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紫禁城”一样高深的院墙,琼楼玉宇一般气势磅礴的建筑,这里不仅有着北方建筑的雄伟,也有着南方建筑的秀美,然而却已然没有了从前的辉煌,有的只是沉默和宁静。
虽然这里每天进进出出很多前来观赏它的游客们,但它的灵魂是深沉的,是孤独的,是沉思的,它和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的黄河一样,灵魂上覆盖了层层的泥沙。只有拨开层层的外衣,方可读懂它的灵魂。
它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家”、 “山西的紫禁城”、“中国民间故宫”的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的著名的“王家大院”。这个城堡的主人——王氏家族经呕心沥血建起了这座梦幻般的“王城”。
这里有着“卧龙道”,将“卧龙道”还原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正好寓意一“王”字。可见,这个家族是希望能够基业长青,但最后却免不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在这背后,作为晋商的代表之一——王氏家族经历了怎样的风云诡谲呢?
立基业:白手起家,厚德为人
高大的城墙,甚至比北京长城还气派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在游览山西晋中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后不禁感慨道:“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这座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而建成的红门大宅,总面积15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都要大,依山就势,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显得更加的雄伟豪放。同时,历史见证的不仅有其宏伟的建筑,还有其曾经“显赫”的巨商时代。
然而,王家的始祖并不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几经辗转才来到这里,刚来这里时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由此可见,这座宏伟的“宫殿”凝聚了了多少代人的心血。追根溯源,静升王氏原本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后来西迁至太原。
而成就静升王氏不朽传奇的是一个叫王实的人,他正是如今这座“王城”的开山始祖。据《晋商史料研究》中记载:“族人王实迁至本县静升村定居,宗支繁衍,渐成巨族,历经六个多世纪,至今已传至第二十六世。因王实前无族谱可考,遂尊王实为静升王氏始祖。”
王实,字诚斋,南宋初,他从太原移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今富家滩镇属沟峪滩村)。元黄庆年间(1312年—1313年),正年富力强的王实决定出去闯荡一番,于是决定举家迁至当时繁华热闹的静升村。当时的静升村是一个农商发达、经济繁荣的地方。
远在新石器时代,古镇静升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经发展,到唐贞观以后开始日臻兴旺,到元黄庆年间已经发展的很好了。都说想要创业就要“借势而为”,当时王实决定出去闯荡一番时,必定也想有朝一日也能衣锦还乡,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当时繁华的商业之地——静升。
刚到这个陌生之地的王实并没有迷失自己,在繁华的世界中浮躁起来,而是在一边深深扎根于土地务农的同时,一边开始在业余时间做起豆腐生意来。
在经商时,王实以“儒”立本,诚信经营,实心待人,谦虚和蔼,公平交易,绝不缺斤短两,力争童叟无欺。另外,他所经营的商品——豆腐,不仅真材实料,而且鲜嫩可口,气味纯正,无论怎样食用,都能保持一定的形体和水分,不轻易破裂。好的人品加上硬质量的商品,口碑相传的结果便成就了王实的“名声”,他的豆腐远近闻名。
王实的事业蒸蒸日上,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王实在卖豆腐途中遇到一个病倒在街头的老人,有着儒商情怀的王实自然不会见死不救。就这样,王实不仅将这位老人背回自己的家中,还亲自喂食汤药,就像亲人一样对待这位老人。
在王实的关心呵护下,这位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后来接受王实照顾多年的老人在感激之余就帮王实选了个风水宝地作为祖坟。了却了这个心愿后,老人便和王实挥泪告别。
告别老人后,王实继续开拓自己的生意,很快便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的王实便在老人指点下,在当时的静升村村西老槐树东侧盖起了窑洞,种植了树木,后经过子孙历代相继修建,这里便成为王家最早的一组建筑群。
在其死后,家人遵其遗嘱,将其埋葬于那块风水宝地。后王家自此20余世,王家人丁繁茂。踏着祖先开拓的商业路径,王家很快便起于商业中,由农及商,由商及政,最后逐渐步入巨商行列。
震八方:“儒贾”立官场,拓商海
当然,关于老人的风水宝地这一说有其传说成分,但王实救助抚危的这种“积善”行为也是奠基其商业基础的一种美好的品德,古人有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家在商业中崛起为大鳄是在十一世,十世时王家才开始正式经商,以前都是传统的耕读状态。
那时候的王家在农耕、经营的同时,很是注重教育。在王家的商业文化中,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对其影响很大。从六世纪开始,王家家族分为五大支派,分别为金、木、水、火、土,后来改为仁、义、礼、智、信。
