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今天是星期一,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时间过的好快啊!
你周末是怎么过的?我利用周末的时间把《傅雷家书》看完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也很享受,就像自己的父亲在对自己说话一样,亲切而自然。
看完以后,感慨颇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52624/1a953d4f3e69fbf4.png)
首先,很羡慕傅聪能有一位这样的父亲,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给予陪伴、鼓励、引导和支持。这让我回想起自己从初中到大学的日记,里边记录着青少年时期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矛盾、苦闷,没有一个能像傅雷这样的父亲作为倾诉对象,就只能把这些内容写在日记里,自己在迷茫、犹豫、摸索、痛苦中自我成长,如果我也能有一位这样的父亲,应该会减少很多成长的烦恼,少走很多弯路,少经历很多的痛苦吧。这样想的时候,虽然心中多了几份苦楚,但毕竟让我认识了这样的父亲,并且读了他给孩子的138封信,虽然不是写给我的,但我却也能从中获益,就全当是写给我的吧。感谢傅雷爸爸!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没能拥有这样的一位父亲,但是我却从这位父亲身上学会了如何教育和陪伴孩子,并励志成为一位具有傅雷精神的母亲,去教育和引导我的女儿,帮助她成长。多年以后,当女儿回忆起我的时候,能够因为有我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庆幸,就足够了。
出于这样的想法,我系统的整理了一下《傅雷家书》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分为:1. 父子关系;2. 艺术期盼;3. 生活哲学,3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父亲的主要思想,虽说是主要思想但内容还是很多,真是钦佩父亲在12年间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教导啊!
01 父子关系
父亲和儿子之间,像朋友一样,“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父亲在儿子出国之后,写信对他说,“你缺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父亲甚至希望时时刻刻能帮助到儿子,“我恨不得天天在你身边...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儿子在国外期间,遇到各种问题,父亲都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把我的经验和冷静的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万一有一天,你们觉得我这根手杖是个累赘的时候,我会感觉到,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当儿子逐渐展露音乐才华,在世界上取得一定成绩时,父亲开始逐渐放手,“我也把你当做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我的园丁工作已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了。你这朵花一定能开的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父亲因为能和儿子讨论、争辩,而感到幸福,“我和你的讨论和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和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样的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当儿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时,父亲还是无法停止给出建议,但并不强求儿子一定听从,“对儿女也抱着说不说由我,听不听由你的态度。”当听到儿子演奏的乐曲时,父亲开心极了,“世界上最高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递出来的艺术。”1966年,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父亲表达了对儿子的骄傲和欣慰,“有你这样的儿子也不白活一世,更不算过去的播种白费气力。我们的话,原来你并没当做耳边风,而是在适当的时间都一一记起来......”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想要竭尽全力、毫无保留的帮助他们,在他们逐渐长大以后开始学着放手。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不白费,他们将在适当的时间记得这些话,指导他们的行动,做出正确的抉择。
02 艺术期盼
父亲一直很注重儿子的人格培养,他认为,“学问第一,艺术第二”。想把儿子培养成为,“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亲希望儿子能将感情升华,“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但愿你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父亲希望儿子在来信中,多介绍一些国外音乐的知识和感受,供国内的音乐学生参考,“艺术家还需要把自己的感想、心得,时时刻刻传递给别人,让别人去作为参考或批评的资料。你的将来,不光是演奏家,同时必须兼做教育家。”父亲还教导儿子,要真诚,“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间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凿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
在演奏姿态上,觉得儿子身体的动作幅度较大,就建议“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在这样的建议下,经过十多年的改善,才有了成效,“身体不摇摆了,这不仅是给听众的印象问题,也是一个人对待艺术的态度,掌握自己的感情,控制表现,能入能出的问题。也具体证明你能化为一个idea,而超越了被音乐带着跑,变得不由自主的阶段。”
父亲对儿子的艺术期盼,就像指路明灯一样,既指明了方向又照亮了道路。使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儿子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父亲功不可没啊!
