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老家,总会念叨几种食物,这几样食物都有其特别的味道
死面饼
面粉掺点水,和好以后擀成薄薄一张,再切成一块块的,围在土灶锅一圈,烙熟了后有脆脆的饼底,锅底烧个红烧鸡块或者红烧鱼,沾到汤汁的部分软软的,咬上一口,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吃这个饼,现在放假回老家,妈妈必做的一道美食,不太吃主食的我,能吃2块这个饼。因为我们爱吃,妈妈记住了我们这一喜好。
烧饼夹里脊
对这个食物的印象,始于高中,算是那时的贵族食物吧,没记错的话,那个时候两个烧饼夹一串里脊肉,1.5元/份。老板是下午出来摆摊,这个做晚饭居多。怎么说呢,这个价格在当时来看比较低的,因为生活费有限,也极少吃它。那个时候三个包子或者一块馅饼是5角钱,稀饭免费,一份蛋炒饭或者一晚面条是1元钱,吃这些比较多。所以烧饼夹里脊算是当时的奢侈食物了,记住这个食物,更多的是当时想吃而舍不得花钱,偶尔吃吃。 去年春节回老家,街上买了一份烧饼夹里脊,另外夹了一份豆皮,价格已翻了几倍,可再也吃不到高中那时的味道了。
炸小豆饼和臭豆腐
高中三年,逢周末放假经过县城的好吃街,都会在那吃一份炸小豆饼和臭豆腐,浇上浓浓的酱汁,想想都流口水,夏天配上一碗米酒,怎一个满足了得。上大学后,很少去县城了,那个好吃街不知是否依然存在。一放假回家,只要我去菜场,定会买上一些小豆饼,不过自家是炒着吃,没有再吃过炸的小豆饼了。不知道现在炸串串的小摊是否还会有那种浓浓的酱汁。
酸豆角,咸菜和酱豆
妈妈的拿手腌菜,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荤腥吃的少,腌菜能放几天不坏又下饭,就着腌菜一顿能吃2碗米饭,小学和中学那会真心觉得自己是个大胃王,胃口出奇的好,特别能吃。虽说家里条件差,妈妈总有办法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菜吃,大多是妈妈弄的小菜园里的时令蔬菜,夏天爸爸时不时地会下河捉鱼,冬天碰巧会捡野兔或者野鸡之类的。腌菜贯穿了童年的记忆。这次国庆节返程,带了妈妈腌的酸豆角。
妈妈腌菜的味道一直没变,其他几种食物再也吃不到当时的那个味道,时光回不去,味道留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