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妖鲸 , 图丨来源网络
这是2018年第一篇读书笔记,其实这本书是2017年读过的,当时也写了很短的推荐语。
今天偶然想起,再回味一遍。深感那时的肤浅,理解不深,却故作深沉。看似高大上的短评,实则未触及核心。
这次,在用心感受作者情感以及欣赏众多大家的评价后,我决定认认真真地写一篇读后感。
01
矛盾时代下挣扎
《沉沦》很像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不只因为作者也曾经留学日本,有着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似的身世及生活经历;从《沉沦》那朴素、真挚的语言中就能找到这种感觉。
文章用第一人称刻画了一个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的青年形象——“我”。主要讲述了“我”东赴日本,独在异乡求学。正值花季的年龄,本应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却因为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身世飘零的沧桑,而终日苦闷,情感过度压抑,心理上逐渐畸形变态。最终孤独地走向了绝望的沉沦。
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是贯穿全文的,充满热情却自我封闭、渴望性爱却压抑天性。
我们不难看到,矛盾时代下青年人的思想煎熬。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他既有中国文人的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封建残余思想的根深蒂固,使他的这种开放自由的思想受到了压抑。
他有才华,也不缺理想,从他爱看海涅、华滋华斯等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但命运和黑暗的社会不容许他尽情释放热情。他不了解社会,也不被社会所理解。他只有自我压抑。
青春期,荷尔蒙的大量分泌,使他这个年轻的男子有了性的冲动和渴望。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都是过来人,你们懂的。但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他却认为这是“罪恶”,是“沉沦”,他的“负罪感”与强烈的“性渴望”的冲突则成了他最为煎熬的内心矛盾。
作为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却只能在矛盾的时代里,苦苦挣扎。
02
自我救赎的沉沦
所谓的“沉沦”,是指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经历;在主人公的意识里,嫖娼行为是肮脏的,是无耻的。他对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并且最终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产生了死亡的念头。
事实上,主人公不只是觉得“嫖娼是无耻的”,在他的观念里,性就是肮脏的,看女人更是无耻至极。
作者把这样的经历定义为“沉沦”,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控诉,是对丑陋的道德观念的一种鄙视。
我为什么说沉沦的“自我救赎”?
首先,主人公在发觉自己“沉沦”了之后,受不了既有的价值观念的谴责,选择了自杀。这是对己有信念的守护,更像是“殉道”。尽管这样的信念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是可笑,但这在当时就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用死来实现对自我的救赎。
其次,我所理解的“沉沦”,更像是不媚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独立。当世界都在鼓吹着一种口号时,出现了一个另类的思考者,他在世人的眼里,是“沉沦”的。但在我看来,他更像是救世主,尽管此刻他仅仅是在“自我救赎”。
03
零余者的觉醒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而在郁达夫的作品里,我们很经常能看到“零余者”的形象。大多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在《沉沦》里,青年“我”就是那个零余者。只身在异乡求学,本想着为祖国的富强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却尽饱受弱国国民寄人篱下的自卑凄然。孤僻敏感,没有朋友,似乎就连祖国也把他忘记了。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当“被遗忘”的孤独感被无限放大之后,那种“多余的人”的情结也愈发强烈。
但,当绝望到了极致,零余者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却是令人为之侧目的。懦弱的瘦小青年,以死殉道。
我是一个想法古怪的人,高中时的写作,偏题了无数次,没少被语文老师叫去“喝茶”。
这次,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乱来”。我不仅认为零余者是“多余的人”。更是把它解读为“遗世独立”的人。即不被世人所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把该书作者郁达夫看作零余者,把投江证心的屈原看作零余者。
屈原用奇冠异服表明他的与众不同,《沉沦》中的“他”用窥淫狎妓表明他的不苟于世。他们与世俗的格格不入是因为有着近乎一致的追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宁愿自己气绝身亡也不愿为环境所毁。
而零余者的觉醒,必是那屈子投江后,激起的惊动后世千载的回响;必是那郁达夫借小说主人公之口呐喊而出的:“中国啊,你何时才能强大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