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联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联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今译】尧说:“啧啧!舜啊!按照天意所定的继承顺序,帝位就在你身上了,[你]要诚实恰当地保持执守中正之道。[如果你执行有偏差,]天下百姓陷于贫困,[那么]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了。”
舜也是用这些话嘱附了禹。
[商汤]说:“我小子履,大胆虔诚地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冒味地向光明而伟大的天帝祷告:对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敢隐瞒掩盖,「对此]您心里是清楚知道的。[如果]我自身有罪过,请不要责怪连累天下万方;天下万方[如果]有罪过,罪过都应归在我身上。”
周朝[初年]大发赏赐[分封诸侯],善人都得到富贵。[周武王说:]“虽有至亲,却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如有过错,都应该由我一人来承担。”
[孔子常说:]谨慎地制定审查度量衡,恢复被废弃的官职与机构,天下四方的政令就通行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族,推举起用前代被遗落的德才之士,天下民心就归服了。
[国家]所要重视的是:人民,粮食,丧葬,祭祀。
做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守信用,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处事公平,就会使大家高兴。
【注释】
①尧:传说中新石器时代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的领袖。他把君位禅(shàn善)让给舜。史称“唐尧”。后被尊称为“圣君”。参阅《泰伯篇第八》第二十章注。
②咨(资):感叹词。犹“啧啧”。咂嘴表示赞叹、赞美。
③舜:传说中受尧禅位的君主。后来,他又把君位禅让给禹。传说他眼睛有两个瞳仁,又名“重华”。参阅《泰伯篇第八》第二十章注。
④天之历数:天命。这里指帝王更替的一定次序。古代帝王常常假托天命,都说自己能当帝王是由天命所决定的。
⑤允:诚信,公平。执:掌握,保持,执守。中:正,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
“舜亦”句:“禹”,传说中受舜禅位的君主。姒(四)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以治水名闻天下。关于舜禅位时喝附大禹的话,可参阅《尚书·大禹谟》。
予小子履:商汤自称。“予”,我。“小子”,祭天地时自称,表示自已是天帝的儿子(天之于,天子)。“履”,商汤的名字。商汤,历史上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或成唐),也称高祖乙。他原为商族领袖,任用伊尹执政,积聚力量,陆续攻灭邻近各小国,最后一举灭夏桀,建立了商朝,是孔子所说的“贤王”。敢:谦辞,犹言“冒昧”。含虔诚意。玄牡:“玄”,黑色。“牡”,公牛。宰杀后作祭祀用的栖牲。按此段文字又见(尚书·汤诰》,文字略有不同,可参阅。
⑧皇皇:大,伟大。后帝:“后”,指君主。古代天子和诸侯都称“后”,到了后世,才称帝王的正妻为后。“帝”,古代指最高的天神。这里“后”和“帝”是同一个概念,指天帝。
⑨帝臣:天下的一切贤人都是天帝之臣。
简:本义是检阅,检查。这里有知道,明白,清楚了解的意思。
朕(zhè振):我。古人不论地位尊卑都自称朕。从秦始皇起,才成为帝王专用的至尊的自称。
大赉(1ài赖):大发赏赐,奖赏百官,分封土地。
“虽有”句:“周”,至,最。“百姓”,这里指各族各姓受封的贵族。传说商末就有八百个诸侯。此句又见《尚书·泰誓》,文字略有不同,可参阅。
权:秤锤。指计重量的标准。量:量器。指计容积的标准。
法度:指计量长度的标准。
“信则”句:“民”,疑当作“人”,他人,别人。“任”,任用。诚实守信就会得到他人任用。一说民”,百处。“任“”,信任。诚恳守信,就会得到百姓信任。另说,汉代石经等一些版本无此五字,乃《阳货篇第十七》第六章文字而误增于此。
说同“使”。高兴。本章文字,前后不连贯,疑有脱福漏。风格也不同。前半章文字古奥,可能是(论语》的编订者引自当时可见的古代文献。从“谨权量”以下,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就是孔子所说的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