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文误身

诗文误身

作者: 焦作太极徐 | 来源:发表于2016-06-16 20:33 被阅读17次

诗文误身

           灵泉隐者//文

我不敢说,南唐的李后主就是诗文误的国,但诗文误身也还是常有的事。

           从来 诗文都是人的心意、愿望或激情的表述,也是人生活的写照。 不用说文字狱犯了大忌,能招来横祸;就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写作态度,对人的身心也是一种极度的考验。所以说诗文误身,是一点也不假的。

              大凡进入文学这个圈子的人,都有一种优越感、高雅性、自豪情;于是,自视清高,与众不同,很容易孤芳自赏、离群索居,不自量力。于是,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耽误了,有时候会把生活搞的一团糟。我曾有个小文友,当初就是痴迷于诗文而神经出了问题,这也是很沉痛的教训。因此,许多的人知难而退,视诗文如人面桃花敬而远之。但也就有一帮子人,不畏猛虎、不避险地,硬往这个圈子里闯;有为生计的(文职人员),有为兴趣的,也有为道义的。圈子也很大,见识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懂的这是一门学问,称之为文学,也是一门艺术,造诣很深,搞这一行的也叫文人。

              但凡是艺术都有艺人,艺术有高雅也有通俗,艺人有高手也有平庸。有对比就有差距,有差距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出现各种手段,手段有循规蹈矩的,也有不择手段的。所以,这个圈子也是鱼龙混杂、不干不净,更何况还有文人相轻的陋习。但这必竟是一门有用的学问,我这里说的有用,不是以国家的角度,也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更不敢说人类的角度;只不过是鄙扫自珍,积习所成,自我记忆、自己欣赏罢了。

人的思想和愿望的流露和交往,一般是由肢体的语言、口述的话语和文字的表达为基本的,而我的情感的倾诉大多是以诗文为表现的。因为,我口头表述不善言词,语不达意,有言不由衷之嫌;肢体语言又嫌轻佻,文字表达便是无奈的选择,慢慢也就陷了进去。好在这种表述,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作为少年的我奔向青年,青年的我走向衰老的一种影象储藏,很有孤芳自赏的情结。误身不误身吧,也就不太在意了。

           一个人,如果少了些成就感,身心就轻松的多了,而多一些道义的责任,生活就不再寂寥了。生命就是如此,当你太过分追求的时候,得到的或得不到都将对你是一种损害;而当你无所谓得失,又肯于放下、舍弃的时候,你又拥有了很多,生命也有了质量和动力,写作当然就成为了一种乐趣。

              渐渐的生活有了历炼,认识和思想也有了深度和成熟,看世间事物一切都回归其本位;而诗文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文学表述方式,许多的欲望附加,只能是幼稚的自作多情和无妄的奢侈。而作为一种习惯和爱好,足可见其功底;一路走来,用以剪辑生活的片段,记忆苦难或展现其美丽的风景,也不失其为是一种生活乐趣。

               诗文误身也益生。

相关文章

  • 诗文误身

    诗文误身 灵泉隐者//文 我不敢说,南唐的李后主就是诗文误的国,但诗文误身也还是常有的事。 从...

  • 五绝.无题

    床头需劲酒,半夜撰诗文。 平仄来回韵,天书误笔焚。

  • 误花身

    情为众生温饱 迷醉怡误花身 一言隔离天涯 睁合又一春夏

  • 儒冠误身

    井畔青丝柳,今春又,石榴开透。忆往昔,少年壮志几曾愁,纵轻狂,越春秋,笑论苍茫,欲把弓箫行大漠,伴长河落日,从容不...

  • 古诗:自嘲二首

    自嘲二首 一 古有诗文冠京华, 如今诗文最误家。 青春空负名不至, 徒有清高不足夸。 求财不吃贩夫苦, 谋官难以往...

  • 儒冠多误身

    本句出自杜甫五言长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首句,全诗如下:“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

  • 若作诗文先做人

    欲做诗文先做人,纣王淫念女娲身。 题诗粉壁虚宫怒,一炬鹿台化土尘。 陶公篱畔隐俗身,欲作诗文先做人。 菊品高洁霜降...

  • 知行合一需要强恕而行

    01 行义未纯,检身多误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

  • 如梦令

    水岸桥边漫度,日落潮汐相顾,礁岸浪低吟。 海上波涛涌处,时误,时误。身陷高山薄雾。

  • 有忧色——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有忧色 ——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文/韦均艺 身陷荆棘无自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文误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om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