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刚出生时,只有5.6公斤。当时我就在病房外,只听到一声大哭,我心里就大喜:肯定是个儿子。因为从哭声就能判断出来,儿子的哭声很洪亮,如果是女儿话哭声就比较温柔一点。
当医生让我进入病房,看到儿子的那一刻,小家伙的长相还是出乎我的预料:脑袋长长的,前额特别突出,头盖骨处有一道沟渠。脸色黝黑,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湿漉漉的头发稀稀拉拉的,一双小眼睛惊慌地四处张望着。浑身上下黑漆漆的,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全身长着细细的毛,不由得让人想到历史课本中的北京猿人。我在心里嘀咕:这是我的儿子吗?长得丑也就算了,躺在床上也不老实,手和脚使劲蹦跶个不停,好家伙,扯破了嗓子哭。我不能把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于是强忍着挤出微笑装出一副特别高兴的样子。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长相也越来越好看了。首先是身上的毛都在慢慢褪去,头发越来越密。最难看的头盖骨处的沟壑也慢慢地看不到了。
到100天的时候,小家伙已经长成了一个小胖墩。肚子上多了个“游泳圈”,脖子上挂上了“肉项链”。小脸蛋圆嘟嘟的,小手、小脚都肉乎乎的。
有时候看他睡着了,我会偷偷的用手抚摸他那肉乎乎滑溜溜的小手小脚,软软的小肚腩。还会用我长满胡须的脸贴在他的小脸蛋上来回地蹭,感受那种绵绵的、酥滑的味道。那是一种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儿子学会说话比较早,没想到他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或妈妈,而是姐姐,没有带给我预料中的惊喜。自从学会说话以后,在醒着的时候都能听到他在说话,如果突然听不到他说话了,那肯定是他睡着了。那时候他还不会太多的语言,只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只要是不会说的话,他都用“欧啊”这两个字代替,也许这就是他与这个世界独特的交流方式吧,一边说一边还配着特有的手势。直到今天,他还是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比大部分同龄人都要好。一方面得益于他喜欢阅读,阅读对他的表达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和他学说话早也有关系。
上学以后,儿子语言表达的特长被彻底发挥出来了。经常听老师说:“孩子在课堂上表现特别棒,只要有发言的机会,他总是会把他的小手举地老高。”他自己也特别享受表达自己的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有机会去主持班里举行的活动。我还惊奇地发现,他的应变能力特别强,如果让他现场临时发挥去讲述一件事情,他总是能够轻松完成,思路清晰,用词恰当,尤其是成语会用到恰到好处。
从幼儿园到小学,儿子经历了很多波折。说到这里,我觉得对儿子很愧疚,但也为他感到特别骄傲!因为工作原因,我在那段时间频繁更换工作城市,给儿子带来的就是频繁地转学。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他在3个省读过书,上过3个不同的幼儿园,3个不同的小学。记得第一次转学时他还比较兴奋,因为听说新的幼儿园的滑梯特别好玩。但随着频繁地转学,尤其是到了小学后,儿子每次转学都会很不情愿,甚至哭着说出他的委屈。每每看到儿子因为转学给他带来的压力时,我内心也是非常的自责和愧疚。但我小看了儿子的抗压能力,每到一个学校,儿子总是能够在一周之内适应新学校生活,在一个月之后就和同学老师打成一片。除了适应老师和同学,他还要面对跨省教材不一样的压力。不过,经过儿子的不断努力,在学习上也能够游刃有余。
记得有一天,我和他聊起转学这件事时,儿子将他这些年所有的压力都给我一一倾诉,说到伤心的地方,他就抹眼泪;说到自豪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想着这些年他承受了本不该承受压力而为他感到心疼,但更多的是为他在成长路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而感到骄傲。
儿子成长的路还很长,希望他还是那么的自信,开朗,幽默。也希望他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