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中午参加完公司的培训后,去指定的地点就餐,就餐时,服务人员要求我出示餐券,就是下面这样的。

一张印了某某酒店的蓝色小纸片,我拿出餐券给了服务人员,然后去吃了这一次午餐。
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可是我们往深层想一下,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我出示的这个蓝色的纸片有没有价值。
第二,我出示的这个餐券是谁赋予的他价值,它为什么拥有这个价值。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奉行等价交换原则的,一个这样的餐券为什么会产生和一餐饭相等的价值呢?
有的人说了,这不是废话吗,你用钱买的餐券 ,你付出了钱,吃饭给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可是我买这个餐券的时候是用微信付款的,没有给他实物的纸币。
你们可能又会说,你就是个杠精,微信里的钱就不是钱了吗?
说实话,微信里面的钱还真不是钱,我国法定的货币唯一可以流通使用的只有人民币,微信零钱还真不是法定货币。
那么既然微信零钱不是我们可以流通的法定货币,那为什么我们可以用它买到餐券,从而用餐券换取到一餐饭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我们人类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编故事的能力。
大家一定认为我在胡说八道,这个和编故事的能力有个毛的关系!
微信里面的钱能买到餐券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微信里面的钱能买到这个餐券,而不是因为微信零钱有等同于这个餐券的价值。
如果有人还不懂的话,你可以去找一个从没用过微信微信支付的人去买东西,然后告诉他我用微信支付给你,你看他会不会鸟你?
因为他根本没用过微信,他根本不相信微信支付,他根本不知道微信支付。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有一点明白了,信用两 个字,我们因为相信这个东西是真的,所以我们可以互相使用微信支付,可是没用过微信的人不相信微信是真的,所以在他那里使用不了。
在往前说,因为服务员相信我的餐券可以换取一餐饭,所以才可以换取一餐饭,我如果拿这个餐券去其他地方用餐,可能会被当成神经病。
那如果大家都不相信微信了可怎么办?我们微信里面的钱是不是都泡汤了?
微信这样,那支付宝呢?
是不是细思极恐?
是不是现在已经有人忍不住把支付宝里面和微信里面的钱往外转了?
其实大家并不需要为这个问题担心,因为现在的所有现象都是基于 大家相信 这个前提才得以实现的。
比如法律,大家都相信有法律存在,所以大家才会遵纪守法,比如有限公司,大家都相信他们确实存在,所以才有了微信,支付宝。
所有的这一切,大家习惯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