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藏思想,要合群与俗人说一样话,但要通过思想做出判断

深藏思想,要合群与俗人说一样话,但要通过思想做出判断

作者: 罗伯特bob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2:47 被阅读83次

歧见侠

经常看到一种观点,说有思想的人多不合群,而我认为不合群其实是一种损失,有时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损失。合群是合群,思想是思想,我们不能因为有思想变得更聪明了,反而不合群成了熟人眼中的傻瓜,那就不好了。据我观察,熟人最难启蒙,比陌生人难很多。我过去的生活就不怎么合群,而我却认为其实那些导致我不合群的原因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我如果不勇敢表达我的思想,不批评熟人朋友的当前的犬儒言论、愚民思想,不作所谓“好为人师”的努力,我完全可以跟他们群胡同笑,四座并欢。我如果深藏思想,与俗人、熟人说一样话,做一样事(无伤原则比如不抵制日货美货、不跟他们强烈出丑),我就合群了。李敖的儿子李戡在这一点就做的很好,我看过报道,李戡早熟,思想和见识超出同龄人很多,但从不跟同学朋友辩论,只是默默地搜集资料,写书批判,一声不吭做大事,因此李戡很合群。这一点肯定是他老子李敖教的,李敖当然知道,一般熟人往往都是俗人,你跟他们谈思想,只能是公公背媳妇——吃力不讨好。与其有思想地孤独,不如没心没肺地合群疯耍。思想从来不孤独,只是需要高山流水。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三观不合,思想不可能沟通得起来。

芥川龙之介说,发现民众的愚蠢并不值得骄傲,发现自己不是民众才值得骄傲。等你发现自己不愚蠢了,你发现你的同学、同事、朋友,甚至家人亲戚还是民众,而你根本就无能为力。既然无能为力,不如合群投降算了,向熟人投降不可耻,这不过是生活所迫罢了。

熟人往往是俗人,这是大概率事件,超大概率事件,100%吧。与熟人保持太大的距离,不跟他们合群,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和尴尬,如果我们不合同事朋友,同学故旧、邻居乡党的群,那生活将难以为继。那怎么赚钱、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扶老携幼?如何唱歌、锻炼、郊游、助人自助?

聪明从来都属于少数人,有思想的注定是不多的。我们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特殊的社会。由于两千年来、上百代人的专z统治加上近百年来一直屏蔽真相、彻底洗n,这里几乎全民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到处都是当着奴隶歌颂奴隶主的奴才和奴隶。

中国人太缺少常识了:我们太多人可能就政治常识储备来说不如大清末期。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如陈天华,邹容,秋瑾,林觉民,喻培伦,黄兴等革m党的血都白流了……社会严重倒退。我赞同这么一种划分法:如果一个人能够大致看出m之恶,那说明他至少明白善恶、真假、美丑,基本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没问题,这就是个正常人,可以交往;如果更进一步能够看懂周公之恶,那就是10%的觉悟者了,可以坐而论道;如果能再看懂邓之恶和身边狗儒者。那估计就是2%、3%,可以谈三观矣。

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书读得不多,脑子里唯一的所谓知识大概就是学校的教科书、新闻联播和历史神剧。他们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不同观点的书籍,也很少去读公知的网文,他们即使出过国,也从来不去“翻q”,听听不同的声音、接受不同的观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关信息作为思考的素材,你让他怎么理解你所谓的“奇谈怪论”?

王小波:不要幻想能说服所有人,文明只对文明人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同样,逻辑的力量也有限,它只局限于相信逻辑的人,因为逻辑并不是所有人的必需品,有的人可以只靠偏见与迷信生存。正常人确实可以启蒙和唤醒,但脑残是唤不醒的,举个例子,你可以把金毛和拉布拉多训成导盲犬,但你可以把藏獒训成导盲犬吗?

