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中考作文回顾,预测2019中考作文走向
一、2016年南京中考作文: 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想一想”中“想”的内涵较为丰富,可以是一种思考,可以是一种探究,也可以是一种追忆。还可以,是不要急着行动,用心琢磨。也就是说,凡是让考生有体悟,有所思的经历,均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就内涵来看,“想一想”强调的是自我感受。侧重于过程,显然想的过程和想的内容是文章表现的重点。如果文章不注意这一点,只是生硬地在开篇或结尾之处,简单地植入“让我想一想”之类的话语,内容未免会肤浅,甚至会偏离题意。
“让我想一想”带有祈使口气,探究味比较浓,“我想一想”是主谓短语,表明“想”这一心理的主体是“我”,所以突出自我感悟很重要。这个短语缺少宾语,“想”的对象不明确,给学生留足了创作的空间,体现出题者的人文关怀,文章想要脱颖而出,选材则显得尤为重要。
就主旨来看,“想一想”的过程,独特的内心体验,是文章成功的基础。立意时,应该抓住“想一想”的过程和内容,写成哲理散文,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注重自我体验,不深入挖掘生活,照搬名人名言,作文就会显得平淡、庸俗;比如,学生可能写成因为获得了好成绩想出成功的原因,就难出新意。考生不妨转换视角,写自己在品读诗书或是走近自然的时候,领悟生活真意,这样立意就不同寻常了。作文时,你切入的角度是小是大,选择的材料是新颖还是陈旧,主旨是否凝视生活,是否展示人生体悟,都是作文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年中考作文回顾,预测2019中考作文走向二、2047年6月17日,30年后返回母校聚会,大家齐聚一堂,要求人人发言,请你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作发言,600字以上。
岁月:这是一段时光;是一段旅途;是漫漫时光里被我们打上烙印的成长的记忆。从这样一个关键的名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我们的行文中要对自己的成长或记忆有一个追溯的过程。
诗:诗言志,诗缘情。从这样一个概念性的词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需要体悟的情感或感受。
限制词
无情:无情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不加偏爱的理性地对待。而修饰在“岁月”这样一个词语之前,我们可以联想到的是,岁月的变迁可能改变了很多东西。
有味:有味指的是“含蓄蕴藉,值得品味”。而修饰在“诗”这样一个词语之前,我们便可以明确地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在这样一则限制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所限制的是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事件和文体。
①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上来看,它所讲的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即30年后的今天。那么这样这里的深意便不言而喻了,有点类似于冰心先生说的,“年轻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现在的图画。”
②从事件地限制上来看,这是30年后发生的一件事,于现在而言是设想,所以就要求我们写的是一种想象的场景描写,所以必须要切出场景描写的要素,突出一种场面感。而你需要做的事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作发言,所以必须要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③从文体的限制上来看,要求我们写的是一篇发言稿。这便要求在写作的时候注重发言稿的倾诉与对话的内在要求,同时在形式上应像议论文一样突出发言的重点。
三年中考作文回顾,预测2019中考作文走向三、2018,日新月异的年头,2018,气象万千的时代,以______在2018为题,发挥想象。(选文学名著的一个人物填写)今年作文题,《 在2018》,
要求学生以名著中的人物填空。这道作文题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书本,畅想书中人在“新时代”的一段生命经历,情味深长。这对提倡学生真阅读、深阅读大有裨益。南京中考写作题曾经连续三年以“书”为关键词命制,这一次既是遥相呼应,也是全新视角下的再突破。它既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人人有话可写;又能将名著的考查落到实处,有效拒绝套作。本卷作文题延续了写作教学关注生活、读写结合的理念。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本次作文导语是“2018,日新月异的年头;2018,气象万千的时代。”其中“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两个词,是新时代的特征和主旋律。名著阅读是学生阅读的重点,此次写作不限具体人物,开放度很大。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名著中的人物,让他(她)跨越时空的界限,在某个想象的情境中,演绎他(她)的故事:这个人物在新的时期会有怎样的遭遇,会有怎样的反应,其思想乃至人生轨迹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中考不再是考学生死的知识,而是要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除了经历,还要更多的阅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精巧的构思,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