从中可以看出,王家很是重视家规和家风以及内心的修养,左宗棠曾给王家题对一副:“浩落古今同一体,风流儒雅亦吾师。”
其实在晋商王家的商业发展过程中,王家的后辈们在开拓商业疆土所表现的种种精神特质可以用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所说的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换句话说就是 “内顺心,外顺势,内圣外王”。
“内顺心”主要是说王家子孙在修身正己的同时,很是懂得义利之道,懂得厚积薄发,而“外顺势”是在正确的时间懂得顺势而为,所以王家最终做到了“内圣外王”。在“内顺心”时,这个“心”也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思想。
所以,在更多的时候,除了修身养性,王家更多还投身到公益事业中,这一点继承了祖先王实“积善”的优秀品质,并慷慨解囊,大力投身到修文庙、办义学、建学馆等公益事业中。同时,除了办有义学等外,王家还积极修路筑桥、兴修水利工程、赈灾救济等。
在借势上,明代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以及山西商贾的迅速崛起都为王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晋商本身就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有着很强的谋略竞争观,在这一点上,王家丝毫不亚于当时的任何一个晋商家族。
从十世起,审时度势的王家便开始多元化经营,在原来祖先基业的基础上,将商业范围扩大到棉花、杂货和典当行业。虽然那时候属于初创阶段,尚且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主业,家族仍然以耕读为主,但王家已然雄心勃勃,“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
后来到十一世的时候,资本增多,王家开始跻身商海上游。从明朝天启年间的碑中可窥见当时的王家是怎样一个状况:“王家‘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年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士农工商全面发展,王家可谓是四面开花。
从十三世,王家迎来了朝代的更替,在新的朝代——清朝中,王家逐渐走上巅峰。十三世孙王兴旺叔侄等在大的政局动荡中没有就此沉默下去,而是更加勤奋、刻苦、谨慎,同时选择“人弃我取”,“人所去我则就之”的经商之道,在这一次战乱中看到潜在的巨大商机。
他们看到蓄力极为所缺,于是便开始往返于多地贩卖牲畜。凭着良好的信用、过硬的义气以及钱财,王家不仅顺利打通了晋、蒙、冀、鲁的商贸通道,还结识了很多的燕齐侠义勇士,他们可以说是王家免于战乱干扰的“护航者”。王家借战争之势,迅速囤积了雄厚的资本。
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知识后,雄心勃勃的王家终于厚积薄发,通过“学而优则仕”以及捐官的途径迅速跻身官场,在清朝康熙年间成为一个官僚绅士,并借势清政府的势力做大生意,很快便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大巨贾,大官僚绅士。
据《晋商史料研究》记载,王家被封典的就有52人,最大的官为18世孙王肯任,二品,诰授资政大夫。
与此同时,王家开始扩建宅基地,从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一直到嘉庆九年(1805年)左右,王家一直都在精心装饰着这个自以为豪的“皇城”。由此,无论是在声势上、名望、地位、钱财上,王家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鼎盛时期。
知兴亡:成由勤俭败由奢
创业容易,守业难,尤其对于一个传统的家族企业来说,没有可以约束的契约和条文,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人性的弱点以及本身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导致道德意志薄弱,因此,很容易会丢弃创业时的精神,最终走向没落。
康乾盛世,也是王家的盛世,可惜,王家的命运也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而气息喘喘。道光年间开始,王家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静升王家这个华丽堂皇的宫殿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荣耀的外表下潜藏着是无尽的“黑暗与病毒”,正在啃噬和饥饮着这个丰满的血肉。
那时候,有的已经丢失了耕读的传统;有的不再专心经营商业;有的仅仅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丢弃了创业时的简朴朴素传统,开始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有的无心继承父辈之业,更别说去承担家族重任,也不固本守城;有的醉心于鸦片;有的竟然沦落为盗贼、乞丐甚至卖儿鬻女,变卖家宅。
此时,王家已经是一片凋零,只有几个个别大户还在苦苦支撑着这份“虚荣”。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王家家族中当时财产相对来说还比较丰厚的二十一世王钦让匆匆变卖了多处商号,包括静升本土,然后迁至南方。
