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之前几个月的读经心得,不当之处,欢迎指正讨论)
讨论生死的课题,佛经恐怕最适合不过了。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习惯了用“科学”这一分支,去求证佛经所描绘的生死。
当然,这也是一种执着。
“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究竟有没有灵魂?人死之后到底是什么状况?对于这些问题,哲学的立场是存而不论,认为这些问题从逻辑上是不能得到证明的。宗教则越过逻辑环节,以文学手法叙述出来一个形而上的世界,来安置这些问题。”
哲学带着科学一路小心求证,宗教自创建起就大胆“设想”。佛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其宏大的世界。
不生不死态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长乐。”
凡人众生,生时折腾,死时痛苦,更有六道轮回;而十方诸佛进入的是不生不死的状态。
生与死,以及不生不死、亦生亦死,“薛定谔的猫”描述的也恰是这三种状态!好嘞,这又引到量子论上去了。
还有一人也似乎描述过这个状态。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王阳明
佛说出离生死,大概就是最终归宿于“寂”态。
生命是连续的,也是一份份的
医学资料说,比如人的身体,平均约每2.4年,人体绝大多数细胞会更新一次。
物质更迭,这是等于产生了一个新的我。从微观世界层面看,生命是一份一份、断开的;从“我”这个层面看,今天明天、今年明年是连续的。
从凡人眼看来,生命在生、死两端断开,把死亡当作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在佛眼、菩萨眼看来,生死只不过是一次剧烈的震动,看似断开,实则在六道轮回继续延续。
在凡人的尺度,新的我和过去旧我有什么关联的吗?
除了记忆和执着的思想将新、旧之我串联(因为脑细胞一生不更新),其实过去我和现在我已是形同陌路、并无关联。
过去种种烦恼、苦痛,莫不起于旧我之六识,本应随旧我灭去,之所以仍然附于现在我,是执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