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作文阅卷组长小记
【真题呈现】
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议论、可说明……
(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关键词一:素材!素材!素材!】
看到这次作文题目还是挺惊讶的,尽管我在四月份全区初三作文考前复习讲座第一章“素材篇”,就强调了首先要有地域味道乡土味道的写作,举了我每带一届都要学生多维度写作的:美食的故事、家族的故事、建筑的故事等等学生的大量习作。然而第二章“技巧篇”第三章“思辨篇”,最终还是倾向于新材料作文。所以这次中考作文的返璞归真着实在意料之外。
但这不是一般的话题作文,它前面也有情境材料,这个材料出卷者一定是给予学生拐杖的,否则只有“话说家乡”,几乎什么都能写,而又无从下笔,会出现慌乱的。可是首次题量为8页的中考卷,尽管已经练了一学期,但每次时间都紧张,所以大多数的孩子直接把表格中列举的内容作为写作内容了。我改了1100份试卷,可以这么说,写汤圆、红膏咸蟹、东钱湖、过端午、垃圾分类这五样的该有900份,而光是汤圆就该有500份。两个一同改作文的好朋友,吃饭的时候,一个告诉我改到了唯一一篇写虾子酱的,就是用来蘸芋艿吃咸津津又鲜的那个,可把他亲切坏了,还有一个告诉我改到唯一一篇写庙会的,原来是宁海的庙会,我们那么热闹的鄞江庙会也不输呀,好可惜没人写。作为桥文化爱好者的我,也很遗憾地发现,一座桥都没看见。当然总的试卷有五万六千份,改作文版块的是100位老师,我这里呈现的是我所改到的现象。
【关键词二:审题!审题!审题!】
作文要求中的“任选一个角度”,或者是同学们在时间紧张下根本没有关注到,或者是这个要求的表述有些微的歧义,其实是在“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类中任选一个角度,如果题目说“从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栏目”就不会有歧义,因为有改到三分之一的同学是四个类别都写的,把表格里写的说了个遍,很像扩句练习,索然无味,这类同学肯定是没看清题目。但这三分之一中也有不少虽然写了四个类别,但每个类别写一种内容,很有可能就理解到了题目的歧义部分。命题者和考生都要加油。这类拼盘式作文是划到三类卷(44-36分),但如果有语言上的亮点,可以提升到二类。(不知道题目中常有的一句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地名”有没有给学生带来困扰,使得有些考生不敢明确写自己乡镇的名字,而大而化之地写大宁波,不得而知了。)
这个作文的大前提是“话说家乡”,“家乡”的意思是“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所以它是一个“聚集体”,是祖祖辈辈们的,是一方水土上的人的。会有一半的同学的聚焦点是家庭或个人或只写了一种食物本身,二类卷(53-45),写家庭的划到二类下,当然有亮点还是可以到二类上,个人和食物本身的就只能在三类了。而事实上所有这些失误卷,只要来上联系家乡的点睛的两段,都可以提升一档。
【关键词三:点题!点题!点题!】
点睛之笔有多重要,我这里以一个学生的例子加以说明。
今年我带的是两个走班的孩子,保送考结束后,还有六位“遗珠”。这里先来一段有关构思和改用的题外话。有一次我跟小超聊天,问他最近的情况。小超说最近一次模拟考的作文太奇怪了,题目是一个情境,大意是“一个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纹丝不动,众人怎么喊怎么推也叫不醒”,根据这个续写想象作文。小超说怎么这么诡异呢,只好想象她生病了,然后谱写了一首爱心之歌。我说你的习作里最好的一篇就是《土灶》,可以改用,如果是我就会构思女孩子随父母打工来到了城里,但她太想家,就偷了几块钱偷跑出来,走了太多路,太累太累了,还沉浸在梦乡里,梦里是那老灶……
