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为31岁孩子伪造驾驶证喊冤,过度的溺爱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父母为31岁孩子伪造驾驶证喊冤,过度的溺爱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作者: rachel慧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7:44 被阅读0次

4月18日,陈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

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然而对这样的处罚,陈某的父母情绪却异常激动,质问民警:“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31岁还是个孩子?民警现场听到这句话都懵了!

对于溺爱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1

著名的《伊索寓》有这样一个关于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故事。

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

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2

张某是遗腹子,母亲在他身上寄予了全部希望,继父待他如亲子。

祖父母更是百般溺爱,致使张某从小十分任性,什么事均顺其心,否则,就赌气不吃饭。

一天,姐姐下班回家,将茶话会上分得的4粒糖果分给了弟弟,没有给他。他便大发脾气,踢了姐姐一脚,独自进了房间,等到姐姐开门去看他时,只见一条红领巾套住了张的脖子,一条生命就此终止。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更需要自身的奋斗乃至挣扎。过分的呵护,只会使生命萎缩,甚至无异于扼杀生命。

溺爱是对孩子伤害很大的抚养方式,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美化溺爱的倾向,集中表现就是将溺爱当作过度的爱。

爱有温暖、爱有幸福但过头了就是痛苦、就是毒药。

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大人只要给孩子独自解决事情的能力,就会自动培养出分辨是非的能力和高情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为31岁孩子伪造驾驶证喊冤,过度的溺爱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qz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