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
Google、苹果的追求,早在20年前的爆款中就已实现

Google、苹果的追求,早在20年前的爆款中就已实现

作者: 科技浪花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1:42 被阅读18次

智能机问世十多年,模块化一直进展不顺。来看看20年前的掌机霸主是怎么做外设的。

距 iphone7 发布已经一年整,取消耳机接口这种设计还是为人诟病。而最近APPLE官网上新的接口配件,更是让人无力吐槽。

前日的mate10发布会中,华为在最新产品mate pro终于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可以说,无耳机插孔的设计已经是大势所趋。

mate 10 pro 是华为首次在mate系列中取消3.5mm耳机接口

曾几何时,可拆卸电池已经成为了智能机的奢望,为了紧凑的外观与更统一的风格,智能手机趋向于化零为整,一体机身的设计美学让人“窒息”,取消3.5mm耳机接口才是工业标准。

与之而来的妥协,带来了许许多多“画蛇添足”的外设。因为电池的不可拆卸,人们早已习惯了出门背着比手机两倍重的充电宝,而高颜值的陶瓷和玻璃背板也让人们不得不给手机套上外壳,不然就会变成指纹收集器。

其实,给电子产品增加外设,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早在20年前,就有产品能够衍生出多种外设,这款产品肯定能激起80、90后无限回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Game Boy。

这款产品对于95年前的童鞋来说肯定不陌生,这款在全球销量超过两亿的掌上游戏机从1989年发售到2005年停产,一直是游戏界的常青树。

大众对它的印象应该是粗糙的做工、硕大的机器、不知是绿色还是黄色的屏幕以及频繁更换的电池,很难把这款产品同模块化、外设这些高端的名词联系起来。

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加上日本民族自带的脑洞天赋,在这款机器上也开发了种类繁多的外设。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享几款脑洞奇大的game boy 外设:

Game Boy 手提箱。

有了这款手提箱,你就可以同时装下三个game boy,解决了当时土豪无法炫富的困扰,是不是很赞?

更赞的是,合上盖子,他就会变成……额,一个大型的game boy。这下,所有人都可以知道你有三个game boy了!

超级 game boy

除了解决装逼问题,game boy 作为掌机作品,当然有想到被用于连接电视机,充当游戏主机。

就这样,super game boy 诞生了。

有了这款设备,你就可以在电视上边玩gameboy。

并且可以给画面上色

除此之外,还多了画图功能,你就可以充当灵魂画师。

当然,也有这种土豪专属的配件,如下面这一款:

四端口适配器

“Game Boy four player adapter”,专门给四台设备联机用的适配器,有了它,再加上4台gameboy ,你就可以联机玩俄罗斯方块了。但是,首先,你得有……

前面这几款过于浮夸,但最起码,初衷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比如为了解决频繁更换电池问题,就发明了一下神器:

太阳能充电板

早在上世纪,人类就先见的将清洁能源利用到了电子设备中。

这款太阳能充电板,只需5小时就能给带给Game Boy额外两小时的电量。

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在流行四驱车的时代可谓是红极一时,理所当然,这款产品同样也出现在了Game Boy上。

除了解决电池问题,在有限的资源上,人们也期盼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制作者在提升显示效果、增强音效等方面也作出了努力。

放大显示

这款设备可以利用放大镜原理,把原本小的可怜的显示屏放大。

额,好像也不怎么大

附加灯光

有了它,天黑都~不怕!!

立体声扬声器

小时候,真是对简简单单的8 bit 音乐百听不厌啊,开发者竟脑洞大开,开发了这么一款立体声扬声器。

以上都是些小打小闹的小玩具,但是下面的这些配件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Game Boy 摄像头

对,你没看错,这款只能玩俄罗斯方块、赛车等简单游戏的设备居然可以连接摄像头。

更令人赞叹的是,搭配Game Boy 打印机外设(  对,没看错,它还可以外接打印机),就可以做到输入输出一体,将拍的照片打印出来!

等等,你问有没有美图?看似天方夜谭,但是,还真在Game Boy 上找到了类似的作品,可以说是faceU 等图片处理软件的鼻祖了。

添加文字、可随意加贴纸(卡通贴纸可是有任天堂公司官方授权哦)、可以图片恶搞丑化。在如此低端的硬件上,能做到这种效果,还要啥自行车?

之前的外设只能说是让人眼前一亮,但下面这几款外设,绝对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Game Boy 靴子

对,不满足于在掌机圈的制霸地位,任天堂也让它走入了时尚领域。

时尚圈的事,岂是我们凡夫俗子明白的。但充分验证,Game Boy 已然成为了时代的符号。

重点是下面这款产品:

缝纫机

没看错,就是缝纫机。把Game Boy 与缝纫机连接,并将画面传输给缝纫机,缝纫机就可以自动缝纫出画面的图像。

从数字信号到实体,从二进制到三维物品,这难道不就是最早的3D打印,工业4.0?

说了这么多,虽然这些外设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十分简陋,许多产品也很滑稽,但是,大家发现了其中蕴含的逻辑没?

1.  开发产品必须深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1989年到如今,电子产品的需求方向一直没变:

• 更好的显示效果

• 更耐用的电池容量

• 多人游戏、多人共享的联机功能

• 更多的扩展功能。

所有的产品应该向以上方向上努力。先取消某基本功能,再强加给用户根本不需要的伪需求,在此方向上大做文章,吹嘘是“革新的产品”,实则是自欺欺人。

2.  不要忽视限制条件。 谈到历史上灵光一现的时刻,你或许能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但是,与之相比,多得多的新的理念、新的科学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不断的试探,一步一脚印,慢慢“憋”出来的。所以与其抱怨巨头们不思进取,不如再等等,或许,它们在憋大招呢。

而不顾现实背景和自身条件,鲁莽的跳出圈子,自己玩一套,大多都死的很惨。Moto z 系列就在这上面自尝苦果。

Moto z 系列主打扩展功能。但昂贵的外设售价,不实用的功能与匮乏的生态圈让Moto 在扩展模块这条道路上孤军奋战,却也独木难支。

3. 不要一味迎合消费者。 有人抱怨苹果自后乔布斯时代就没有革新的产品。但是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被誉为经典的iphone4s可谓是不忍直视,而前期备受吐槽的iphone6 外观也似乎越看越顺眼。好的产品必然是潜移默化的更改用户的使用理念,而不是一味去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欢迎添加公众号“科技浪花”,一起探讨科技的发展与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Google、苹果的追求,早在20年前的爆款中就已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iz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