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有三层反应机制:无意识的本能反应、无意识的情绪反应、有意识的自我反应。这三个层面的大脑构成了我们的各种思考和执行。这里边的前两层反应是无法被控制的,但是可以被影响。首先有意识的自我就是我们从大我里边剥离出来的,可以被我们控制的小我,这个小我是我们最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他也会对其他的两种大脑机制进行影响。其实他们之间一直都是在相互影响的。那么,如何应用“小我”对我们的本能反应和情绪反应进行影响,来让我们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呢?
1、对于本能反应层面,“小我”要用水滴石穿的态度和方法来“编程”我们的本能大脑。这种影响是需要复利的,是需要不断纠正而形成习惯的,对,形成习惯就是这种影响的一种应用。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比形成习惯更深层次的东西,他是一种认知,不能被更改的认知,达到这种认知就是对本能反应层面影响、改造的根本。
2、如何找到这种认知?认知层面的事是目前的我难以触摸的,现在的我只是窥探到了一点点边角。我现在能用的办法就是应用元认知,也就是“更小我”来一点点的辨认出我的本能反应,是的,辨认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们思想是有片面性的,所以我们就无法真正的认知的我们的本能反应。那么,要如何进行辨认呢?
3、思维的碰撞,应用自身已经形成的认知体系对外部世界不同的认知体系进行触碰,这个外部的体系指的是那些与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所不一样的体系。经过这些碰撞,或者说是“触碰”使我们优化本身的认知,从而达到认知的成长。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闭门造车只能沉浸在自己已有的世界里,只有不断触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4、情绪层面的认知。我觉得情绪的控制要比本能的影响更加的麻烦,应用“小小我”来进行影响的时候,与本能的区别是一个难被发现,而可以慢慢修正;另一个是容易被发现,而只能等他自己逐渐消退。我们对情绪的认知要比本能的认知来的容易。因为我们很容易认知的自己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样,强化自己对正常状态的认知就是我们来区别情绪状态的基本方法。
5、关于情绪,我觉得并不一定就一定要加以影响,使自己变的没有情绪。有的时候,我们其实是需要这种情绪状态的,他能让我们发挥出平时所发挥不出的实力。情绪变的更有用处,是我对自己情绪控制的基本目的。那么要如何使其更有用处?第一,在环境中区分情绪反应与正常反应。第二,在环境中分析对比出情绪反应的积极部分。第三,对于积极的进行放大、对消极的进行引导。
关于理论层面的支持:佛家的九识论、道家的识神、元神、欲神。七情六欲等。
今天这篇是“情绪随笔”,没有注重语句的外表,表达的是只有我自己能看懂的意境,当然,如果没有情绪,我也不可能思考这么多,此篇随笔,给以后的自己留作参考。
最后,大概没人能真正懂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