于是小超就想起来写了好久议论文,把这珍宝一样的《老灶》压箱底了。但是哪怕考试能用,也要记得改写点题句,紧扣题意哦。这是对他的叮嘱,等到正式考试的时候,因为审题时的小波折,他就把我的叮嘱忘了。
拿到作文的第一眼是开心,他亲爱的“老灶”就是他与家乡的联结,第二眼才发现栏目里是没有“家乡风物”的,可其他的都不足以表现他对家乡的情感。而他原有习作既不是写老灶烧出的饭菜,也不是写村里家家户户有老灶的风俗,是一篇托物寓意文。最后他觉得可以靠到“风光”这一类,是人文风光。于是就说服自己开始写了。回头还跟我说他觉得写土灶相比表格中的举例会不落窠臼。他的估分是125,作文估扣8分,最终得分118分。所以实际的作文得分是45-48左右。昨天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问他结尾至少有两段点家乡了吗,他说没有。我忘记问他有没有点“风光”,因为小朋友正有些郁闷,所以今天不好意思再去打扰他。下面是他习作的原文,实际中考时添加了小标题,后面大约多强调了些这种安静诗意的氛围。
土灶
叶宇超
他有半人高,青黑的台面,黑白相间的壁,他架着三只大锅。每当饭点,带着祝愿,送出袅袅炊烟。没错,他就是一口土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坐在灶头,点燃一支火柴,与树叶松叶一并放进灶里。它萌发了,却是那么脆弱。因此你不得不塞进更多易燃物。就像闹革命,只有“易燃”的人,才能与同志的人擦出火花,在黑暗中,它是脆弱的,必须要更多易燃物才能延续下来,我又添了些枝叶,火苗再灶里逐渐扎牢了根。我想:
一口老灶,历史悠悠,年过半百,仍在默默服务。他是在爷爷奶奶亲手造房子时造的。一口灶,最好就是两人一起烧。干完一天农活,忙碌之后在灶旁聊天。土灶有岁月刮过的痕迹。也见证了爷爷奶奶一词一句和一点一滴幸福。灶旁两人悠闲的身影,面带微笑的倦容,老灶最了解。
一口老灶,富有哲理,啊,光想着,这火苗还得继续烧下去呢。“先驱者”草料以完成它的使命。那么要塞的就是木头了。他们是中流砥柱。接过先驱的光和热,要继续发扬光大。草料是短暂的东西,只有坚实的后来者才能使他永恒。
爷爷曾说:“我们会一代好一代,我是个干活的,我儿子是城里打工的,孙子不用说,看苗子就在这里呢。”我记得他常常是自豪的。如今作为先驱已驾鹤西去。后来者父亲一定能扛起大旗。
我坐在板凳上,欢快的看着火焰在灶里欢快地跳跃着。
火光突然暗了下来?我向奶奶求助,奶奶脸上挂着笑容。把火钳往下面捅了两下,又把木头架了起来。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架起木头?奶奶盯着火沉默数秒,说:“你看到和下面相通的孔了吗?空气主要从那里进来。你塞住它的路,它能旺吗?你刚才把里面塞满了,更是不行啊!木头不在于多,用的巧,反而更好呢。”奶奶没读过书,讲的话简单又不失深奥。这也证明了,远见与知识是没有关系的。我望着再次熊熊燃烧的火,又想着些什么。
坐在灶前烧火,是我在老家必做的。今天的收获,比以往要多。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再老再土会有故事。
我真的喜欢坐在灶前,真的喜欢。火在灶里静静的烧,人在灶前静静的想。空气里弥漫着详静的气息。
我试着把它改写一下,加点题句,删旁逸斜出的话(奶奶的部分,因为会成为第二个主题,讲生活的智慧,为了把传承的主题一脉到底只好删除),改完后可以得55以上了。回头等小超心情恢复了,还得跟他说说点题多重要。
土灶(改写)
如果说明山皓水,是水墨画大写意的家乡风光,那么有一种家乡风光,仿佛一张小小的素描,一笔一画都清晰地勾勒在我的脑海里。
他有半人高,青黑的台面,黑白相间的壁,他架着三只大锅。每当饭点,带着祝愿,送出袅袅炊烟。没错,他就是一口土灶。普通的和这个村子里每一口舍不得更新的土灶一样。
