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是一位开宝马的妈妈送孩子去寄宿幼儿园,坐在后座的孩子哭着问妈妈为什么不能接自己回家吃住,妈妈回答说:“妈妈要赚钱啊!没有时间照顾你。否则哪来这么多钱送你读贵族幼儿园呢?”
孩子听后慢慢停止了哭泣,悠悠地看着车窗外说:“我长大也要多赚钱,好送妈妈去最好的养老院!”妈妈听了先是一怔,随即停下车来,下车后蹲在路边嚎啕大哭……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商业时代,貌似大人的做好多事情也都是无奈之举。比如前一段热映的电影《找到你》里面,就有这么三类典型的现代妈妈:一类是为了打拼事业,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律师妈妈“李捷”们;一类是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家做全职妈妈的“朱敏”们;还有一类是疲于奔命既要赚钱又要兼顾养育孩子的保姆妈妈“孙芳”们。
然而这些深爱着自己孩子的妈妈们,如此选择也都是无奈之举。结果是李捷差一点弄丢自己的孩子,朱敏差一点失去孩子的抚养权,而孙芳的孩子则因得了重病没钱治疗而夭折,导致孙芳也生无可恋而自杀。
那爸爸们呢?爸爸在哪儿?影片中这三个家庭的爸爸可以说都是“缺位的爸爸”。李婕的爱人是事事听妈妈话的“妈宝”,朱敏的爱人是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的“渣男”,而孙芳的老公则是一个酗酒又家暴的赌徒。
但我想要是让这些爸爸们做自我介绍,他们肯定不会用“妈宝”、“渣男”和酒鬼、赌徒一类的词介绍自己。李捷的爱人会介绍自己是医生,朱敏的爱人也是有着社会地位的人,至少“不差钱”,而孙芳的老公好歹也是一个有过自己修车铺的“成功”的小商贩。
爸爸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男人要以事业为重。”现在的社会环境又鼓励女人要做一个事业女性。父母都在外忙事业,那孩子要怎么办?这也就不难理解请保姆、送寄宿学校和托管幼儿园的盛行了。
男主外女主内已成为过去式。父母双方都需要事业和孩子兼顾才是现在的家庭常态。爸爸在家不要以带孩子做家务为耻,妈妈在外也不要专门以抛头露面打拼事业为荣。夫妻双方都能以平常心看待事业和家庭,把事业和孩子放在同一高度对待才对。
接下来分享一点自己的经验。
在我们家,虽然我和我爱人名下都有自己的公司,但是我们有一笔最大的资产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的三个孩子!
现代很多人会把孩子对标为负债而非资产,原因是孩子花费大。有人初步计算过,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投入100万,这还是按照目前消费水平保守估算。
本文参与优享[孩子重要还是事业重要?]——孩子是父母毕生最重要的事业!我跟我爱人向来视孩子为最大的资产。在家里,三孩日常,我们没有请保姆,只要跟孩子相关,我们俩都亲力亲为。哪怕出差也是随身携带,连爷爷奶奶家都不放。
很多人知道我们自己带三娃,就会感慨,那一定好累吧?其实,不累是不可能的。不过掌握了方法,至少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累。
比如:每天早上,我们家都吃西式早餐。牛奶(鲜榨果汁),鸡蛋(煎或白水煮),土司面包或三明治。这样吃早餐的好处就是根本不怎么需要开火,煮蛋有煮蛋器,热土司也有小电器,除非煎蛋煎火腿开个火。所以每天早起,爸爸会动手弄好早餐,吃完早餐他会先送完上小学的大宝贝和上幼儿园的二宝,然后再去公司。
待我和小妞起床后,我吃完早餐会把所有用过的餐具放进洗碗机。然后开始做家务。衣服分类放进洗衣机,开启扫地机器人。擦玻璃也有机器人的,只是不用天天擦。茶桌,餐桌等容易脏的公共区域,我会顺手清理一下并保持。每周周末叫两名小时工来一次彻底大清扫。如此简单,怎么会为家务烦恼呢?
中午我一个人的饭特别好做,煮个面,蒸个饭都可以,实在嫌麻烦叫个外卖,美团啥如此方便。下午我会去接大宝跟二宝放学,晚上爸爸下班会顺便采购回来做饭。当然,爸爸做饭时,我都会搭把手,顺便一起聊聊天。而孩子们正好一起玩耍时光,增进姐弟兄妹间感情。
吃过晚饭,我负责带孩子们洗澡哄睡,爸爸负责善后,清洁厨房。因此,夫妻为了谁做饭谁洗碗谁带孩子闹矛盾、争吵,那就是钱没花到。什么?没钱?!没钱还有时间争吵内耗啊?!!赶紧想办法赚呀!商业时代赚钱道道如此多,赚不够就只能怪自己无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