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愿孩子们越来越好

愿孩子们越来越好

作者: 丽萍小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0:11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又到了老师的每周一文时间。

         过去的一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被循环日记和班级公众号燃到了高点。每天早晨一到校,孩子们很自觉的把个人和小组的日记本放到讲桌上,等待老师批阅;语文课前,总有好多孩子争着抢着要展示自己的日记和阅读收获。每天晚上,总有孩子主动把自己的文章整理好发给我审阅,等待在公众号推送;每天早晨,又会有很多有心的孩子追问:老师,公众号今天发的是谁的文章。最可喜的是,孩子们的日记逐渐呈现出不一样的表达:有的孩子自己创编连载童话,光开篇的人物介绍就着实吊了一把胃口,让人对后文充满期待;有的同学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百科知识,有的同学写班级故事,有的同学记家庭趣事,让每天批阅日记本成了为师最享受的事情。

         因为上周学校搞活动倒课,这周孩子们很幸运的上了两节阅读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周一文中说到了带孩子们读《写给孩子对中国历史》这套书的初衷,这一周孩子们对历史有了明显的兴趣。大多数孩子对老师所讲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听得很专注,课后好多孩子冲到老师跟前想要借阅。想读书是好事,当看到国龙在课间捧着书专注阅读的影子时,心里真为自己坚持做了这件事而高兴:如果不是学校老师的引领,这些东乡族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和很多好书无缘了。从这个角度讲,老师除了教知识,还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便是导游,老师要能把除教材之外的、对成长起重要作用的一些东西捧给孩子,让孩子依据兴趣去选择、去探寻、去感受、去内化。

         本周的教学工作依然按部就班的推进。每节课前都要留出来至少五分钟让孩子们展示交流,所以上课时间被挤压。我告诉孩子们:课堂时间怎么分配完全要看大家的表现。现在之所以能坚持每节课展示交流,是因为大家课堂上全情投入、学习效率高;如果大家不能一以贯之的坚持,展示时间就要压缩甚至取消。其实,这种说辞不过是老师换个方式的威逼利诱,但课前展示真的是他们的软肋。一周以来,每节语文课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集中精力参与活动,极个别跑神的孩子一旦被老师提醒,都会被小组成员投来鄙夷的目光。于是原本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压缩为三十五分钟,但是教学内容基本都能按预定计划完成。练习也统统在课堂上完成,课下写练习册成了经老师批准才可以做的事情。于是,我常在下课还没来得及收册子的时候,提醒孩子一句:“练习册不许带回家做。”于是总有几个机灵鬼偷偷把练习册带回家做,甚至超前做,以至于有孩子已经先于上课进度两单元做完了册子。对此,老师假装不知,并暗自窃喜。孩子总会有差别,能力强的孩子需要这样的适度超前自学,坚持定会越来越轻松。至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和那些不能洞悉老师提醒背后深意的孩子,也不必着急,跟着大部队走,学习也不会落下来。这样一来,老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一周来,孩子们整体状态很好,有两个孩子尤其要写一写。第一个是学良,自从两周前和他交谈之后变化特别大。作业能按时完成,而且书写有很大改进,上课也比以前更加专注。最令老师感动的是:周三下午当我忙完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学良的作业本。大概是其他孩子交作业的时候他没有写完,后来补完自己交到我办公室的。翻开一看,作业悉数写完,写的很认真;周五下午,批完作业发现他的笔记本没有交,本以为没有写完,叫他来问,结果他说写完了,而且没一会就把作业本拿来让我批阅。两周前,他因为学习吃力坐在了最前面,我告诉他:“你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一定要努力争取把你的这支队伍管好,要紧紧跟着其他同学。”他答应了,也做到了!另一个孩子是诗函,是个典型的慢性子孩子,写作业慢,翻书慢,拿学具慢,干什么都要比别的孩子慢好几拍。这周前三天作业都被收作业的同学催促,好几次都因为她小组作业交不上来,被老师批评。提醒了她好几次,甚至严厉批评她,都不见效。周三下午,又是因为她,小组作业没能按时交上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就严厉的对她说:“你中午必须把早晨留下的作业带回家写!否则,小组同学不要你,你只能一个人成一个组,没人帮你!”本也没抱多大期望,但是第二天中午她奇迹般的按时交上了作业。当我安排她去办公室送东西的时候,她一脸笑容走了出去,似乎这趟并不是送东西,而是去领大奖。不对,在孩子看来,这就是领大奖,这是老师对她的肯定。真希望两个孩子这样的状态能坚持的久一些。话说回来,孩子能不能坚持,根本原因其实在老师。如果老师能看到他们,他们肯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本周做得好的方面:  一是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特别好。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尤其对查阅资料的作业特别感兴趣。好多孩子都能用便利贴把查到的资料记录下来贴在书上,这是个好习惯。二是早晨中午孩子们到校比较整齐,便于班级开展整体性学习活动。三是孩子们开始关注公众号的动态,让学习有了新途径。 除此之外,卫生打扫依然可圈可点,不仅速度快,而且很彻底。

       本周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各位家长。从孩子们反馈的情况来看,上周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引起部分家长的足够重视。我分析了下原因,是学校开始延时服务后,家长们潜意识里觉得孩子的家庭作业都由老师来管,大家很放心,自然而然放松了自己作为家长的管理责任。久而久之,大家从思想意识上淡漠了。

       鉴于此,我很想和大家聊聊“双减”。“双减”全称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文件,主要通过压减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有几个明显的变化:1.孩子们的作业少了,回家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2.孩子们校外要找个文化课类辅导班真是难上加难,暂时孩子的学科短板补起来困难了;3.孩子回家因为不用辅导作业,家里鸡飞狗跳的日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慈子孝的祥和景象。那么,问题来了:1.孩子们回家这么多闲时间该去干点什么?2.孩子文化课的短板用不用补?如果用,谁来补?3.不用辅导作业是不是就真的就意味着孩子学的很好?带着这几个问题再回头审视“双减”政策,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双减”带来的,是教育的一场革命,而我们的孩子正处在这场革命的最中心。在依然要看分数的高考的大背景下,孩子如何胜出?我认为“双减”之后,孩子们才真的进入了拼爹妈的时代。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都双减了,从此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或者认为家长从此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双减”只是为了让孩子的竞争更公平、环境更健康、成本更低廉。我们要明白:无论教育如何回归,都不能否认家庭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好的教育一定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美统一,而其中,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孩子个性化成长最关键的内容。当然,我所说的拼爹拼妈,更多的是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包括品行、教养、习惯、学识、视野等等。“双减”之后,教育环境会日趋公平,那么影响孩子成长最大的变量一定是父母。那些善于学习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努力上进的父母、舍得花时间陪伴和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将会教育出更有教养、更有学习内驱力、视野更加开阔、目标更加远大、兴趣更加广泛的孩子、情商更高的孩子,而这些特质,都将成为孩子将来走得越来越稳健的关键因素。

     说到这里,亲爱的您,是不是对“双减”之下的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呢?

     又是一个下雪天,想到了白居易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但愿所有读到今天文字的家长们都能畅饮这杯酒,于我,便也值了。

         愿大家安好!

                                                                                             孩子们的景老师

                                                                                             2021年11月2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孩子们越来越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dx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