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在大观后台留言,说自家的孩子看起来总是不够自信:
体育课上练习走平衡台,小朋友一个一个都走了过去,她家的孩子,却怎么都不肯上去。最后只好由老师扶着,才走了过去。
台子不太高,也有安全垫,可她就是不敢上去。
她说:“我走不过去,摔下去会疼,还会被小朋友笑。”
为什么孩子会缺乏自信
明明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却觉得自己做不到。
“不自信”的孩子,通常都有这样的爸妈:
1.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妈妈正在阳台忙碌。
2岁的儿子想要去帮忙晾衣服。
妈妈赶紧说:“你弄不好,等你长大点儿再做吧。”
“做不到”,或者“不需要做”,当你用这种理由拒绝孩子时,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挫败感,久而久之你就发现,孩子很少主动开口去帮爸爸妈妈做什么了。
2.过度保护
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过细,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尝试、体验的机会;
遇事没有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给他思考和自主决定的机会,只是想着用各种方法说服孩子按自己想的去做。
正是这种对孩子行为和精神的包办导致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
3.过度表现自己
你做过这样的事儿?
孩子每做一件事,立马告诉孩子你应该这么做,然后给孩子演示一遍。
面对什么都比自己做得好的父母,孩子尤其会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永远无法超越父母。进而丧失主动进取的动力。
4. 过度批评
批评多于鼓励,会让孩子缺乏判断能力,觉得父母说做得好的事儿才算好。
父母说他做不到,他没尝试就可能放弃了。你以为批评能够刺激孩子变好,实际上他会放大孩子的缺点,让他感到无力,看似良性的改变往往是屈服于权威,而自信心却悄无声息的被磨灭了。
5. 喜欢比较
“你看看小明/小红,钢琴弹得多好/画画多好。”
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一味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很难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认可。
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常被比较、屡次失败、缺乏成功的体验,渐渐养成了遇事畏惧退缩的习惯,对自己缺乏自信。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1. 有规划地树立目标,让孩子“打怪升级”
父母应该帮孩子做合理规划,让他在不同的阶段设立目标,这样孩子能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达成目的。
在经历了反复的成功后,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
若孩子没有经历过成功,也就没机会体验到:我可以!
2. 鼓励而非批评:在失败中找到力量
哪怕孩子做了错事,也请在批评的时候,找一找有没有可以表扬的地方。
他咬了餐盘中的每一只苹果,这不对,但也许他只是想找出一只最甜的苹果,给爸爸妈妈吃。
不要在否定他行为的同时,连带着否定他的动机,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彻彻底底是个失败者。
记住:把人和事分开,找出问题所在,不轻易做批评。
3. 迁移:面对困难,重温过去的成就感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去唤醒他内在的动力:过去有没有一个成功的瞬间,能够证明他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面前的困难不足以击倒自己。
有了克服困难的欲望和勇气,再去引导他怎么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给你一把利器:游戏力
获美国国家亲自出版奖金奖
被誉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销售上百万册
在科恩博士的《游戏力》一书中,就提到了可以用身体对抗游戏,去培养孩子的自信。
很多成年人在培养自信时,都会用到身体对抗游戏,对孩子而言效果更佳。因为孩子天性爱玩,游戏能为他带来乐趣。
通过游戏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往往能够释放出让我们家长都震惊的能量。
案例:身体对抗小游戏
1. 身体对抗游戏是什么?
“我和4岁的女儿玩身体对抗的游戏,她需要突破我的“防线”到达沙发的那边。她必须从我身旁闯过去,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溜过去,这样她既可以跟我有身体接触,也能用上她身体的力量。
对抗时,我会增加力量,并加大难度,她必须使出更大的力气才能完成任务。”
2. 别忘了同时扮演对抗与支持的角色
“我不断地鼓励她,让她使出全身力气,建立起对身体力量的自信。
在与孩子玩对抗游戏时,我们要同时兼顾扮演对抗和支持这两种角色。别忘了,我们是为了孩子而游戏,不能让自己真的陷入竞争之中。当我发现艾玛有点儿泄气,开始想放弃的时候,便想法子给她更多的鼓励,但是这次作用却不大。因此我就试了试激将法:“你干脆放弃好了,你永远到不了沙发那里的!
没想到她冲出客厅不见了踪影。
刚才是不是做得太过火了?我并不是真的想嘲笑她。脑海里刚闪过这些念头时,艾玛回来了。
她的拳头在空中挥舞着,精神抖擞,笑容满面。“我——永远——都不会放弃!”
她大叫着,然后使出双倍的力气把我推倒在地!”
3. 不断巩固,让孩子记住这种感觉!
“我之后经常假装忘记了她的名言,喃喃地说 :“我有时想放弃?……我会有一点点想放弃?……在非常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会想放弃?……对了,那次你是怎么说的?”她会举起拳头,高声喊:“我——永远——都不会放弃!”
即使多年以后,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时,她仍然会大喊这句话汲取力量,从中我也有所收获!”
从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不仅通过游戏获得了乐趣,还与家人进行亲密互动,更重要的是,让她有了相信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4.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也许我们小时候都曾暗自发誓,绝不会像长辈那样严厉对待孩子。但就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比如发脾气、骂人、行为不端时,一旦我们管教的效果不好,要不一怒之下施以惩罚,要不觉得受伤把他们拒之门外。
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
说到底,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游戏力》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孩子终归要长大,何不在游戏中、欢声中成长呢?
接下来我们还会介绍《游戏力》相关的更多专题,解决孩子拖拉、童年焦虑、缺乏安全感等等问题,甚至还能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请继续关注哦!
文/李乔@大观家庭
大观家庭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