自此,作为曾经名震一时的名门望族,历经600年的奋力与辉煌,终于如夕阳一样没落了,其荣耀的光环终于在残酷的历史面前消散了。不同于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静升王家的那种鼎盛繁荣再也没有出现。由盛及衰,仿佛是逃不过的历史宿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历史触动了商业的神经,商业的脉搏于是不停地跳动着,企图希冀从这个家族企业中得到一些启示。作为晋商的代表之一,静升王家的整个家族在商业浪潮中激荡起的种种浪花,其实不仅是对商业模式的管理问题,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考验。
其一,地主阶级上升的商人有其固有局限性。虽然后来静升王氏企图通过更换血统,为官为绅,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观念的狭隘性,流淌在其家族中的依旧是一种传统守旧的血液,不愿意变革创新,墨守成规,思想保守,盲目自大,导致了最后的衰落。
如,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原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但王家并没有去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是固步自封,选择明哲保身,依旧按照原来的商业模式经营,最终失去发展机遇。
其二,大家长式的封建制度,权力高度集中,尊卑有序,子承父业,不利于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这个从王家大院中的东大院高家崖的构建中便可以看出。虽然高家崖大院有两个主院,分别为两兄弟所有,但由于两兄弟官职不一样,在正门设置、匾额大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越富贵,门槛越高。
可以说,静升王家就是一个封闭的“封建王国”式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使得每个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严重限制了整个家族创新力和能动力的提高,以至于后来随着时代和政局的变化,静升王家很快被抛弃在时代的后面最后消失在变革的浪潮中。其实,静升王家缺少的是一种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
在西方的家族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早已建立了利用责任信托的形式委托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家族企业,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子女或者亲属进入公司,这样就能避免很多问题,能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也就避免了王家的衰落。
第三,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传统文化既成就了王家的辉煌,也亲手毁掉了这一座大厦。以王实为代表的传统晋商,吸取了儒家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敬业精神等,这些精神在家族开创时代还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到了家族的鼎盛时期便失去了其原有的道德诱惑力。在那个权钱势的时代,已经不需要再坚守那份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人性已经被扭曲了,这些创业精神已经被丢弃。
因为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没有吃过创业之苦的子孙大部分具有二世祖的特征,奢靡成风,不思进取,更别说去进一步完善自己,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亦官亦为商,最后沦“为商不商,为官不官”的地步,已经丧失了商人独立的人格。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在谈“在商言商”,尤其是柳传志。政治和商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硬要将商人变成政治的捆绑品和附属品,那么这样的商人很容易丢失自己的商业准则和经商原则,也会迷失自己的身份。
静升王家是一个复杂的官商系统,王家在朝廷中做官的非常多,同时这些官员也是商人。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在清康熙十二年,因吴三桂叛乱,清政府急需粮草兵马,王家兄弟乘机抓住商机,受命于为清军筹集粮草,大发战争财。
第五,受社会政治变革的影响,这个外因亦加速了静升王家的没落。列强入侵后,清政府信用下降。随着政府这颗大树的倒塌,对政府依赖性很强的王家自然也免不了受其影响。在一系列内外战争和强势的外商竞争下,传统的依赖官商关系来经营和管理商业的方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无用。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再加上晋商在全国金融统治地位中的逐渐丧失,外资银行的挤压,这个六百年以诗礼传家,令天下豪门都为之失色的静升王家最后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衰败了。
深邃的内院如今,再去王家大院,再看到这些琼楼玉宇时,不禁要感叹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该文早前发表在《建行财富》杂志上。
柒月洛川,商业财经作者,独立出版过商业书籍,参与多部商业财经书籍写作,撰写过西藏类书籍,喜欢研究人性和哲学,文化。喜欢旅行,行走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