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一则“300个知乎大V被今日头条挖角”的新闻迅速在互联网上爆炸,在现在流量为王,内容为后的时代今日头条可为是实实在在的成为了行业公敌。可惜我没有被签,也并不是大V,看到网络上流传的信息,许多大V的签约费已经超过了普通白领。
我们把视线回到3,4年前,我开始接触到知乎,当然知乎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那时候我身边还很少有朋友在用知乎,我是因为kindle上的amazon商店上看到的知乎日报,觉得上面推送的问题回答质量很高,在当年一个google退出中国,需翻墙才能使用而baidu上又充满了广告的年代。知乎犹如一汪清泉滋润了我的大脑。于是刷知乎和在知乎上寻找问题的答案和帮助成了我的日常。
时间轴再回到现在,知乎已经稳坐知青的手机桌面,在上面时常可以看到各路大神大V令人惊叹的回答,的确不得不佩服知乎团队的运营功底,基本上保证了高赞无弱文的水平。
那么让我们再讲视角切换到今日头条这个今日主角,说实话我接触这个APP也有一两年的时间了,期间安装、删除、再安装也有几个来回,究其原因是我直观的使用感受不是很爽,与其他同类型APP的同质化很严重,往往同一片新闻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许多都仅仅是改了一个标题而已。消耗了我的时间,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觉得上面的标题党也很泛滥,看到文不对题的概率超高,浪费我的精力。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埋怨今日头条,现在社会上新闻的注水程度和更新速度已经和之前纸媒体时代天壤之别了。人们对热点的关注还真是应了今日头条这四个字,只看今天的头条,明天说不定对今天的新闻都忘的差不多了。不得不提现在许多老牌强国例如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还保留着对纸张的高黏度,虽然看起来已经落后与时代了,但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新闻或者文字的严谨性依然保持着极高严谨性。
目前看来一个做新闻的和一个知识问答,应该是用户重叠度不高,为什么今日头条需要挖知乎的墙角呢?从我最近一次将今日头条安装到手机上,发现多了一个叫悟空问答的版块,果然最新鲜出炉的头条新闻和其周边相关的内容是最搭的,新闻带来的话题效应自然而然需要大V来解答。果然今日头条的野心绝不是仅满足于做新闻界的霸主,而是内容界的王者。
好一招釜底抽薪。看来损兵折将的知乎损失惨重呀!但是我到不这么认为,我可以勉强算是第一代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单机、局域网、到互联网,我一步一步的走来,从google和百度的双雄争霸到360、soso、bing群雄战百度再到现在百度渐渐老朽不支以桌面端为主战场转战到移动端的知乎另辟蹊径,以及各种新闻客户端百家争鸣。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了。不能说是浮躁,但是每当出现一个新的热点时,人们便会自动战队开始对攻起来。这是一个社会病吗?我还记得读书时学到的关于的新闻价值的定义应该体现人的关怀和价值。我都不提现在的新闻有没有满足它的六要素。就单纯从三观来讲都有许多是不及格的新闻。
在资本左右的社会,我想一个真正好的新闻客户端,不是靠大V们来撑门面,而是尽量做严谨的真新闻和对新闻时事理性的思考。在这条路上我认为才是今日头条应该走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