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今天是周一,植树节。
今天这篇文章,是想和你聊聊——在这么有意义的一天,你想给自己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收获一棵什么样的树。

最近我好像得了“鸡血不耐受”,开始对一切“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使劲向上”的东西开始免疫;就好像前几天3.8,作为一名妇女,开始对朋友圈很多过分强调女权和“要么狠要么滚”的文案翻白眼。
但曾几何时,我还是朋友圈中的“鸡血本人”,每天斗志昂扬到甚至一度让人误以为进入了传销组织;但另一方面会有纠结,可能是“鸡血而不得”的纠结,那种纠结,真的是像《老友记》中第一季Ross的开场白:
“I just feel like someone reached down my throat, grabbed my small intestine, pulled it out of my mouth and tied it around my neck……”(我感觉有人把手伸进我的喉咙,抓起我的肠子,从我的口中取出,然后绑在我的脖子上……)
但现在不是,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很好,通透敞亮,发自内心的开心。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谈谈的是这一段的心路历程,以及怎么样做到“不那么用力,也能收获丰盛和幸福。”

我经历过至少两次比较严重的类似“双向情感障碍”,指的是莫名其妙地鸡血满满又莫名其妙地意志消沉。
第一段是大四下学期,那段的主题词应该是“别人都说很好了,可我就是不开心”。
“别人都说很好了”是真的,事实上我现在也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境遇不错。大四上就保了研,不用累地像狗似的找工作和考研;导师还是外地外校,也不会有什么提前的科研任务;我报了驾校,日常去图书馆看书,日子应该是相当滋润的。
但你知道人的内心总是会有一股劲儿,我不开心,我的纠结点是觉得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并且对未来感到惶恐。我需要写两篇毕业论文,还有一篇是全英文的,驾照科二考了两次还没过。保研后莫名给自己多了许多期待,觉得最后这半年一年不能荒废,想着找个实习,或者考个证书,或者多挣点钱,或者先学习一下研究生期间需要的知识……
总之那段时间我变得异常焦躁,每天都觉得自己过得不够好。觉得我应该更努力些,但自己的努力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制定了非常完善严密周全的计划,几点起床几点背单词几点睡觉,但却总是完不成,完不成自己就会郁闷,进而心情不好,然后懈怠,又开始完不成自己的期待,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那段时间和家人打电话也会莫名其妙发脾气,后来我妈说“那段时间我特别怕你疯了”。
我对自己太用力了。
第二次长时间的不开心是在研一,或者说,不开心的顶峰是在研一,但却一直持续,一直到最近。而这段时间的不开心的关键词是“为什么我没有那么牛逼?为什么我不能像XXX那样牛逼?”
我从小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成长历程也算顺利,没有大风大浪的牵扯,但到北京后却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不适期。我觉得XXX英文好牛,XXX很能赚钱,XXX科研天才,XXX工作能力好强,XXX超有韧性……而我什么都不是……
于是我经常为自己不够牛逼而苦恼。后来找到了一些方式,比如参加活动,加入社群,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渐渐地又觉得这些东西不能长久。经历过的伙伴你们一定懂我再说什么。我还是在和别人去比,而且不仅仅是自己,感觉周边整个氛围都是在紧赶慢赶和别人去比,而自己又没有建立起自己核心的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
当你过多的借助外力,而自己内心又不够稳定时,其实是在饮鸩止渴。

于是我开启了一段时间的闭关和探索的过程,我迫切想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适合我,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又在哪里。我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去和各种行家做面对面的咨询,上很多关于认知自我的课程,做各种方面的探索;后来我也换了住处,换了工作,换了环境。直到最近,直到现在,现在觉得很喜欢自己的状态。
现在的我秉持的是“不那么用力,也能过得很好”的信念,并对自己的状态感到满意:
- 我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至少是现阶段的)——助力个人成长和组织进化
- 我喜欢现在的工作,觉得和自己的兴趣相关,又能发挥潜能,每天起床后都是开开心心去上班
- 我的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并且有自己核心的稳定的评价体系
- 每天都很快乐,觉得通透与舒畅
- 即便有时候遇到一些阻碍或卡住,也能够通过一些积极的方式去化解,去排遣。不会纠结,不会沉沦,不会原地踏步。
- 所有以前的老朋友都会说,你现在状态真好啊,发自内心的好
我也是真心喜欢现在的自己。
而且这种“不用力”并不等于“不努力”,我还是会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计划,有为了执行目标和计划的行动。但做这些事情时,我都是开心的,不拧巴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
在这段认知自我,探索潜能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核心稳定性的修炼。你要有一个强大的,稳定的核心,一个内在的评价体系,而不是为外物和外在的评价所左右。而只有当你真正清楚“自己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也才能建立这个核心的稳定的体系。而我自己体系的构建,教练(coach)起了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学习,还是应用。
在这里可能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教练。
教练的英文名是coach,最早的意思是“马车”,就是帮助人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是一个多世纪以前起源于西方的一门行为学科。ICF(国际教练联合会)对于教练的定义如下,可能看了以后还是有些云里雾里。所以我就拿一个大家都有概念的东西做类比——心理咨询。

