢走政治的所有风头。……但当前的政治对此却几乎毫无警觉。
现今民主制度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的速度太多缓慢,而且大多数选民对生物学和控制论的认识也不足,无法形成切中要点的意见。因此,传统民主政治正逐渐失去控制,也提不出有意义的未来愿景。……不论议会还是独裁者都被来不及处理的数据压得喘不过气,现今政治人物的眼界,要比一个世纪前狭窄太多。于是,到了21世纪早期,政治已不再有宏伟愿景,政府就只剩下行政功能,维持着国家的现状,却不再能够带领人民向前。
在现今这个混乱的世界,那些冷酷的亿万富翁和少数利益集团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能看清全貌,反而是因为他们的目标非常狭窄。在混乱的系统中,集中视野反而有其优势。
就个体而言,人类的体验并不比大象的体验更优越。只要是数据,都无高下之别。然而人类可以把他们的体验吟成诗、写成博客,再发表到网络上,使全球数据处理系统更为丰富。就是这样,才然他们的数据有了意义。……难怪我们会急着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各种数据。这不是赶不赶流行的问题,而是个生存问题。我们必须向自己和系统证明自己仍然有价值,而且价值不在于单纯拥有体验,而在于能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
万物互联网可能很快就能创造出庞大而快速的数据流,就算升级后的人类算法也无法处理。汽车取代马车,我们并不是让马升级,而是直接让马退休。或许,智人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
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到了21世纪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今天,力量却是来自知道应该忽略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