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一堂MBA课
时间成本,就是这个时间如果用于做别的事情,你可以获得的收益。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机会成本。懂得计算时间成本,可以帮你在很多决策上做出到底是花时间做,还是花钱买的理性决策。
运用:如何计算时间成本
我们来练习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成本如何计算,以及如何用时间成本的逻辑,来帮助决策。
假如,你的收入是1万元一个月。一个月有21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工作8小时。那么,你每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1万元 / 21天 / 8小时 = 59.5元。
第一,你愿不愿意每月多花2000元房租,从距离1小时路程的地方,搬到公司楼下?
第二,你愿不愿意每天为你的手机工作20分钟?
第三,你愿不愿意坚持二十年,不吃不喝,每天为你的房子打工8小时?
第四,那么你愿不愿意花199元,订阅《刘润·5分钟商学院》呢?
以上是5分钟商学院专栏的文章
[2]
今天润总讲到的时间成本的概念,我非常的认同。这个概念就类似于李笑来讲的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注意力>时间>金钱。
当然了,李老师讲的比润总更深一个层次。比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而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注意力。他提到这样一句话: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3]
当然,在认知突围这本书当中,作者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并不是说时间大于金钱,然后你就可以把更多的钱用来买足够多的时间。如果说你的时间成本足够低,而你目前情况下,又没有足够大的能力来支撑,来赚这个钱。那你所谓的交换,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认知突围的作者写得更加深刻。等你有足够的赚钱能力之后,你可以把你赚的钱,来买足够多的时间。就比如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会更省时间,省去交通的时间。
当我们真正会计算时间成本之后,你会发现你可以把你的时间用金钱来买,然后把剩下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你的时间颗粒度会越来越精细。你做的决策会越来越以时间为标的。你可以花钱请司机,花钱请保姆打扫卫生,花钱去高端的服装店买衣服,而不需要考虑挑选的时间。而真正的牛人,都是用金钱来换取时间,让自己更高效,思考更多能够赚更多钱的事儿。其实也就是李老师所谓的提高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之后,相对来说就会赚更多的钱。
[4]
对于我来说,最耗费时间成本的事就是带娃了,所以说呀,事情有很多个面相,虽然看起来这件事出力不讨好、整天在家里缺乏交际和圈子、而且并没有数据表明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娃比职场妈妈带出来的好多少,但是这是我的选择,即使跟今天这个概念有冲突: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