“教练”这个词,既是一种身份,比如类似“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称某人为一位教练(coach);同时这个词又是一种进程,类似于“心理咨询进程”,也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帮助客户达成目标,释放潜能。只不过这种对话方式和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是,古老的心理咨询关注的是如何面对你过去的创伤,如何疗愈,而教练关注的是未来,是如何释放你的潜能,是如何帮助你从现在的A点到你未来的B点。
教练当然也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体系,以及一系列应用工具,是为“道法术器”。
去年我作为工作人员在《进化教练》的课堂上,只是简单听了一部分,便觉得收获很大——我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需求后面的价值观,比如我对自由的渴望,这解释了很多的事情,也让我在未来做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我收获了思维的转变,从简单的“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成功”的思维转变到了“尝试然后纠正”,把“失败”这个词彻底从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还生成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同最近很火的那本《原则》一样。也是在进化教练的课堂上,我开启了构建自己核心稳定性的闸门。
今年我会作为正式的学员加入《进化教练》的课堂,正式的学员意味着正式的费用,而这,也是我们能够一起做点什么的地方。
我希望借由大家的力量,走进进化教练的课堂,成为一名专业级教练;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为大家提供一对一的教练服务。
——是的,我要众筹我的进化教练学费啦!
那这个方式是怎么个玩儿法呢?
简而言之,《进化教练》课程一共15天,费用是59800元,我希望用众筹的方式获取到大家的资金支持,并会为支持我的伙伴们提供相应的一对一教练服务。
一次教练对话的时长一般是45min-60min。话题可以是非常多样的,看你当下的困惑或者你当下想聊什么。一些范畴供参考:发现自己,建设关系,职场困惑,沟通问题,释放潜力;总之是你想聊的一切,“激发潜能,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赢家”。
你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支持我
1.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百格平台(推荐)
我准备了5个众筹档位,每个档位会提供相应不同的权益。
99-友情支持:不想要任何权益,就是想单纯支持一下的老铁们,买10张百张也没关系。
199-学生专享单次教练服务:单次教练约谈,仅限学生。这是因为我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如果当时有一个人在陪伴或者指导,可能会更好吧。
269-单次教练服务:单次教练约谈。
699-三次教练服务:分三次进行的教练约谈,时限三个月~半年。因为很多问题并不能通过一次对话解决,很多需要从症状挖掘到根因,尤其是涉及到潜能的“大”的话题,所需的时间会更长。规律持续的教练约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做企业项目所秉承的原则。
1299-六次教练服务:分六次进行的教练约谈,时限半年~一年。理由同上。
每个档位都可以购买多张,也可以采用购物车进行产品组合(是不是很贴心!)
如果愿意,可以在后台填写上你的地址,静静会给你寄一张手工书写的明信片。

2. 直接扫描赞赏码
做好事不留名,直接扫描下面赞赏码,费用也随意。
但是真的,这种方式看不出来谁给的钱诶……所以各位雷锋们要慎重……

众筹通道从即日开始,会在我第一次开课时,也就是4月25日关闭。参与后可以直接加我微信(18811700457),或者等我加你~
一对一教练服务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在三年内提供完毕,三年是一个预估的数字,我当然会尽快,实际上这是一个三年的保价服务,毕竟三年后静静肯定不会是这个价钱啦。每个人我都会线下约你OK的时间,当面/电话/视频均可。
嗯,就是这样。

