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热爱读书的静好书院学员们:
一、读书究竟能带给我什么?
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么:明明读完了一本书,可是当别人问我,书里说了什么?我却一句也答不上来,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失忆症?
在这里,分享一个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的故事:《净化心灵的文字》
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
一天,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都猜不透里面的意思。有时似乎理解了一点,可是一合上书又忘记了。这样读书有什么用呢?”
老人安静地将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却微笑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微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变干净了,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连提手也变得更加有光泽。
“孩子,这和你读古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读时的气氛都在影响你,净化你的心。”
孙子记住了爷爷的这段话。日后的他一直本着这样的信念,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
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急功近利的样子:孩子的作文成绩不好,就问老师,有没有作文速成的方法;身体出了问题,不在平日里建立起良好的作息习惯,宁可去吃一些所谓药到病除的“灵丹”;工作没有前景,不是想着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时不时幻想自己可以一夜暴富。
我们要知道,世上没有速成的成功,也没有看完一本书就能改变的自己。我们需要做的,是将阅读的习惯融入自己的生活。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二、如何让阅读更有意义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大家可以从我的方法中汲取精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试着做一些读书笔记吧(如何做读书笔记,还是有一些技巧和门道在的哦~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入:https://jhsy.caizhu.com/operating/notes-guide)
另外,想要避免“读完书就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一种解释就是:学习知识却不去面对现实问题,那么知识就会无用,只面对现实问题却不学习知识,那问题就无法解决。
很多人会疑惑说,自己在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也做了很多的笔记,但是在谈到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的时候,却往往能力不足,不知从何做起。
要想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并不复杂!
第一,主动参与学习吧。静好书院虽然有相应的机制,每天给大家发布任务,但是在大家的心里,要更正一个观念,那就是“我想要去读书,想要去改善生活”。
第二,试着关联经验。作者写出文字,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所以,在你阅读的过程中,试着将自己过去的人生经验关联起来,看看是否觉得“唉,这位作者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第三,多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相信,知识要应用到实践中。就像是做一道数学题目,当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如果没有平时练习题的巩固,我们怎么能有信心面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呢?
第四,心态才是硬道理。学习是终生的修行,我们一时掌握了一个知识,并不会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所以,当我们一直保持着谦虚求进的状态,始终对这个世界好奇,想去探索,那么年龄不会成为我们的束缚!
第五,找到你的内在动力。我们知道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解决问题(自己的时间安排很不合理,想寻求解决办法)、有的则是想要提升能力(提升沟通技巧)和自我实现(提升内在气质和修养)。那么,你读书的动力在哪呢?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可以帮助自己保持持久的活力去学习!

三、学习从来不是负担
很多学员在和我聊天时,我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们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看重,看重到以至于成了负担。其实,读书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情,如果连读书都成了负担,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我们要相信,当你读完一本书,如果能对书中的知识点有两至三处有较深的领悟并应用到生活中,那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人生是一次不断接近目的地的旅行。这一路,我们看到的风景将随着视野的开阔不断美丽。阅读是我们让我们拥有更明亮的眼睛,去欣赏这人世间的精彩!有人问:目的地是什么?不是功名利禄,也不是宇宙苍穹,是你自己。
你会认识,一个真正的你。
最后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