一口老灶,历史悠悠,年过半百,仍在默默服务。他是在爷爷奶奶亲手造房子时造的。一口灶,最好就是两人一起烧。干完一天农活,忙碌之后在灶旁聊天。土灶有岁月刮过的痕迹。也见证了爷爷奶奶一词一句和一点一滴幸福。灶旁两人悠闲的身影,面带微笑的倦容,老灶最了解。
一口老灶,富有哲理,啊,光想着,这火苗还得继续烧下去呢。“先驱者”草料以完成它的使命。那么要塞的就是木头了。他们是中流砥柱。接过先驱的光和热,要继续发扬光大。草料是短暂的东西,只有坚实的后来者才能使他永恒。
爷爷曾说:“我们会一代好一代,我是个干活的,我儿子是城里打工的,孙子不用说,看苗子就在这里呢。”我记得他常常是自豪的。如今作为先驱已驾鹤西去。后来者父亲一定能扛起大旗。
我坐在板凳上,看着火焰在灶里欢快地跳跃着。我想起家乡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那群勤劳的人都有一张黝黑的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老了,守着这个不大的村子,守着一口老灶。一日又一日的平凡,柴米油盐生活的本质在他们眼中是纯粹的幸福,等待着在外奔波的孩子,等待着岁月……他们也许会忘记许多事,与这个时代失之交臂,但绝忘不了那些代代相传的东西。
坐在灶前烧火,是我在老家必做的。我真的喜欢坐在灶前,真的喜欢。火在灶里静静的烧,人在灶前静静的想。空气里弥漫着详静的气息。这烟火代代相传,至今不绝,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相传的是朴真,一切的不朽都在此扎根。
缕缕炊烟升起,给夕晖添抹一笔暖色,不耀眼,是那样迷离却又真实,这便是生活本该着的色彩,是留在家乡先驱者和后来者心中的永恒的风光。
下面再来看中考语文130分的来自安徽的小佳同学写的作文,虽然很朴实,可是贵在真情,而且点题太明显啦,她的语文总分能这么高,作文一定是一类卷。
回味
祝佳佳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都是人生常态,但回味其中,若一句诗,体会诗人所感;若一件事,体会其中真谛;若是一道故乡风味啊,回忆的闸门就会倾涌而出……
“妈,你看是格拉条!”我骑在电瓶车后,兴奋地指着那个店铺说。“对,要不我们去吃。”妈妈惊讶到。“好。”我兴奋得赶紧下车,我说着陌生的别扭的家乡话说:“老板,来两碗格拉条。”老板朴实的话语在香气中随风飘散,我激动地看着面出锅,直到来到我的面前,我才定下神来,小心地看着那碗格拉条,还是那个熟悉的色彩。略黄的粗面条上有一层花生酱,旁边有着黄豆芽和绿香菜的映衬,显得更丰富了些。我用筷子搅拌几下,拿起几根放到嘴里回味,我慢慢地嚼着。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不禁联想起我的故乡。
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上,每到假期,我和家人都会到街上的格拉条店,来上一碗格拉条。格拉条似乎成了我们全家的回忆,搭配着热水滚烫过的鸡蛋汤,令人流连忘返。如今距离老家几千公里的我,再次吃到格拉条,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大概是对故土的思念与那儿的人情世故吧。如今我再次回味,回味的不仅是那个味道,更重要的是对故土的一份思念与感激。
格拉条似乎成了我与故乡的桥梁,小时候对格拉条的喜爱,现在对故土的思念。尽管不如到家乡来的深切与亲切。但对于家乡,我的思念未断,如同格拉条面的劲道厚实,永远给人最朴实的感觉,最真挚的情感。
我回味着,当我再一次回到故乡,再一次回到格拉条面馆时,我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兴奋还是陌生?与家乡的父老乡亲又会如何?
