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弹琴》赏析

《听弹琴》赏析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3-10-09 21:55 被阅读0次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泠:形容清凉,也形容声音清越。

②松风:风入松林,是说琴声凄凉。

赏析:

长卿尝自谓“五言长城”,工诗,五言最佳。其诗多幽缓细淡、不显焕、不深峭,雅畅清切,自成一格。

《听弹琴》是长卿作的一首五言咏物诗,即景描绘,借物托志,遣词雅切,颇有其清幽雅淡之风。

诗首句“泠泠七弦上”,以“泠泠”入味,既摹写了琴声的清越,又逗起了后句的“松风寒”,用得极妙;琴为七弦,此处,诗人以“七弦”代琴,不只精确,还颇具象,且与诗题“听弹琴”形成应和。

次句“静听松风寒”,顺承前句。“静听”生动地描绘出了听琴者认真、入神的情态,间接地表现了操琴者琴声之优美、超凡;“松风寒”为双关语,既点出所听琴曲为《风入松》,又以“风入松林,簌簌清寒”形象地描摹出了琴声的幽雅清冽,甚是绝妙。

三、四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人转笔托志,且议且抒情,一个“虽”字,道出了情感的起伏变化,琴声虽美,但终究已是“古调”。唐人最喜听琵琶,以琵琶为时尚,喜欢听琴曲、能赏琴曲的人实在是寥寥。“古”与“今”的强烈对比,“多不弹”的寥落现状,让人叹惋之余,自难免生出几分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感慨。而这,也恰是诗人想要借琴寄托的肺腑之言。长卿其人,清才绝世,但于世俗却落落寡合,骨子里总带着几分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清高与郁气,这种清高、这种郁气,借此听琴曲,自然而然,淋漓尽致地流泻而出。诗人遣词造句之高妙,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

  • 《听弹琴》赏析概要

    听弹琴 唐 -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赏析概要】 1.思想内容 刘长卿的《...

  • 《听蜀僧睿弹琴》诗赏析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

  • 听弹琴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

  • 诗词赏析||《弹琴》(刘长卿)

    《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卿,qīng,泠泠,línglíng 【注解】...

  • 刘长卿《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知音难觅”是作者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

  • 读唐诗 学写诗 《听蜀僧濬弹琴》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 二零一四年八月八日

    听琴,弹琴 心静如此。

  • 听二满弹琴

    转轴拨弦。清脆的弦子轻而易举 挑亮了忽明忽暗的烛火,在阴郁的世界 仿佛弹跳起来的最浓烈的音符 每一个舞姿都呈现着疯...

  • 《听弹琴》打卡29

    听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听,有人在弹琴

    今天天气阴凉,从窗户往外看,地面湿了一层,路灯照下来,显得既静又冷。走到书房画了会儿画,没画几笔,花了一小时。我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弹琴》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f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