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相当重视卷首语的人。看一本书之前,如果这本书有卷首语的话,必然会好好体悟一番。幸,这本毛姆所写的这本《刀锋》就有。
在假期,总是没有在学校时期那般的学习劲头,心想看完这本书,看完就看完吧。没有想到毛姆的文字竟然给了我这么大的震撼,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我喜欢毛姆的文字,仅从我至今只看的他的这一本书就可以得出结论,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译者周煦良先生,他用他温柔的笔触给我们再现了毛姆这位文学大家文字的力量。
这本书的名字叫“刀锋”,我每一次看文章必须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个书名给了你什么感觉?
锋利的,明锐的,难以挣脱的!都有!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的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迦托-奥义书》。”
刚开始我的理解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拉里(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十分年轻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在相当年幼的时候参加的军事战争,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兄弟为了救自己而死亡,心理产生的阴影,故而在停战两年后,拉里的亲戚朋友给他介绍工作他都不愿意,他宁愿闲散。
其实他是在寻找什么,我在冥冥之中感觉。
当时的人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然后生活。如果没有工作,就是一个十分无用的人。诚然,我也是十分的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总觉得拉里所做的决定是对的。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很早就明确了,有很多人还在寻找——拉里就是其中之一。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儿的目标就是嫁给一个会赚钱的人,即使她的那么的爱拉里。
唉,这所谓的爱情!
恰好格雷就是一个爱着伊莎贝儿且将赚钱养家作为第一目标的男人,很好他们最后结婚的了,即使中途他们破了一次产,但幸好最后都和谐美满是生活的下去了,有两个可爱的小宝贝。
艾略特,伊莎贝儿的舅舅,他的目标我认为非常的荒诞可笑,他的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宴会中度过的。他喜欢参加所谓的上流人士的宴会,喜欢举办宴会邀请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一年一年,他老了,他病了,可他病得并不安心。因为他心心念念的即将举办的一次高端的宴会没有给他发请帖。他很气恼,在“我”的帮助下偷来了一张请帖,病入膏肓的他心满意足的上了天国。
还有苏珊和索菲,真是各有各的活法,也是各有各的死法。这些人物,包括作者我,都圆满异常。
我最喜欢的还是拉里,我喜欢着他的思想,喜欢着他的追求,喜欢着他的生命旅程,但说真的,我做不到他那样。
拉里一路寻求上帝,不如说寻找真知。
他踏遍的欧洲的每一个国家,他疯狂的吸收着知识,学习自己遇见过的语言。他从西方走到东方,前往印度,看破天堂,看破轮回。
问:时间苦难皆由何而起?
答:由心而起。
他说:“许多人都患恐惧症。我说的恐惧并不是指怕被关闭起来或者怕站在高地方,而是怕死亡,或者更糟糕的,怕生命。”
拉里喜欢微笑,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我”在倾听拉里讲述他的故事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心灵由内而外的放松。他由对泛神论的不解渐渐走向是世界。
“一个被了解的上帝就算不上上帝,无限岂能形诸语言?”
拉里说,西方的人相信善良的人死后会上见过,东方的人却是一种轮回。他们的苦难都是前世业报,今生应当修来世因果。
他了解到这样的一个事实,言语中是不大相信的。他曾经在一灯烛光里看见了自己的三生轮回,这也仅能解释为自己的幻觉。
他研究大梵天超越了我们东方人,他研究印度的奥义书:“也许在遥远的将来,通过更大的洞察力,人类有一天将会看出只有在自己灵魂里面寻找安慰和鼓励。我自己认为崇拜个人化的上帝只是古代祈求残忍神祗的蛮性遗留。我相信上帝只在我心里,此外在哪儿都没有。”
拉里散尽千金,只为追求大自在。
所以,他思想的追求应该是哲学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我喜欢看书,拉里也是。说不出的理由,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一样,那些梦想和追求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否与时代大流相符还是格格不入,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