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谈

作者: 云朵_从竹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0:40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经历了一事情,让我不得不面对我生命中一直逃避的问题。其实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之后就算你想逃避也是逃避不了的,这可能就是生活吧。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我发现,其实无论哪些事情,只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就是自己应该面对的,不管这件事情你喜欢与否,只要它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了,它就是属于你的,你不能逃避也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它就在那里,实实在在的伫立在那里,等着我们主动去找他们。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找它们,它们依然会在那里等着,直到有一天他们不得不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活中时,它们就会令我们猝不及防的出现,然后以高高在上姿态俯瞰着如蝼蚁一般的众生。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当它一出现的时候我就主动的去接近它,那么可能就是另外的一种结果了。

自我评定我是一个很懒的人,但是懒得很有技巧,一般人都看不出来,但我自己知道我是真的很懒。可能更确切的说我是属于困难畏惧型,遇到难事、遇到困难的事,我就退缩了,然后我会给自己找个非常好的借口,再然后就是放弃了。面对这样的鸮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把它说成是放弃,我都会说成这是华丽的转身。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思考我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形成了这种隐形的畏惧呢?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给自己归纳总结了几点:第一可能是童年的问题(大部分的心理学书籍中都会把人生中的很多问题归结于童年的阴影)。可是我的童年时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至少在外人看来我的童年是幸福的。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差不多了。我生在农村,父母是老师,所以我和一般的农村孩子相比是比较优越的。但是童年家庭的优越并没有成为我后来奋发向前的动力,反而是去外面上学后让我变得有些虚荣。特别是走出农村的那方小天地,我发现我的家庭条件不再是我优越的资本我就开始向着畏惧的方向靠拢了。第二可能与我懦弱的性格有关,面对竟争我不太敢去争、敢去抢,不管这个东西是否是属于我的,我都不敢去参与竟争,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主动”把它们让给别人,而我落得个贤良的美名。时间长了我就养成了万事退缩的个性,这个个性也深深的渗透到我的骨子、我的生命中。第三就是虚荣问题了,也就是面子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性格叫做“宁可身上受苦也不叫脸上受热”,但是得分什么事情。而且有些事情在身上受苦和脸上热之间不是选择的关系,而是并列的先后关系。比如说做一件事情,要先能吃得了苦,但是吃了这个苦做成的事情不一定对,这时候就要承受“脸上受热”了。这个时候如果放弃的话,那就前功尽弃了(而我偏偏就是这样的人)。这时还应该身体力行的继续吃苦做事,直到把事情做好了为止。这是生活、也是哲学,更是人生的大学问。而我在这几个方面都是欠缺的。

人到中年了,我必须得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打造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这对我来说有些残忍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契机。否则我将终日沉轮在自己缩回的壳里终日做着白日梦。

记得小时候冯巩老师的一个相声中有这样的一个段子“...在说相声中我电影演的最好,在导演届我相声说的最棒...”当时他的搭档朱军老师说,感情你就是用你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啊?为什么呢?冯巩老师说因为不自信呗!这个段子让我记忆深刻,我觉得这就是送给我的。相声段子中的那个冯巩老师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我就是喜欢拿我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而不想着怎么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长板决定着人生的距离,短板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也就是说无论你的长板有多长,你走得有多远,但如果短板太短的话,人生的高度还是那样,无法整体提升上来。

曾经我一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短板,每次遇到短板的时候我就把头一缩像个小乌龟一样,装作视而不见。所以,不论我人生的长板有多长,我走的、看的有多远,我的人生高度始终未曾变过,我依然还是那个在路边把头缩进去的独自徘徊的小乌龟。

人生的路终究要一个人走,人生中的问题也必须要自己面对、自己解决,我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小丫头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回家问父母商量。年迈的父母需要我的照顾了,他们不应该再为我操心了,他们应该安享晚年了。但是很遗憾,我还是让父母为我操心着。有的时候我会劝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他们可能会觉得为我操心是他们有价值的一种体现,但是当我看到父母蹒跚的脚步、稀疏的白发时,我还是会恨自己,为什么让他们到了这个年纪还要为我担心、为我操心呢?自己真的是不孝顺,不仅不能为父母担忧还处处让他们担心。

所以,这一次我想做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了(因为爸妈说过,不论我多大年纪了,在他们眼里我始终是个孩子)。我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一切。比如好好写作、好好改我的小说,认真的读书,认真的学好、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但是之前的我不是这样的,一直都有些好高骛远,一直都觉得自己高于芸芸众生,却没想到被现实狠狠的打了脸。短板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我的人生高度几乎要与地平线持平了。

我告诉自己,其他的先放一放,先把短板补起来吧。只有短板变长了、变高了,人生的高度才会长起来,我的人生才能有量和质的变化。

“噬欲深者天机浅,噬欲浅者天机深”。人生的欲望有时并不一定是“找”,有的时候逃避是噬欲的一种。面对人生中所有属于我的东西,不论是喜欢的、不喜欢的、好的、不好的,它们都是属于我的。只有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它们,才能让欲望变得一浅再浅,才能识得更深的天机。

相关文章

  • 2022-05-26

    兴师问罪 出 处 《梦溪笔谈》 近义词 大张挞伐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

  • 明日归郴——无事吐槽槽

    偶读《野客丛书》,或曰此书与《湘素杂记》、《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四书并称笔记之颠。吾先时已阅《梦溪笔谈》,深为...

  • 2021笔谈DAY1今年之于我

    今年是参加笔谈的第五个年头,每年笔谈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直击心意,有词不达意。跟着ME+,从2017年开始,...

  • 遇见更好的自己

    【ME+】2017笔谈 | Day 1 | 概述 进入30天笔谈的交流群之后,有位王老师提议说用一个字给自己开...

  • 2021-12-17我的2021【准备篇】

    打开“年末笔谈”音频课“写作前准备”更新在12月7日。 今天是12月17日,距离笔谈开营已有10天。10天里面看着...

  • 《梦溪笔谈》中你不知道的化学知识

    化学之窗 《梦溪笔谈》古本扫描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 画案笔谈第一篇·秩序与癫狂

    本文属《画案笔谈》系列文章,欢迎关注!《画案笔谈》是对美术爱好者创作的入门心得分享,由两部分组成:基础概念讲解部分...

  • Day 28| 自由谈

    Day 28| 对笔谈的一点体会 这次笔谈的形式对我来讲是平生第一次。从出题到写作的时间也是相当的匆忙。因平时还在...

  • 读书札记(六十)

    晚上继续读《王蒙散文》和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笔谈散文》,《笔谈散文》是当代作家谈散文写作经验文章的汇集...

  • 年末笔谈1:写作准备

    期待已久的年末笔谈终于开始了,今年已经是我参加笔谈的第4年了。 1.关于写作时间 因为日常的工作很琐碎,很难找到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u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