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秤的人住在江北店子,在我小的时候,还能见到他上集摆着一个摊子,如今修秤的却像极了隐居的老人,在家等待着人生终点的到来。
只要向父亲问及他的经历,我总能听到各式各样的消息,正如修秤的一样。
我的家里有一杆秤,长度不到两尺,小的度量五斤,大的算法三十斤。同样的距离,在不同的维度标准之下,读出的数据也是不通,这是父亲叫我认秤时,我认真学来的。
称用来衡量重量,修秤的人站在公平的角度让秤更标准,将一杆出现毛病的秤修好,是修秤人最大的成就。
修秤的人每天都不会闲着,十里八里,不逢这个集,就逢那个集,修秤的人总是赶着上集,等人来修秤。他骑着自行车到了集上,将自己的工具摆放出来,就开始跟旁边的人闲聊,好像并不把修成当做一回事,如果哪一天他不上集,一定是家里有事,一旁摊子的人就会告诉来的人,他家里又在忙什么事情。这是摊子与摊子之间,在闲谈之间透露的信息。
秤本不容易坏,很少有折断了的秤拿来修的。如果撑杆断了,修秤的人也毫不犹豫,结果两截断了的撑杆,进行比对。在比量好秤出现的问题之后,修秤的人会将自己工具包里的小铁片抬出来,经过一番敲打着或,裹在固定好的撑杆之上,在撑杆恢复原状之后,将铁皮紧紧定在秤杆上,再拿起秤砣,检查修过之后秤的称量精准度。
秤杆之上的星星点点是衡量东西分量的刻度,修秤的人说,秤星子是铝丝一点一点放入秤杆后截断的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