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匡章投降秦军。”大王不吱声。
“大王,臣请领兵攻打乱臣匡章。”
“你歇着吧。 ”齐威王淡然以对。
齐威王何以这么信任匡章?这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323年,也就是齐威王34年,秦国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远征齐国。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陕西路过河南去打山东。路途遥远不说,秦国和齐国的实力,也相差无二。
有人说,当时的形势,就是秦国和齐国一个向东扩张,一个向西扩张,两个国家齐头并进,世界格局有些像当今的美苏争霸。
这次进攻,秦国是劳师东征,齐国却以逸待劳。敌人跋山涉水地打上门来了,齐国也是战国一强国,不可能当瘪三。齐威王当时就派了匡章领军。
匡章在战国也是名将,只是,当时,他还没有足够的名气,齐威王急需要名将打败秦国,匡章也需要一场战争,圈定自己的名声。
所以,打赢这一场战争,势在必行。
匡章在桑丘(现在的山东兖州市),与秦军主力相遇。两军对垒之际,秦军也只是虚张声势。毕竟,秦军远征而来,前有齐国这个大老虎,后边有魏、韩两只恶狼,谁都想虎视眈眈地咬它一口。
主场的匡章,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开战前夕,双方军队多次有往来,匡章就让齐军士兵更换了一部分旗帜标记,混入秦军,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次混一些,混了不少人进去。
这些混进去的士兵,只等着配合齐军主力部队进攻。
而在这时,守在都城宫殿的齐威王也在等着匡章的消息。一时,军报雪花般飞入宫廷。
“报,大王,匡章带军队进入秦军。”既然还没开始打,齐威王也不着急,不忙着吱声。
只是,过了没一会,又有人来报:“大王,匡章带领军队投敌。”齐威王心说,这怎么可能,三人成虎第二虎来了。齐威王仍然不吱声。
然而,匡章在齐国是有名的话题性人物,几乎全国人都骂他不孝,他能保家卫国,就相当于太阳从西边出来,都没人相信!
紧接着,齐威子接二连三收到的信息,都是匡章投敌叛变,这已经不是三人成虎了,是三十人都说街上有老虎。
有大臣跪在齐威王面前,慷慨陈词:“臣请为大王剿灭叛臣匡章。”
齐威王不以为然:“匡章没有背叛寡人,你忙什么?没事都歇着。”
众臣见大王如此淡定,只得也等着。这等着等着,就等来了捷报。原来,匡章打赢了,把秦国打了个落花流水,稀里哗啦。
众臣这会子马屁拍得溜溜顺:“大王,您用人不疑,看人真准,您怎么知道匡章就一定不会投降秦国?”
毕竟,匡章可是全国有名的不孝子,连自己亲妈被埋在马厩里,都不闻不问的。
齐威王倒也没藏着掖着:“当初匡章的母亲被他父亲杀死后,埋在马厩里。我给他说,你一定能打赢,等你得胜回朝,我厚葬你母亲。但匡章拒绝了,他说,如果他不顾父亲的意志,去改葬母亲,是为不孝,等于欺骗死去的父亲。”
齐威王又说:“你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连死去的父亲都不肯欺骗的话,那他做为臣子,怎么可能去欺骗活着的君王?”
齐威王的意思,无非是说“求忠臣于孝子之家”,其实,皇帝并不在意,你是不是真正的孝子,他只要臣子忠于他就行了。所以,后世的孝子,是上升到政治角度的。
这也是自汉朝开始,国家鼓足劲推行孝道的原因。
这个故事,记载于《<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
《资治通鉴》宋朝司马光所著。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到五代之末(公元959年),所记共1362年历史,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兼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重要历史人物。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取名《资治通鉴》,又名《通鉴》。这本书,自从存于世,便成为世人不可或缺的读物。
毛主席曾读过此书十七遍,他说,每一遍都受益匪浅,夸它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直到现在,不读《资治通鉴》,就感觉还是没文化,不懂历史。然而,厚厚几大本古文,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读起来真是一件十分费力气的事。
好在,现在有了《<资治通鉴>熊逸版》,这个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作者熊逸,得到APP课程主理人,开设有《熊逸讲苏轼》、《熊逸讲莎士比亚》等课程。
本书讲述了从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到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共110年的历史。
熊逸讲《资治通鉴》,不是照着书一个字、一句话照本宣科,而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见识,以 “串讲”的方式,解读经典,把古代和现代联系起来,时尚味极足。
他用七把刀帮助大家读懂《资治通鉴》。这七把刀,分别是:追本溯源、竭泽而渔、跟进学术前沿、知人论世、思想史的专用解剖刀、古代意识、现代意识。
追本溯源是说,追踪文字出处,评估信息可信度,如果信息失真,论述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竭泽而渔:凡是《资治通鉴》用到的文献,如果现在还存在,他都会带着大家审视一遍。
跟着学术前沿:借助新发现的史料和文献,夯实历史真迹,并对应到现在的地理位置。
知人论世:对应当时的时代问题,明晰当时应对过怎么的责难和质疑。
思想史的专用解剖刀:从古至今,深挖或解读《资治通鉴》的人太多,而他们各有各的见解,作者便时不时解剖一下,这些衍生品。
古代意识:试着让自己像一个古代人一样,尝试理解并解决古代问题。
这七把刀中,最后一个是现代意识,他在古代意识和现代意识之间跳出跳入,我们现在学史,都是为了超越历史的局限,借助这些历史经验,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这七把刀,其实是这套书的七个特点,七个角度,有了这些颇具特色的角度,书的可读性,就比原版,添了三分活力。
这样的书,正适合冬日的午后,阳光散漫下,缓缓地读,像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又霎时飞回到现代,在历史的轮回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走向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