这个承载着我思念的格拉条在口中越来越香,我的情感也越来越丰富,感谢它让我回味——对于家乡的思念与感怀。
【关键词四:个性!个性!个性!】
缺乏个性,面目模糊,千篇一律,肯定是改卷老师感叹最多的一点。明明是可以体现多姿多彩地域文化的作文,但情况很不理想。
譬如写传统节日,往往写的是全国上下过这个节日的共性,看不到地域性的内容。以过年为例,大多数同学写一下团聚欢乐,但甚至桌上摆出来什么菜,一道都没写。其实贯穿着年味而来的,首先是小年夜,宁波的祭灶果是什么呢,同学们观察过吗,和北方的果子肯定有区别。又比如写现代的端午,哪来那么多村子里进行的龙舟赛,完全是看了电视臆想嫁接过来的,宁波的龙舟赛在云龙和东钱湖,是职业竞技赛,云龙的孩子真的可以写一写,因为“羽人竞渡”纹铜钺就在云龙出土,是端午民俗活动龙舟竞渡的发祥地。过端午带着浓浓宁波味的,当属艾束菖蒲剑,吃五黄六白,是哪五黄六白呢,毛脚女婿要送端午担,同学们知道吗?同样是粽子,但宁波人吃的是碱水粽,用老黄箬壳包的。甚或是端午的气候也是南方特有的,常常伴随着入梅,是氤氲不断的江南味道。
也蛮希望同学们写写立夏和冬至的,因为这两个节气,宁波人真的很重视,也有着迥乎不同的风俗。大概宁波保护传统习俗最到位的就是宁海了,所以改到几篇宁海小朋友的,铺面而来的风俗味,但高下差异还是很大,为什么呢?以宁海最隆重的十四夜为例,普通文章介绍十四过元宵的缘起,只会说因为一位做官的人,或说到烧叶子,介绍灯会,说的是游行的队伍,这些让你觉得莫名其妙,还说有烟花,你会觉得别处也有,介绍吃的食物馏,没有写原料和质地,你甚至会误以为是一种饼。优秀的文章会写到这个起义领袖是方国珍,会细细道来“十四夜,弹址界”,那个晚上烧的是樟树枝叶,噼啪作响又满师樟树叶特有的香味,称“弹址界”,除晦气、图吉利,而历史上带着耻辱的址界碑,“弹址界”又是宁海人抗争精神的体现。那个游行,其实叫行会,是流动的灯会。人们会抬鼓亭,通过小作者的介绍你会勾勒出鼓亭的样子。那个烟花,其实是硝磺、木炭等自制而成的铳花筒。看到优秀作文介绍的馏,“喝馏”这个词,让你知道它是一种羹,而冬笋、牡蛎、香干等配料,你就知道宁海既靠着山又靠着海的地理环境,而这些配料仍能“喝”,表明刀工之细。
小结一下,想要文章有个性的一个关键性技巧是多用名词!名词!名词!然后是要有精确的动词!
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写东钱湖的同学,写的仿佛是小学时候的仿句练习,总之是蓝天有多蓝,水有多清,树有多绿,写的根本不知道是地理方位里的哪个湖,只是那个“深深”的脑海里的看图写话。应该出现的名词是:陶公岛、范蠡、霞屿寺、柳树、小普陀、南宋石刻、福泉山、王安石、堤堰、画舫、渔船、沙洲、芦苇、鱼鹰、花鲢、朋鱼、蛳螺……一旦这些名词出现,已经是富有底蕴的佳作了,再来三五个点睛的动词,是呼啸而来的活泼轻灵了。不是说形容词就不要了,而是让一篇文章,尤其是写景状物类的,名词一定是让文章带有鲜明辨识度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改到余姚孩子的作文里出现黄宗羲的时候的欣喜。
又比如写四明山,同学们总是山石林壑(我这个词语还算用的好的,他们写的是小草、大树、大山)、飞禽走兽,半真半假的什么都写,又假又模糊。只是写树,都可以美不胜收,茅镬古村的银杏,柿林的柿树,以及漫山遍野的红枫。我改到有个梁弄的小朋友,写的只是四明山的枫,又由枫的红色联想,由村中的长辈追溯革命根据地时期牺牲的革命先驱,再到红枫下当下梁弄的传承与发展,意旨非常集中,语言又大气,肯定脱颖而出呀,我打了59,不知道二评给了多少。所以也有得分55的写汤圆的同学,就在于他们有对黑芝麻流沙馅的熟稔体验,从芝麻的采摘到打粉,猪油的熬制、冷凝,他们用的名词和动词一定是其他写汤圆的同学不具备的。