郭世佑先生更是无奈地说:“我的学生们受历史教科书的虚假知识误导,有时,你稍微要纠正他一下,意图改造他一下,他还要生气,我看他都这样了,没想到,我都不生气,他还生气……”

太宰治说:“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诚然此言乍一听来如同饿殍从地狱里传来的哀嚎,让人不由深深的陷入其悲哀的语境中。但就文字本身而言,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对现世清醒的无奈。逐段来分析,“相互轻蔑”其实是成为朋友的基本要素,之所以能相互轻蔑自是因为各有所长,若是其中一人各方面远胜另一人时,两人再难成朋友。(对不起这就是现实)既然各有所短,自会生出轻蔑,同时也产生了个性。

日本作家太宰治

日本作家太宰治

思想家帕斯卡说,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思想深藏不露,跟其他人一样说话,但是,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叔本华也说,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我认为叔本华并不赞同不合群,只是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德国政治学家诺埃勒尼曼( Elisabeth Noelle Neamann)以研究群众的“沉默的螺旋”(spiral ofsilence)理论著称,她观察群众的“公众舆论”形成,发现有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沉默升级效应”,而这种“沉默升级效应”在青年团和共产党这样的组织环境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群体中,尤其在组织化的团体中,人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能本能地知道哪些看法可以安全地说出来,哪些不可以。那些不便说的也就是“危险”的看法,因为人们躲避它,以后还会就此消失,无影无踪。

在群体中要是有谁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别人就会侧目相视,生怕危害连累到自己,说的人马上就能感觉到别人的不快,并避免再犯。美国政治学者库伦(TimurKuran)又称之为“谨慎升级效应”,他指出,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隐藏自己原来的真实想法,自我审查不该说的话,而且还会当众说出与自己原先想法相反的话来,他们在说“正确”想法时,会变本加厉,比原先没有“不良”想法的人更坚持、更过分。

熟人最难启蒙,而陌生人则容易很多。好在熟人是有限的,而陌生人是无穷的。这么多年来,在网络(微信)上给我关注最多,点赞最多,支持赞赏往往不是我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不是熟人,而那些千里之外毫不认识的陌生人;相同的价值观和认知,让我们彼此能看见对方心灵深处的坦诚、博爱、与优雅。同时,也能共同感受不为熟人知的忧患与焦虑。互联网让人与人交往,可以纯粹以思想价值作为依据,摆脱了地缘、同学、同事、甚至是血缘关系,特别是在思想、灵魂这一层面。

相关文章

  • 深藏思想,要合群与俗人说一样话,但要通过思想做出判断

    歧见侠 经常看到一种观点,说有思想的人多不合群,而我认为不合群其实是一种损失,有时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损失。合群是合...

  • 中国围棋文化与精神(六)

    “知识让我们学会思想,而经验教我们做出判断”。对于人生来说,有时候判断比思想更重要,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决断...

  • 2019-08-23

    控制自己的思想,认识自己思想本想是一个复杂但又可以通过感觉做出判断的过程,意识本身的建可能就是一个哲学建立的过程,...

  • 思考致富 关于潜意识的威力

    潜意识的消极破坏性思想冲动与积极建设性思想冲动一样,都会随时做出与思想同等的实质反应。这就是数百万人经历的所谓“不...

  • 风华青年,责任在肩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毛姆说:“要使一个人...

  • 狐狸对待吃葡萄的各种观念

    狐狸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思想,它们对待问题也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 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经营着...

  • 逼自己合群是一件最傻的事情

    罗永浩也说,有思想的人在哪儿都不合群,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努力逼自己合群的人没思想,是个傻子。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

  • 有思想的人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有思想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合群! 多读书多思考,你就会成为人格独立,思想独立,不随...

  • Spark 数据抽象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Resilient

    实现思想 与MR实现思想一致 分而治之的思想,在Spark计算引擎中,思想与MapReduce一样,但是将输入数...

  • 潜力-就是开发的学习态度

    当然,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思想开明。怎么判断这一点呢?雷·达里奥指出,可以通过四个特征来判断: 1. 思想封闭的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藏思想,要合群与俗人说一样话,但要通过思想做出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t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