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梗概(前八十回)
前面一二回,交代了故事的主题:证空与证情。一至五回,主要人物一一登场,至此故事开始逐步推进。
从一至二十二回主要是前大观园时代。时间跨度是12年,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主要讲了两对矛盾,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展示了贾府大悲大喜两件事,秦可卿之死,元春受封省亲。
从二十三到八十回则是大观园时代。有三年的时间,但却描写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所以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三年中,第五回里金陵十二钗判词里隐喻的主要人物中,迎春、探春和惜春的命运逐步展示,正所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第一年(春)主题是爱情与繁华。有诗酒行乐,主人公们搬进大观园后,他们建诗社,开螃蟹宴,写海棠诗,赏菊花,赏雪咏梅,而还有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来凑趣。有宝黛相思,他们一起葬花,共读西厢。这一年,可以说美好和繁华充满着贾府,跟随着每个人。
第二年(春)是争端与伤逝。这一年春天,探春在王熙凤病后代管大观园,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夏天的时候,宝玉过生日,全书盛极而衰的分水岭;贾珍父亲贾敬暴亡。
第三年(春)则是凋零与败落。悲剧由宁府蔓延到荣府,家族矛盾爆发引发整体性悲剧。
所以,这三年把全书的主题,证空与证情展示的淋漓尽致。
阐述方式
以前读《红楼梦》,总感觉人物多关系复杂,内容多理不出头绪。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有好几次,一直不得其法。直到听了欧丽娟的讲课,又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她提到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就借鉴了元杂剧中“度脱剧模式”,为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理出故事的框架提供了有利的抓手。依据这个抓手,我们很容易的理出故事头绪,犹如陌生的地方行路有了导航仪。
“度脱”即超度、解脱之义,它本是佛家用语,是指超度解脱万物有情生死苦厄之意。“度脱剧”是神仙向凡人说法,使之解脱,引导他人入仙道的一类杂剧。其情节模式:“被度者”通过“度人者”的帮助,经过度脱的过程和行动,领悟生命的意义,最后得到生命的超升——成仙成佛。
那么我们来看看,整个红楼梦中是如何通过“度脱”来描述、推进情节发展的。
因为《红楼梦》中,度人者主要是僧和道,所以我们把他们分成两组来看看:
先看“僧度人”。
第一例是“度英莲”。第一回:甄士隐梦中醒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第二例是“度黛玉”。第三回: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颠颠,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第三例是“度宝钗”。第七回: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我先天结壮,还不相干。若吃凡『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做‘冷香丸’。
这位僧人貌似度的人都是女性,并且度人的结果都没有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接着看。
再看“道度人”。
第一例,甄士隐被度。第1回中:可巧这日拄了拐,挣扎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搭连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第二例,度贾瑞。第12回中,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搭连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玄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教你好了。”说毕,扬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这一例由于贾瑞没按要求做,命丧二度人未成,按理说应该成功)
第三例,度柳湘莲。第66回中,湘莲惊觉,竟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傍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小结:僧度的都是女性,而且结果都没有度成功;道度的都是男性,且都成功了,贾瑞不按要求操作可以除外。但结合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很好的从复杂的人物和事件背景中理出头绪,来一步步清晰地看故事的发展趋势。无非就是的度脱中,去证情,去证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