个性的另一表现是妙趣横生或典雅脱俗的语言,看似随手拈来,其实非常难,那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情味的孩子。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写黄鱼汤的小朋友的几句话,“等那黄鱼肥,候那咸菜绿。喝一口黄鱼汤,好似一榔头,往胃里槌米饭”,太有意思了。一个不体验生活的孩子,除了写不出个性的文字,甚至连真话都写不来。所有才会有那么多用面粉做汤圆,吃红膏炝蟹消暑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文章。这些语言的表现力,其实也可以来自阅读的积淀。哪怕有时候只是语文教材里的诗文的恰当引用,也增色不少。
周时奋先生的三本书《宁波老俗》《宁波老城》《宁波老墙门》,前几年一直都向学生推荐,并共读过《宁波老城》这一本,后来我还看过周先生的《风雅南塘》呢。有兴趣的同学前三本都看看,你会发现一个你不曾了解的宁波。周先生的语言,就是那种兴味盎然的。
【关键词五:避雷区!避雷区!避雷区!】
中考作文阅卷,两位老师的评分差距在5分之内,取平均分,如果差距大于5分,随机分配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个分数跟前面的哪一个分数在5分之内,这两个取平均分,如果和前面的都在5分之内,那么选择分数最接近的两个取平均分。所以作文评分还是挺准确的,但依然会有三个分数都在五分之外(甚至分数高低相差20分的都有),这就需要第四个专家分,认真阅读,最终一起商议得出分数。我就是专家团的。我改的1100份试卷里,200份是参与专家评议。评分出现巨大争议的原因,无外乎学生踩了如下雷区。
雷区一:字迹潦草。
扫描出来后的试卷是没有作文格子的,只有字,所以字潦草不整齐的会更加原形毕露。我现在还念念不忘的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当时最高得分54,最低得分36,那个字,张牙舞爪的,仔仔细细读了两遍,倒是越看越喜欢。小朋友的构思是这样的,以第二人称写宁波的元宵节,先是写“你”的美,表现的是元宵的焰火,描写很有文白夹杂的趣味,然后是“你”的味,就是汤圆啦,可是描写的语言也很不一样,最后一部分特别棒,是“你”的性格,还记得几句:“我怀疑你是个夜猫子,一到夜里便挨家挨户敲门,把人们都叫了出来,召回了那些远游的人们”,后边还有写“你”的性格高深莫测,因为“你”出的灯谜。这幸运的孩子幸亏进入仲裁,后来得了56。
雷区二:套作。
合理改写自己的作文和套作是不一样的。合理改写是使用符合题意的素材。套作是不加理解地套用。比如有些写个人成长的,没有出现任何有关家乡的内容,有些一整篇都写苏轼,这些就是套作,有些老师会因为作文本身文句优美,给予同情。其实套作只能在四类中了,25分左右。这时候仲裁也帮不了这样的作文。也有些套作比如仍写个人成长,写成绩滑坡沮丧时,奶奶或妈妈拿着粽子进来安慰,于是这成了一个难忘的端午,只是把家乡风味当成了一个道具,给予四类上。还有一类套作的根源是缺乏生活体验,比如写垃圾分类,好多只是叙述垃圾分类的意义,没有具体的实践,直接套用社会书上的大段话语。有体验的文章就会非常可贵,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同学写到自己家乡使用一种“绿币”,是垃圾分类的奖励,这种绿币可以用来兑换油盐等生活用品。围绕着绿币,写了他与奶奶观念的冲突,在奶奶的带动下,小作者也自觉践行新风尚。有一种狡猾的套作是写花草类托物言志作文,比如荷塘,如果聪明的孩子有明确表示这是家乡的荷塘,荷花精神怎样在家乡传承,这不算套作,是优秀的文章,但大多数的同学没有联系家乡,把准备的作文一字不落的写完,最多加一句我爱家乡的小草,这个是套作。但假如这种草是蔺草,既有对蔺草的描绘,又有对鄞西人民的讴歌,又是一篇佳作了。说到底还是生活体验匮乏。
