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长的一段时光没有更新公众号,在忙着工作接稿生活。
那天去听培训讲课,听新媒体的老师讲,公众号的红利期没有了,会被逐渐遗弃在时代的长河里面,现在当务之急是迎合时代最新的事物,于是我又奔去玩短视频,不知道是我运气差,还是掌握不到窍门,好像看别人玩的风生水起,自己还是在浩瀚的大军里挣扎,因为我只有一个人,没有团队,但我还是在用心的玩,也在努力的储备团队。
但是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毕竟还是有喜欢文字的人,好像还是喜欢细细的阅读,仿佛视频的视觉传达只能满足眼球,却不能更深体会文字的沉淀与深邃。
可能是由于疫情,好像这隔离的时光,又把宅在家里无事可干的人逼疯,但对于热爱文字、线上媒体的人又推到了前端。
今年我又离奇的过上早八晚六,中午有午休的时光,更多的时光我又回到曾经的原点,一个人走走停停,静看花开花落,静等命运。
有人说:把人生分为四段,A段 雇员;B段小老板、自有职业;C段 企业家;D段 投资者。
我一直有个梦想,大概是处于B段 自由职业,背上行囊,带上相机与笔记本,去不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心灵感受写成一篇文章,就是我的收入,维持我的生计,养一只柔软的猫咪或者是一只拉布拉多犬,遇到跟我相似的人或者懂我的人结伴而行......
我觉得我一生好像活的清苦与自我,不想花太多时间浪费在人际交往上,也不想费脑子跟这个那个关系周旋,我不开心就是不开心,我哭就是哭,把一切在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面前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作我闹,他懂即可,不要禁锢在纷扰的世俗。
于是我努力啊!努力!虽然也挣了一部分的小钱,但最后还是沦为别人口里的“爱好”,因为所谓的自由职业,是靠着自由而生活,而我还不能,仍处在A段,跃跃欲试的想往B段跳,那应该是我目前想去的地方或者位置。
回首这十年一路走来,我开始直视内心的惶恐,这十年并没有成为如抖音里的励志女主,穿着华丽的衣服,精致的妆容,买的起各种奢侈品,但一直努力生长,我写过很多的文章,去百度一搜都是,可是我还是普普通通,在单位上班,我很挣扎与不甘心,我从这里折腾到哪里,我又从那里折腾到这里,经过一次次的历练与转变,但与很多上班族拿一样拿差不多的薪酬,我想创业,我想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想......当然我尝试过,也失败过,最后又回到A段 雇员,保守起见与安稳的性格,让我回到原点,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机遇与命运,沉下来继续写写,这是新媒体的时代,有人抓住机遇,有人被机遇折腾了腰,坚持好像是最笨的人喊着口号,于是我这一坚持就是很多年,从爱好到接稿,从接稿,偶尔合集出点书,但是这些时光别人在娱乐,我在上班,我在写稿,别人在恋爱,我才试着恋爱,我写稿,结局是没有挣到很多钱,连一本自己完整的书籍也没写完出版?与我同步,或者比我晚的人都风声水起,而我就像静默安然般,不温不火。
我困惑,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生是否正确,我更不知道是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加油挣钱,但好像没有任何机遇属于我?
我开始追溯我的人生,活的平凡无奇的自己,极其普通的家境,极其普通的学历,很多的想法都是痴人说梦,你只是普通中稍稍有点才气的人,而现实要的是用经济说话?才气就像衣橱的衣服,不是必要的必需品。
很多人都说:“我们先把温饱先解决了,再谈梦想”,于是我浑浑噩噩折腾到现在?我要什么?我不知道?是要一段适合的姻缘,还是一份安稳地工作,还是拼命的挣扎往我想去的地方靠近,追逐梦想,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写稿,一边不温不火随波逐流,接受命运的安排?
那天在工作中遇到一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合作伙伴,或者是投缘,或者是“套路”,但是我乐于花费一笔钱去参加她的培训课,她的海报上是这样写的:“通过旅行,如何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过吉普赛生活”,关于旅行,把它当作工作,当作生活,当成哲学。你关心的一切,我们聊聊。
我跟她有很多的接触,我羡慕她,六年的记者,第七年她出来开始做旅游,然后就把梦境变成现实,而她的公司叫“白日梦”,在听听她的故事,就像是传奇中的逆袭,当然不算成功,但是已经不一样,我看见她台上谈吐大方,底气十足,我会想起去年刚进公司,做项目晕乎乎,连话都紧张的说不清楚的自己。
我要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她,很显然我可能实现不了,或者没时间,或者不想逃离安逸。
她精通六国语言,父亲是考古学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是她的启蒙老师,她成长就是留学背景,她穿梭在各个地方与国家,用脚丈量故事的开始,她来公司合作享受的是贵宾的待遇,她一边旅行一边视频,都是我们付费,她.......
人生就是不能比较,回头放眼望去,身边围绕的都是与你差不多的普通人,拿着单位饿不死养不壮的薪酬,在领导的指挥下鞍前马后的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但优秀的人又比比皆是?而你是谁?你的定位在哪里?英语是否已移交给老师,你会发现你嚷着要去的地方,好像都被现实给束缚,很多人说单身是筑梦的时光,婚后才是捆绑的枷锁。需要生计,需要上有老下有小,想要的生活是梦,或者是一种能力的超越。
对于现在的生活,好像谁家也不差,温饱尚可,但是似乎幸福指数与快乐指数在降低。
最近看了一本书《向死而生》,李开复在患癌症后康复写的,很多人都觉得患了癌症,几乎就是只有一死,但是李开复先生让我们看到奇迹,当然很多人会说:“别人有钱医治,普通人只能等死”,我不在这里对这个作为评价,我只是看了他的书,更多的触动,内心更加的柔软,有钱人与没钱人在生死面前都是平等的,书中写到他到病了都还在医院加油的工作,他忙碌的都没时间看风景,病后他去朋友的小院,他才发现别人的小院很美,很悠闲,他问朋友好久修的,朋友说早就是这样的,只是曾经他没有时间停下脚步看看,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离开。
经历过生死的人,往往更平和的看待生活,越去计较越去强求越去比较,越得不到越不可行。要什么?在什么段位?找准再去出发?
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生活?理顺了,人生豁然开朗,把你要的方向拟定在心里,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褪去毛躁的原色,抱怨的成分,调整心态,学着去感恩每一份出现的善意,久而久之幸福感会暴增,不信你试试。
我发现那些优秀的人,身边从来都是笑脸,平易近人,连说话都能感受不同场合不同的气场,你怕什么就要去直面什么?你不开心什么,就要笑着对他,渐渐地你会发现生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温暖与不期而遇的意外喜悦。
但努力一定是通往幸福道路的必经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