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对于《论语》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就算是不知道对于里面的内容也多少有一些了解,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然而对于孔子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作为古代天下读书人的表率,我想真正了解他的人,只有历史学家和一些特别喜欢孔子的人了吧。说实话对于这些课本里必背的内容,我是非常不喜欢的,我想也很少会有人喜欢。但是对于孔子的历史,我是非常愿意去了解的。
真实历史中的孔子与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孔子还是有区别的,孔子并不是从小就热爱学习的,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孔子年少的时候只是一个平民,在春秋时期平民是不能接受教育的,毕竟那个年代教育还没有普及,读书识字也只是贵族的特权。而孔子能够接受教育,也只是他成为了贵族之后才有的事。孔子对于我们最为关键的意义并不是他说过的那些话,而是他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实现阶级跃迁的过程。
可以说古代的科举制度大部分都要归功于孔子,有了孔子之后民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平民才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读书识字,实现阶级的跃迁。学习孔子的精髓就在于学习孔子的这种通过努力,而完成自我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