雷区三:入题慢。
常有因为入题慢,导致作文评分出现争议,有的认为作文偏题,无关紧要的写太多,有的会因为小作者后半部分精彩的内容而仍旧给予理想分数,这就需要仲裁审议。入题慢的常常还是作文素养比较好的孩子。记得有一篇,小作者一上来就写了300字汪曾祺文字风格淡而有味的小评,得出的结论是淡而有味的文字来自有味的生活本身和平淡闲适的心。之后就顺着这个结论写宁波淡而有味的生活和宁波人闲适的的心灵,很精彩。后面500字把作文格子都写完了。假如300字部分用30字就带过,后面再充分些会是更好的作文。最后这篇作文还是给予了二类上52左右的分数。
雷区四:表述或过于含蓄,或过于零散。
这里有我的学生的惨痛的例子,小薇其实平常也有写家乡特色美食的积累,但考试的时候他觉得不够新颖。于是构思了《话短情深》一文,是复杂的双线结构。一条线是,母亲对外婆的接纳(这个外婆是母亲的后母)。另一条线是宁波当地人对作为外来户的他们一家的友好接纳。听起来很不错。当时保守估计了120分(作文扣10),因为阅读做得很理想,觉得会更好些。但实际得分111分,所以作文出状况了。从接班一年带他的情况来看,含蓄不鲜明,零散不集中,是他作文的老毛病,作文常常是修改两遍才过关。问过他具体行笔,
可以想见的是他叙写了太多事情的起因,不干脆,会让人有絮絮叨叨之感,而两组“话短情深”部分又太拘泥于谈话本身了,没有跳出去,去点明家乡(自己家乡和第二家乡宁波)的风尚。小薇很委屈,他说要是老师看明白了他的意思会理解他的文意的,可是考场作文咱也要该鲜明的地方鲜明,太吃亏了。
也有一类含蓄的作文,是因为孩子朴实的,喜欢写淡淡文字,有时候因为整个叙述都非常平,会让老师误判,这一类文章进入仲裁也是幸运者,因为我们会发现文字的真淳。但在一评二评中如果两个老师都不约而同认为太平淡,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遗憾。怎样避免呢,至少要有两三段区别于整体平淡文字之外的点睛之笔或情感爆发点。下面以已毕业的学生优秀习作(是一篇“看见/看不见”为思辨话题的作文)为例,注意加粗的三段就是可以给平淡文字进行缓冲,从而能让改卷老师耐心看完整篇文章,并最终被平淡部分文字感动,甚至等看完才猛然想到父亲看无声电视的那份体贴。如果没有加粗部分,没有咂摸平淡文字部分,可能会被当做三类文。
永恒的深
胡余侃
我站在一块巨石上向下方的海洋望去,它不停怕打着岸上的礁石,我向四周望去,突然在深海亮起一道光,照亮了这一片海洋。
在家中与父亲的见面,每天最多两次。早上起的最早的是他,中午偶尔回家扒口饭,晚饭吃完就回房睡觉。但他最喜欢在我看电视时突然喊一句:“去写作业了。”我最不常见的他总喜欢比母亲管得更严,似乎在显示父亲的权威。我每次也只好心中暗骂几句,坐在灰暗的台灯前举起笔。一开始电视声音是听得见的,但不一会,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整个房子充斥着平常的消沉。走出房倒杯水,父亲坐在沙发上不说话,电视只有人张嘴不说话的样子令我想笑。“还看电视,水都倒出来了。”我回过神来,水杯中的水早已溢出,滴在地板上。父亲紧皱眉头却没骂我,我默默地走回房间,回头看了一眼。他从厨房拿了块布抹去了水渍,他那深不可测的心中,也许权威的高塔在那一瞬间成为一片废墟。我在他这片长年汹涌滚腾的海面看到了一瞬间的宁静。
有空时父亲还是会放下工作来陪我,当我提要求去看电影时,我看到了他叹了口气。他明白我爱看的是复杂情节下平淡的对话与情景的变化,不追求视觉的冲击。他只说了句:“那就买两张票吧!反正我看不懂,就别浪费这时间,还不如去干活。”我听了心里不满,难道他除了工作就不能多陪我一下吗?我与母亲走进了电影院,只有他孤身一人背对着向外面走去。风吹来了,他翻动着父亲的头发,却翻不动他的铁石心肠。我含着不满想对他喊一句:“你干活就别回家,装作关心我。”下一秒,泪水便卡在喉中。