03 生活哲学
除了艺术方面,父亲对儿子在国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出了很多建议和引导,充分体现了一位智慧父亲的生活哲和价值观。将其整理为困境观、学习观、成败观、名利观、时间观、物质观、财务观、健康观、婚姻观、子女教育观。
困境观:“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过的差不多了,又要离开世界了。”“一个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动,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于矛盾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一样...工作是驱散烦恼最有效的灵药!我只要一上桌子,什么苦闷都会暂时忘掉。”听了父亲的这些话,是否也宽慰了许多呢?人生中的关卡、筋斗、低谷、矛盾、烦恼都是正常的,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它们很快都会过去的。
学习观:“一切学问没有速成,‘慢就是快’...根基打不好,一切都筑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对于新学到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自己分析,究竟和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和不同,这就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用这种方法‘巩固’学来的新东西。”“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假如经常能有些许进步,就不要灰心,不管进步的多么少。”听了父亲的这些话,是否领会了“慢就是快”的道理呢?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的进步。
成败观:“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至紧张...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成绩。”“和自己‘斗争’的方式是冲淡,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听了父亲的这些话,是否能将得失成败“置之度外”呢?要记得“放松”状态下,才能有更好的成绩。
名利观:“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一般人所追求的;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没做想干”。父亲希望孩子淡泊名利,有更高的追求!
时间观:“事情越忙,越需要掌握时间,要有规律,要处处经济;同时,又不妨碍身体健康。”“要打天下也不能急,要往长里看。养精蓄锐,精神饱满的打决定性的仗比零碎仗更有效。”父亲在心中多次建议儿子要规划好时间,休息的时间尤其不能省。
物质观:“‘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唯有如此,才不会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湮没...恬淡的胸怀在西方世界特别少见,希望你能树立一个榜样。”“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到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的,然后,用坚强的意志去贯彻。”
财务观:“开源不如节流,我们的欲望无穷,所谓‘欲壑难填’。若一手来一手去,有多少用多少,即使日进斗金,也不会觉得宽裕的。”“你周游列国的生活多辛苦,总该量入为出,一方面多出来的绝对少不了的开支,只能想办法在别的可以省的地方省下来。”父亲建议儿子要控制开销,量入为出。
健康观:“年轻力壮的时候不要太逞强,过了四十五岁样样要走下坡路;最要紧的是及早留些余地,精力、体力、感情要想法做到细水长流。”父亲建议儿子多去大自然和美术馆,“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界中获得...去博物馆欣赏前人的遗迹,看到人类伟大的创造,才能不使自己被眼前的局势弄的悲观,从而鞭策自己,竭尽所能的在尘世间留下些许成绩。”
婚姻观:儿子要结婚了,父亲在信中写道,“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先学习相互尊重、谅解、宽容。”“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长久,夫妻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饭前饭后或是下午喝茶的时候,随便交换交换意见,无形中彼此都得到不少好处:启发、批评。不知不觉的提高自己,提高对方。总之,不能因为忙,各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少女少妇更忌精神上的孤独。共同的理想、热情,需要长期不断的灌溉栽培。”
子女教育观:儿子有了孩子,父亲教儿子如何教育孩子,“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时,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知道孙子健康成长,父亲写道,“你以前曾以克利斯朵夫自居,如今又出来一个小克利斯朵夫了,可是他比你幸运,因为有着一个更开朗更慈爱的父亲!”
以上是一位父亲,在12年间,针对儿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我重点整理了自己认同并将对自己有很大指导意义的话语。
最后,再说一下整本书对于我如何教育女儿的启发:小处着手,在女儿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多交流、多讨论,给予建议和指导;大处着眼,多给女儿以艺术道路的指引,在她感兴趣的领域,自己也多学习,和她共同研讨,一起成长;注重细节,不断养成好习惯。
但是,傅雷父亲的有些做法我是不赞同的:比如说有些骄傲自大和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判断和选择,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所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会尊重和相信女儿的判断,只是给她建议和引导,最终的决定由她自己来做,不会强加干涉,她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以上是《傅雷家书》的全部分享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你的金花
2023年3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