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成语“始作俑者”,我们现在常用来比喻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它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这段话,表示了孔子,对于用陶俑殉葬的强烈反对。用陶俑殉葬的人,大概都没有了后代吧。
实际上,根据考古,商朝盛行人祭。这也是畅销史书——《剪商》,揭示的上古隐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e30d0c6078edcb3d.jpg)
相比人祭,孔子反对的陶殉,就可谓小巫见大巫。
人祭的发生,跟商朝的民族特性和起源有关。
我们现在,把做生意的人叫商人,其中的商字,正式来自商朝。它代表了商朝的起源,跟贸易有关。
商朝人,本来是以游牧为主的一个部族。我们就看看商朝的来源。
01 商朝的起源,神话赋能
据说,商人始祖是一名叫简狄的女子,有次在野外洗澡时,她见到玄鸟产下一枚卵。
结果,她就吞了下去,生下儿子契,繁衍出后来的商族。
上古时代,常有女子未婚生育的神话,据说这是母系时代“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征。
周族史诗也是如此,他们的女性始祖姜嫄在荒野,踩到巨人脚印而怀孕,生下弃(后稷),从而繁衍出周族。
《诗经·商颂·玄鸟》对契降生的描写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长发》则是:“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有娀是简狄所在的部族,“有娀方将”是有娀氏将要兴起之意。
玄鸟,喻指上帝(天)和商人之间的独特媒介,至于是什么鸟,则有燕子和凤凰等不同解释。
契长大后,脱离了母亲的有娀氏部族,建立起商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f2ee76977b28cfe4.jpeg)
商之名来源于“商丘”,而这个地名更古老,和代表东方的辰(晨)星之神有关。 据说,上古时代有一位叫高辛氏的半神帝王,他的两个儿子不和睦,整天打斗。高辛氏一怒之下把小儿子安顿在了“大夏”(晋南),负责祭祀傍晚的参星。
却把大儿子安顿在了商丘,负责祭祀黎明的辰星,由此,辰星也被叫作商星。
传说的结尾,诸神已经离开大地,契开始定居在商丘,他的部族也获得了“商”之名。
先商族属于上古时代特殊的“游牧族”,流动性很强,以牧牛为主。
在甲骨卜辞中,商族始祖契被写作“兕”,意为水牛,字形是一个人头顶水牛角。看来,他们从一开始就和水牛有缘。
商族人当初生活的地方偏南,有较多水牛,不仅畜牧业收益颇丰,而且牛群也赋予商族人以机动性,可以活跃在潮湿的大平原,迁往更远的地方。
在这样的生活习性下,商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02 冷酷暴力的世界观,终形成人祭
在商人的眼里,世界是冷酷的,充满暴力、杀戮、掠夺和不安全。
他们不认为,鬼神有明确的善恶观念;或者说,商人本没有明确的善恶观念,自然也不会想象鬼神能有。
商人认为鬼神会随时、随意给任何人降下灾难,大到灾荒和战乱,小到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都有鬼神在背后操纵,即便是商王也难免。
为获得鬼神的恩宠,或者不降祸,商王一直在向鬼神奉献大量祭品。
商族人既然信奉鬼神,又以献祭为宗教,致使他们,从开始动物献祭,到了后面的杀人献祭,即是人祭。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5008913413388d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b2f46ef70e7c5ceb.jpg)
人祭在殷商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这有《剪商》中,有考古为证。
而周朝最初,只是西部边陲的无名小部落。周文王,正是为商朝末代王——纣王,以献俘为生存的前提条件。
顺着这条线,我们的文化源头《易经》,需要重新解读。
03 《易经》的全新视角,真相惊人
《易经》中,有很多字,如果按甲骨文释读,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其中的有孚,一般解释为有信用。实际上,根据甲骨文,这个孚,正是俘虏的俘。
其实,《易经》是文王被囚羑里时,写下的商周之际的历史。
而且,包含着他的宏伟计划——剪商,剪灭商朝的计划。
那为什么《易经》,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呢?
那是因为,它的卦辞、爻辞、卦象,都经过周公和孔子的全新改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5c5c0ce5c7a60e54.jpg)
为什么要相信《易经》的新解呢?
这里面,主要有两点,一是《易经》成书于商周之际,那时的文字,是甲骨文,所以要破解其内容,该以甲骨文为准。
二是人祭、人殉、人奠基的考古发掘,但目前的史书中几乎绝迹,那主要就是周公努力改造的结果。
孔子说,他晚年沉迷于学易。实际上,从一些字里行间,可能孔子已经探测到,人祭的这条线索。
孔子生活的鲁国,正是周公开创的,他也是周公的忠实拥趸。
所以,孔子一生,都不遗余力,创立了另一套伦理——儒家。
曾几何时,《易经》是我心目中的神书。可实际上,它隐含着另一套秘密,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诠释。
这也是对我莫大的冲击。
随着时代和考古的进步,也许,会有更多的隐秘历史真相,显现于世人面前。
那时,我曾以为正确无比的道理、知识,可能都会有错的。
人活着,毕竟只是一种局限。而且,每个人的认知,也就局限在自身,往往是片面的。
那么,希望你今后生活中,能以开阔的心怀,接纳不断迭代的新知识。
毕竟,知识是点亮生活的一道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