当我们看完电影出来时,父亲翘着二郎腿坐在等候厅的凳子上,轻松地吹口哨,还热切地问我:“电影是不是很复杂,你一点也不开心,还好我没进去看。”在凳子旁,我看到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却是我最喜欢的汉堡。我当时禁不住流泪了,匆匆跑向了洗手间。
其实在这一片海洋上一直立着一块写着一个字的石碑:深。在回忆的电影院里那些影片重复翻拍播放,但是它们从来都有不同的情节,却只有永恒的角色。他是那一片深的发黑的海洋,心灵碰撞的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一切。
【关键词六:格局!格局!格局!】
这是我对作文的最高要求了,我总觉得文字里是有境界的,也因此常常有毕业的同学跟我说,翻开初三的作文,和初一初二时一比较,一下子觉得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那其实就是格局,是心灵的识见,阅读的丰盈带来的视野的扩大。改了那么多,感觉有格局的文章还不到10篇。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有格局的呢?我带给大家几篇已毕业学生写宁波的习作。最后一篇稍老些,是2014年的习作。
宁思
徐文彬
到过京味儿特浓的北平,去过溽气腾腾的武汉,触抵黄沙般寥廓浩瀚的戈壁,远游瘴气弥漫的云贵。却未能有丝毫半点让我驻足之意。脑海中萦绕的总有故乡的背影。江浙一带的故土对我而言有着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和力。夸张点说,不亚于“相看两不厌”的境地。
七山一水二分田,江南人是幸运的,不算太高的小山丘在宁绍平原至浙闽一带绵延不绝却又令人放眼欲穿;太湖之上,钱塘江之下,怀抱着激流白水沁入平原沃土,无处不是“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飘香稻穗,斜风细雨中的打渔老翁。
宁波人的闲适与自如就是这么养成的。最好是年末了,微雨的冬霖景象,亲朋好友三言两语定个日子,多是在家中,摆上一两桌,海鲜“聂气侯”(热气货)必不可少,小山珍也别有风味的:酱鸡酱鸭酱肠,米酒黄酒白酒,还有什么冬笋啦,苔菜啦,海蜇啊。即便到了深夜,仍有不归之意。
宁波人好面子,耍噱头的性格可以与上海人媲美。以至不是东头的孙师傅和王阿姨为了几块工钱起了口角,便是不知什么时候两个宁波“老侬”拖家带口地吵起来,诅来咒去,十八般武艺,能搬上台面的,不能搬上台面的,凡是对方没说过的一概劈头盖脸地抛出去。听得观众面露微笑,更有甚者频频点头称道。但,最有意思的莫属宁波人“君子动口不动手”地好脾气了。纵使吵得再凶,骂的再狠。不出意外的总在群众一片“算了,算了”中扬长而去。
宁波依旧是那个不改的甬城,人杰地灵,河巷交汇,地濒大海,五湖四海,港通天下。走在小城老巷里,你不难闻得千年古墨的书香,鼓楼上敲响的宁波帮的远志,不难感受少年王阳明黄宗羲青灯伴读的历史兴衰和变革以及包玉刚、屠呦呦传承依旧不改的坚韧和勇毅。
许久未去宁波了,是时候去天一阁走走,去月湖边转转,到三江口上,看长江后两推前浪了。以表我对宁波的深思。
之子于归
朱舒楠
懂事后总有些挥之不去的念头,偏爱些浪漫而具古意的事物,无论那琴、棋、书、画,或是墙脚一片哀悼过往的落花。更有些朦胧的想法,想同卢渥一般有一段红叶题诗的缘,得来月老的赤绳,着凤冠霞帔,前后拥围十里红妆。
若能乘入眼前这顶轿子便算是人间值得了。
自前几日看了《国家宝藏》,这顶延家乡血脉而生的万工轿算是刻入我的灵魂了。木雕彩轿,朱漆泥金,如一座宝龛。它用轿上细致入微的天官赐福,八仙过海的浮雕故事,华丽而不张扬的恭祝着轿内红盖头下羞涩却幸运的新娘。
怎能不让我妒红了眼?
