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翟
身为禾伙人应该都不陌生,十个少年劳作完没换衣服直接出发去高铁站遭到旁人讥讽“泥腿子”“坐车怎么不洗洗”
我听过最刺耳的声音就是所谓光鲜亮丽的“城市人”嫌弃别人没见过世面;见过的最刺眼的画面就是,为这个城市建设的农民工坐地铁蹲在角落也会被人离的远远的。
所谓的见世面,是见到世界的每一面,尊重,不理解也没关系。
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我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高铁,有12亿人没喝过星巴克,没吃过海底捞。
底下评论区有人评论,没坐过飞机还能理解,但没坐过地铁就真的离谱。
我国统计有685座城市,但有地铁的城市只有51座。生活在县城乡村里的人,坐公交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我的祖辈,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这个生活半径。
身在小城镇农村的人,坐地铁都是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怎么进站,怎么看站牌。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吃西餐前,会拘谨的提前百度一下刀叉的摆放,牛排有几分熟。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甚至连安全带怎么扣怎么解都要提前查一下攻略。
城里人分不清小麦和水稻,不知道农田一年收成几次,乡下人没坐过地铁,不知道如何换乘。
所谓离谱,不过是没在那个环境下体验过。
我们都太容易以己度人了,太容易站在自己的视角,对着他人指指点点了。
看多了网络上富哥富姐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日常,却忘了这么一个朴素的事实:
并不是所有人,都出生在大城市,从小就习惯坐地铁、坐飞机、用数码产品、喝星巴克。
还有很多人,被日新月异的科技狠狠甩在身后,懵懵懂懂地试图跟上别人的脚步,却常常手足无措、困窘不已。
米兰·昆德拉说得好:“人有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
今年有时间来我家这边的小县城博物馆参观,有一些比较完整、好看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去北京出差,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导致我这个本土人都看不到实物,而远在北京的人想见就能见到。
有人花了21年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国家博物馆,看课本上的文物。
虽然对于北京的中学生来说,那只是个上历史课的地方。
作家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概念:盲维。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在思考和认识问题时,对某一维度的完全无知或感知缺失。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出名”的专家,专家建议付费上班。
他们默认其他人的生活,都和他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但这种假设根本就站不住脚。
避免自己因偏见而产生傲慢,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要因为懂得了一点知识就带有优越感。
尊重别人的不同,要知道,读书是为了明辨事理,而不是为了高人一等。
纪录片《丁真的自然笔记》里,有一期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法学生李浩源。
两人见面后,丁真羡慕地说:“你读过很多书,去学校很多年吧?”
李浩源回答:“我读了17年书。”
只上过小学的丁真忍不住感慨:“哇,17年,我没读过书。”
李浩源没有产生被别人羡慕带来的优越感,反而安慰了有点自卑的丁真:“你在森林里长了这么长时间,你也和我一样,你也读了很多森林的书。”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女生,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吃过烤肉。
第一次和舍友出去吃,不知道还要垫一张纸,就把纸拿出去了。
别人问她:“你干嘛?”
她的舍友就出来说话了:“她特别爱干净,这个纸放这么久,难道你们烤之前都不让服务员换新的嘛。?”
罗翔老师曾说过:“你读的书越多、走过的路越长,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偏见,从而慢慢的走出这种偏见。永远不要带有一种知识上的优越,不要因为你懂就瞧不起那些不懂的人”。
深到骨子里的温柔,也许就是能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保护另一个人的自尊。
对于他人在某些方面的没经验,不作评判、更不会冷嘲热讽,而是耐心科普,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很蠢。
接纳世界的每一面,才是见过世面之后应该有的样子,尊重他人,强大自己,不讥讽“买不起”79元眉笔的顾客,不质疑没有坐过地铁的“山人”,不用自己的三观去评判你眼睛只能看到的现在,也不随波逐流去肆意评判他人的未来。
我们都被所处的维度束缚,成了偏见的奴隶。
愿这个世界,少一些莫名其妙的鄙视链,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宽容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