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人蒋雪峰的诗/汪贵沿

诗人蒋雪峰的诗/汪贵沿

作者: 宽诗堂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01:05 被阅读0次

                  盘点诗人蒋雪峰

                      文/汪贵沿

      既然是盘点,我就来盘盘这个蒋胖子,也有人说他是蒋疯子。蒋雪峰是我很多年就神识的一位诗兄,他的作品我阅读了不少,但至今未见面,作为文友见诗如面也一样亲密无间。

      这几年他的诗如火山爆发,好家伙仅2020年,365天他居然写下了268首诗,这才是真正的高产诗人,其中,《鸟鸣》系列99首。在《西藏文学》《四川文学》《星星》《鸭绿江》发表21首,在《芙蓉锦江》《佛城诗歌》等民刊刊发43首。有诗歌收入多种选本,这一年他是大丰收,而且几乎首首都让读者很喜欢,在诗歌界可以说非常了不起。

他说: 2020年/这是庚子年/谈起就色变的一年/死不瞑目的一年/活着的人们/看见自己/站在悬崖边缘/走过的路/都交织成了掌纹/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都没有逃过/掌心……

      诗人蒋雪峰,何许人也,在他自己的《蒋雪峰的半亩地》里:“ 蒋雪峰,四川李白故里江油人,收税,写诗,痛风,喝酒,偶尔也抬头望天。”这种简介真的简介,惜墨如金。

      还是我来复杂一点,蒋雪峰四川江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注册税务师。曾获四川文学奖、《新世纪诗典》第七届NPC李白诗歌奖特别奖、中国诗歌排行榜双年度短诗奖等奖项。出版诗集《琴房》《那么多黄金梦和老虎》《锦书》《从此以后》,随笔《李白故里》。作品先后在《星星》《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花城》《红岩》《上海文学》《澳门月刊》《新世纪诗典》等刊发表。作品被译成英、韩两种文字。作品入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诗典》等选本。

      听和他在一起的朋友说:此人胖,此人散淡,此人野,此人安逸。此人心如莲花并刀刃,花开之时,为柔软并女儿状,令人心生爱怜;刀刃者,不自致命并残暴于人,而自迎迓其所要剖斩事物。此人大度,且有自己一套趣味,似乎一幅故意留白的图画,要真的朋友与真喜欢的人在上面胡涂乱抹,神采飞扬,这种注解可谓到位。

      我和雪峰兄同年,几乎差不多同时爱上诗歌,记得那个年代,如果不爱诗歌估计女朋友都难找,诗歌纯洁了一代人,诗歌挽救了一个时代。一帮文友经常聚在一起无论远近,或骑车或坐公交,只要是诗友便会上门拜访,一见如故喝酒吟诗,只谈风月,不聊贫富。 那个时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了,但感觉十分珍贵。

      由于最近几年我和健鹰,昌平创办《宽诗堂》和《土裙部落》平台,与很多诗友交流,特别是80年代至90年代的诗人再次活跃于诗坛,诗歌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的希望。这部分人大多不为发表,不为获奖而来,纯属一种爱好,一种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没有功名利禄的腐败,还诗歌的纯粹和干净。蒋雪峰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从他近两年的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很随意、随心、随性,不矫揉造作,语言朴实无华,很贴近人心和人性,让人读后余味缭绕,例如:“他种了一棵树/下山去背水/回来时/树已参天/寺院/改了名字”短短几句,让我们感叹时光的流失,进入无色界,形同陌路,这种伤感如唐诗宋词,曲径通幽,品尝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再如他的“他一个人/坐在街檐边/打盹//走到这一天/应该走了很久/有很多人陪着/他也陪着别人//走着走着走散了//有的去了天上/有的去了地下/有的还在医院/有的和他/在同一个城市/坐在屋檐下/一个人打盹/老死不相往来”

像这样的诗,应该不到50岁是写不出来这样的诗句,文字看似平淡,内容张力无限,而且直击内心,让人痛惜人生的过往不过是一场梦境,特别强调“一个人坐在街边”或者“坐在屋檐下”最终去了,老死不相往来,人生都一样,他用很平常的言语,轻轻诉说,功力尽在字里行间。

      我一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不是玩文字游戏去猜谜语让人一头雾水,更不是卖弄技巧去哗众取宠,语言虽白却意味深长,有独立的思想性。有点像人生三重境界,山是山,山不是山,山还是山一样,其中哲学思想是偕同的。雪峰兄做到了这点,纵观他近两年的很多作品,我们会从中品出许多人生况味。

      他的诗有很多佳句,在手法上具象新颖,很自觉的把人带入设置的场景和读者产生共鸣:“上帝在天上拨鹅毛/落地成雪//我在地上寻梅花/胡子眉毛全白─摘自《雪》”

再如“远得能看见云的时候/开始恨一个人/恨着恨着/眼睛里/只剩下云了─摘自《恨》”

“此情此景/我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句话/都不会和我过夜”……

“借条我早就烧了/你还躺在欠条上面/咬牙切齿/做梦都还在向这个世界/逼债─摘自《相信》”

这样的好诗句很多,我特别喜欢他的《我出生在福田寺》这首诗:“我出生在福田寺/并不是说一生下来/就出家了/福田寺是福田坝/一座宋代寺庙/1965年我出生那年/和尚被轰出去还俗/无家可归的果满/重新回来/只能为学生敲钟/不再敲木鱼/福田寺成福田小学/我的母亲是校长/大雄宝殿变成教室/外面一块庙产/…… ……我就生在进寺右边

/斋堂隔出来的宿舍里/……前年我回去/一个老者在喊我小名/姓雷当年的村书记/这个把千年桂花树/大卸八块的人/女儿喝了农药/妻子疯了/他现在作了居士/我出生在福田寺/也是这个世界唯一/给它写诗的人/耿耿于怀的是/到现在也没能够把/那棵桂花树/写活”。好诗就是好诗,既有故事性又有思想性,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这诗有点像他的自传,写了他生命过程中的一些记忆,他写了不少有关福田寺的诗歌,说明在诗人脑海里福田寺印记很深,对诗人而言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是创作自身需要的源泉。

      最近听雪峰兄说,他要把近两年的诗歌整理成书,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并祝贺他早日出版!

            2020.12.26无锡

蒋雪峰:

蒋雪峰  四川李白故里江油人 收税,写诗,痛风,喝酒, 偶尔也抬头望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蒋雪峰的诗/汪贵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in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