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自己一个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真的就是思维一转,可能你的人生就变了。
去年下半年,我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选择,而且是方向性的选择,准备暂时离开呆了7年的语言培训行业,开启了另一个人生新方向。途中也是经历很多纠结,迷茫,苦恼。最后我是怎么做出决定呢,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想法。当时是12月份了,我现在的事业合伙人海洋,极力邀请我去香港参加婕斯大学,是2018年的最后一场,第一反应, 我不去,没时间。确实也没时间,要上课啊,还有培训啊等等,然后就是推三阻四,一会儿说尽量协调吧,一会儿就说没人带我上课,总之就是理由你只要想,怎么都能想出来,那最后是怎么做出决定呢,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机会,去看看到底长什么样,让自己不后悔。即使是带着质疑,不屑,求证等心态,但是事实就是,我去对了,因为,值得我去。我拿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所以思维一转,世界就变。
方法总比困难多。
2. 我可以通过不断重塑自己来实现任何目标。
重塑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做陶器的画面。它们得经历彻底的破碎,才能有后面完美的呈现。打破自己是一瞬间爆发的魄力,需要勇气,但是打破后如何重塑,是需要智慧的。
我自己,之前就没有这个概念。就是干好手里的活,做好老板安排的事,就没有更多的想法了,而兴趣爱好,我都觉得是不务正业。所以他们只是在脑子里转过,回到现实,又被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糊弄过去了。假装很努力,说的就是之前的我,每天忙忙碌碌,觉得自己挺充实,但是没有结果,或者说结果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只是在重复,没有创造性,把自己包裹的很严实,也没扼杀了生命力。
所以希望,这句话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反思,总结。站到更高更远的角度,不时来查看自己的人生吧~
3. 高质量借力是成功的捷径
我现在就有这种高质量借力的感觉。而且,很多东西,多不一定就是好。很多人哔哩吧啦一堆废话,看着时间是挺长,内容呢,理不出个一二三。所以我喜欢一稼老师的课,就那几个点,乍一看,怎么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殊不知,万病同源,你能把那几个做到,也可以开挂了。
借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事情,从原始社会, 我们的祖先都知道借工具的力,借团队伙伴的力,所以,关键是怎么借,借谁的。
借牛人的力,借在某方面已经有结果的人。多观察,他们的言行,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谈话的角度,这些不光是借还是学。谦卑的学,甚至是打碎自己的学。也可以直接向对方发送求帮助的信号,高手不一定不乐意教你呢~
应用场景:
老板给了我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的项目,我毫无头绪,怎么办?
我的回答:没有头绪就理啊,理着理着就有头绪了嘛。谁都有第一次,不是总有师傅教师傅带的。那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大多数人就是摸索着前进,比如说我。
我记得我在成都刚做培训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1年级左右吧,有几个音发不出来,家长很着急。严重影响说话,去医院找医生说发音器官没问题,说去找找语言专家吧。居然就找到我们机构了,然后我老板把这个事儿安排给我了,让我上一对一。当时是一脸懵的状态,这是心里没底啊。完全没接触过,但是老板就说,我相信你可以。然后我就开始,各种网上搜资料,学习,研究各种小方法,抱着忐忑的 心情开始了第一节课。孩子和家长都抱着急切的心情,我压力也蛮大。他们报了10节课,想的是先来一个疗程,前几次都只是做唇舌的训练,那几个音还是混淆的。每次课上完课后做详细的记录,并且立马上网查资料,怎么样有更好的方法,完全没想到在第7节课的时候,我买了个压舌板,在孩子极其扭曲的状态下,终于把那个音,发对了一次,两次,三次。。。。说实话,那一刻,他和他妈妈都哭了,我也挺激动,真不容易。这个结果,谁都没有想到,包括我老板。
后面也没有第二疗程了,好像10次课都没学完,到第九次就完全没问题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佩服自己的胆量,也就那么就接了,现在看来,就是那句话,人都是逼出来的。
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你有多优秀,而这些宝贵的方法,在日后在我的教学中,都很好用,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所以,感谢给你机会的人,记住:
打不到你的,都让你成长,
打不倒你的,都让你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