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由孔子延续下来的那一支流的儒士们都是支持着性本善的观点的,较著名的支持者之一便有孟子。那么孟子为何会支持性本善的观点呢?他支持性本善的观点又有什么理由呢?
所谓性本善,便是说人之本性为善。在这种观点下,我们人在出生之后的本性仍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都会保持这种性本善的状态。但为何我们后天呈现出来的状态并非每个人都是善的呢?此处便涉及到了两个概念:应然与实然。
所谓应然便是事物应该呈现的状态,所谓食然便是事物真实呈现的状态。此时我们的性本善的观点之下便是我们后天会呈现的应然状态,但是最终人呈现出了有善有恶的状态,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然状态。这并不代表着一个人在后天呈现出的状态是邪恶的,他的本性就不是善良的,就比如说你的心是一颗宝石,在你自己后天的糟践之下,这个宝石也有可能会成为凝固的淤泥。但是当你扒开这些淤泥,最后你的心仍然是那颗宝石,它是没有变的。无论你在后天呈现出了怎么样的实然的状态,你的内心的本质的善是没有变的。
当你这个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善的状态的时候,你便陷入了黑暗,你呈现出了逆本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的人已经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完全的人,因为我们失去了人本有的善。而在我们再次擦亮自己的心之后,我们仍然会重新进入那种善的状态,也就是应然的状态。
那么按照孟子的原理,是否人类的这一生不需要经过历练就可以获得人最高尚的精神的那一部分呢?实则不然,虽然我们在最初生命的开始就拥有了善,但是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个起始点,也就是说我们拥有了这个起始点之后,我们才能开始扩充。就像一个函数图像,我们有了原点,就可以画出横轴与纵轴。
所谓横轴,也是学园惑为边中说的边界,它是我们可以用一生不断的去拓展的,代表的是我们的知识面。我们知识面的拓展也不近仅在于自己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广泛,更重要是是我们需要与我们的生命的精神之根连接,也就是与横轴连接。我们对外界的理解最终应当融汇去我们的心,汇聚成更深的精神力量。
若我们没有这个精神之根,那我们的生命就会如同一颗没有足够深扎的树一样摇摆不定,而我们最后呈现出的实然的状态也会在善与恶之间漂移。只有在我们的精神之根有了足够的深度之后,我们才能够显露出本性,不再使本性被遮蔽。而在我们不断的对精神与对知识的探索中,我们本性的善之光是越来越耀眼的。善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他有可能附上越来越多的灰尘,也有可能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成为中国甚至于人类最可贵的光明。
这便是在孟子的观念之下性本善的意义。不仅仅性本善这一个观点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诸多儒士们提出的观点都拥有这样的含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性本善也可以从性本恶的角度来讨论一件事情。这类观点最重要的不是他一定要让我们去信奉他,坚定的相信他,儒家希望的是通过这个观点,我们能够去朝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这也是为什么儒家能够不断的提出质疑并且去回答这些问题。有一些有关于本性的观点,他就没有从教育的角度来思,所以他最后提出的观点往往是不切实际甚至反社会的。
所以性本善的观点能够成为孔子支流的主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所讲究的是希望人类自己能够发掘自己的本性主动的去恢复自己善的状态。而荀子的性本恶的观点虽然也强调一个自己在后天的努力,但是他其实更趋近于一个被动的被本能拖着走的感觉。当我们在体会这两个观点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情绪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靠的是人类自己努力的行动与修炼后者靠的是人类在本能层面之上的意志。
虽然他们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带给人们精神价值,但是我个人会更倾向于赞同孟子的观点一些,因为孟子的观点带给人的是希望以及对自己的认可,这会让人感到自信以及重要的热情。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心是钻石的时候,他对更加愿意去保持闪耀的状态,而当你的心被说成烂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便是人的一生永远都在雕琢自己的心,但是终其一生你也无法改变你是一滩烂泥的本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