博物馆内我虽与它之间屏障相隔,而我也坐不进这顶轿子,但又难说我与它或许前世有缘——这是属于全宁波姑娘的万工轿。“聚成号”的宁波商人,为了让洋人看清国人的本事,哪怕是负债累累,历时许久,也咬牙铸就了它。将宁波人朱金木雕工艺升华到极致的,更是甬商宁可输利也不输心的情怀。复新国货,指日可待。
宁波,一个深藏于闺阁的小家碧玉,或许不及苏杭那般闺秀之气,但宁波人的灵魂,对美好生活坚定的追求,已倾注在他们一凿一斧的心血中。宁波人担得起这样一顶金碧辉煌的轿子。时光冲刷后的金箔并未脱落,我静静地凝视着它,倾尽满目的柔光,看着轿上的小人演绎着宁波人们寻根的故事。礼炮纷繁,红绸花双牵,鸾凤齐鸣,红喜事背后,热闹声中,更有一份对“轿”的情怀和一方小小土地上,小小民族的小小信仰。
宁波姑娘的喜事是令人艳羡的,为何不道这是与生俱来的福气?
赵构与一个宁波姑娘的一段姻缘,阴差阳错地成就了所有宁波姑娘的出嫁礼仪。天赐的好运,被细细地刻入每座微小的亭台楼阁里。十里红妆,满城皆庆,长发及腰的姑娘,青丝绾正的少年。
隐约间早已醉入一片红中,恍若自己是那脚中人——足抵红莲,赤衣素手,锦盖下,莞尔娇羞。在最牵挂的故土上,着最爱的凤冠霞帔,红妆的魅力,已滇入每个宁波人的心里。这是一种文化,系起一对对佳人地姻缘文化。它见证了一个少年的成熟,也成为一个姑娘一生回味的美好。婚后“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对日子,慢慢老去。
缘起于万工轿子,十里红妆,辉煌的喜事象征着朴实入骨子的相伴。聚三十年的工期与精力,只为让那几里的路浪漫又琳琅,让一双人的半生幸福又难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血液在血管里有力地流淌
钱锦昱
从梁祝乘地铁去往鼓楼的路上,一直在用百度搜索“宁波市地铁”,阅读扫描一段又一段的数据,心中对“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宁波城情感也在翻腾着,氤氲着,升起一圈又一圈光华……
一百四十多年前,查理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而今,地铁,因没有常规铁路那么拥挤,又比公交出行环保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地铁,已在世界各地普及,成为人们便捷而又经济的出行方式。
宁波市地铁一号线,西起高桥镇,东至北仑中心区,全长约四十四公里,共设车站二十座。
轻轻点下退出键,再抬头时,列车已穿过重重隧道,抵达鼓楼。大步走出地铁站,月色皎洁,四周还零零碎碎散布着些许夜星,轻轻呼吸着有些清凉的空气,脑中还在重新感受那地铁灯光给予的静谧,轻轻化去了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忙碌,为踏上征(归)途的人,献上一丝心灵安慰。
宁波是个很美的城市。绚丽的霓虹灯光伴随万家灯火辉煌着整个城市,一点一滴的星光铺满了它的上空。夏雨会不时地拜访这座城市,雨滴总会像无数个调皮的孩子,在你的眼前,手掌溅起,然后化为新的逆旅者,心意却一点一点渗入你的血脉。
再次来到鼓楼,已不复以往之景,此时的鼓楼,正值重新建设之期,正在跟随宁波迅速崛起发展的脚步,塑造新的面貌。
而宁波,则是一个巨人,先有公路等骨架,之后地铁的出现,无疑是一下增添了血脉,连接各个穴位,给予巨人新鲜的血液,迈开大步,往前奔跑。宁波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从此他的血液在强壮的血管里永远有力地流淌……
宁波,更像是棋盘,一个又一个街区,组成一颗又一颗棋子,地铁,则将这些棋子相连,让文明气息充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鼓楼的新华书店购得两本心爱的获奖文集后,再次乘地铁踏上归途,夜空有好多闪烁星星,映着地上穿梭于建设的人们,为他们的努力,上帝以他独有的方式,给予了关怀,以星脉,照亮了人生旅者的道路。
列车再次如来时一样,穿过一段又一段不受阳光之耀的隧道,一瞬间,夜光的手透过地铁窗户,正好清楚地打在了我恰好抬起的脸上,窗外,无数的大厦往后退去,此情此景,脑中我忽然念起了一句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的是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而我此时坐的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地铁回到我乡下的家。
列车再次穿过一段黑暗的隧道,伴着夜色,奔向那远方,远处灯光阑珊犹如我们的生活美丽无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