今天是植树节,希望看到本文的你能够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或者用行动去真正种下一颗种子,让自己收获一份“不那么用力”的幸福快乐,去释放潜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丰盛人生。
对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冒出来,所以如下是我能想到的一些Q&A,没有这些疑问的可以跳过,直接到阅读原文,表示你对静静的支持吧~
为什么想到了“众筹”的方式?
一直觉得“众筹”的方式很有意思,喜欢这种方式背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味,颇有些共产主义,正好有了这个契机,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我是希望未来认证为专业教练的。根据ICF(国际教练联合会)的规定,成为PCC(专业级教练)需要完成125个教练学习小时数和500个教练实践小时数,之后还要经历考试和认证过程。125个学习小时数我可以通过这次课程获得,但我需要实践小时数的积累,这也是为什么在众筹的回报中,会给大家提供1-1的教练服务。
现在中国教练市场的行情,单纯面向个人的教练较少,且资质良莠不齐,不少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都称自己为“教练”,且会漫天要价;另一方面针对大公司的高管教练费用偏高。这就导致很少有普通人可以接触到正宗的教练。而我希望能够打破这个现状,让更多人接触到真正的教练,并在自己可支付的范围内有一名教练的陪伴,获得自己想要的丰盛人生。
所以采用这个众筹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我可以获得我希望的教练小时数,当然还有费用;我的众筹伙伴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练,抓住一次人生成长和升级的机会;以及,我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这个行业,让更多人走到认知自己、发挥潜能的路上,这是合乎我使命和价值观的事情,也是作为一个从业者的,最朴素的初衷。
为什么是“进化教练”?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人力资源科班出身,做的又都是组织和人才发展相关的工作,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大量优秀的培训和咨询公司,以及或经典或先进的组织与人才发展的理论、实践、方法、和思想。最初了解教练也是因为工作,知道它可以应用在诸如领导力培养、高潜人才发展、高管支持计划等,随着了解的越来越深入,就会对“教练是如何让人产生变化”感到好奇,越了解就越喜欢,进而想投入其中去。
——所以,我需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最适合我的教练课程。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现在中国的教练市场有些良莠不齐,而我是在做过严谨的考察之后,毅然决然选择了进化教练。
当然不仅仅因为进化教练本身是我工作的地方,而是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课程的标准就那么几个,而进化教练在这几个的打分都趋于完美。——进化教练的老师都是MCC(大师级教练),是真正高水平的老师,而且4位不同的老师会让我更容易体会到什么是教练的核心,而什么又是不同的风格;课堂的内容是“道、法、术、器”四个层面的结合,不会太难以捉摸,又不会太沦落为工具;课堂氛围非常好,同学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我喜欢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的感觉(虽然和大部分同学比起来我的年纪有一点点小);后续的支持计划也很完善,上完课会有各种活动、沙龙、实践机会等,来帮助我完成从一个教练学习者到真正意义上教练的转变。
所以,为什么不呢?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最能够让我自己得到成长进化,也是最能够让我帮助大家的。
有什么“售后保障”吗?
所有的“售后保障”,都是我自己。所以不管你是否想加入这个项目,只要有事项想要了解,都可以加我微信(18811700457)。
如果你参与了这个项目,支付了一些费用给我,后续又后悔了,我会全额返还。
我希望我们的对话聚焦在1-1教练上,当然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提供如职业生涯咨询等我力所能及的咨询服务。
未来可能会开发团队/团体教练服务,也可能会有固定主题,这些都是待定。
我也是第一次采用众筹,可能中间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磕磕绊绊,但保证会带着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去共创。
而我需要事先声明的是,有几件事,是绝对不会做的:
1. (永远)不会分享课程资料
想要课程PPT、录音、教材等各类课程资料的伙伴们可以洗洗睡了,这是我现在也是未来一定不会做的事情。
我是个对知识产权看得很重的人,甚至有些死板。这里面甚至还有个“英勇事迹”——
之前有一位我关注的微博大V,去某个很有名的商学院上了一个很贵的课,然后在微博上写自己上了XX课很有收获,号召自己的粉丝转发本条微博并艾特三位新伙伴,抽奖送上课的PPT。我当时就想“这也太不保护老师的产权了吧,而且借别人的产权为自己增粉的方式真的很low诶”,就给TA回复了一条,然后TA迅速把之前一条微博删了,改成了“转发本条微博并艾特三位新伙伴,送今天上课笔记”,虽然我并不知道TA最后送的是不是笔记,或者还是原版的PPT……但我看到这位大V现在也在做一些产权保护的事情,所以希望结果是好的吧。
对于众筹的伙伴们,当然我可以分享上课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理解;但原版的课程资料,它的产权是属于版权方的,不是我们可以交易的内容。
2. (暂时)不会建群
主要是没有想清楚建群的意义。因为不会分享“硬性”的资料,只会分享自己上课的感受,那没有人愿意听人叨逼叨各种感受吧~而且现在大家的群都太多啦,再多一个群也是精力消耗,还是好好保护彼此的精力吧。
但还是有伙伴号召我希望我建群,哪怕是收费群。不过在我没有想清楚建群的意义之前,应该还是不会建的。所以对群有期待的伙伴,也可以先pending一下。说不定暂时就是永远啊……
整体来讲,所有的售后服务体系就是我自己,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能力、和善意,让这段旅程是轻松愉快的,也希望你的支持~
好了,如果你看到这里,那一定是真爱了。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者直接点击阅读原文,感谢你对静静的支持呀,比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