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泠:形容清凉,也形容声音清越。
②松风:风入松林,是说琴声凄凉。
赏析:
长卿尝自谓“五言长城”,工诗,五言最佳。其诗多幽缓细淡、不显焕、不深峭,雅畅清切,自成一格。
《听弹琴》是长卿作的一首五言咏物诗,即景描绘,借物托志,遣词雅切,颇有其清幽雅淡之风。
诗首句“泠泠七弦上”,以“泠泠”入味,既摹写了琴声的清越,又逗起了后句的“松风寒”,用得极妙;琴为七弦,此处,诗人以“七弦”代琴,不只精确,还颇具象,且与诗题“听弹琴”形成应和。
次句“静听松风寒”,顺承前句。“静听”生动地描绘出了听琴者认真、入神的情态,间接地表现了操琴者琴声之优美、超凡;“松风寒”为双关语,既点出所听琴曲为《风入松》,又以“风入松林,簌簌清寒”形象地描摹出了琴声的幽雅清冽,甚是绝妙。
三、四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人转笔托志,且议且抒情,一个“虽”字,道出了情感的起伏变化,琴声虽美,但终究已是“古调”。唐人最喜听琵琶,以琵琶为时尚,喜欢听琴曲、能赏琴曲的人实在是寥寥。“古”与“今”的强烈对比,“多不弹”的寥落现状,让人叹惋之余,自难免生出几分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感慨。而这,也恰是诗人想要借琴寄托的肺腑之言。长卿其人,清才绝世,但于世俗却落落寡合,骨子里总带着几分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清高与郁气,这种清高、这种郁气,借此听琴曲,自然而然,淋漓尽致地流泻而出。诗人遣词造句之高妙,由此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