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江城》,我陷入了久久的反思......

读《江城》,我陷入了久久的反思......

作者: 左左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08:43 被阅读0次

    今天,我来讲述一位深受中国人喜欢的美国纪实作家——彼得.海斯勒

    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称中国小城涪陵是他的“老家”

    在中国,不少何姓人家都拿他当“家门儿”,因为他有个响当当的中文名“何伟”

    他写了本书,名叫《江城》,如实记录他的“老家”涪陵——一座闭塞落后的小城,不想却成为霸榜全美十余年的畅销书。

    英国资深记者梅兆赞称,“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

    而《南方人物周刊》则这样评价:“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那我读《江城》,意料中的惊叹与感动之余,更多的却是意料外的羞愧。

    彼得.海斯勒就像一盏耀眼的聚光灯,啪地一下照向我,让我那羞于示人的丑态无处可逃。

    于是,我陷入了久久的反思......

    01  又脏又乱的涪陵,竟是瑰宝

    在《江城》的序言,彼得.海斯勒这样写道:

    1996年至1998年间,他以志愿者身份在涪陵师专当英语老师。

    他说,“它(涪陵)会永远是我的中国‘老家’。”

    此后生活在中国的十余年,他每年都要回“老家”涪陵看一看。

    涪陵,一座连不少中国人都一无所知的小城(包括我),竟让这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佬”如此眷恋。

    这实在令我好奇不已。我想,涪陵定是极具魅力,又或与众不同。

    然而,当我真正走进《江城》,却是失望至极。

    涪陵地处偏僻,落后闭塞,“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

    大街上,“吵闹、繁忙、肮脏、拥挤......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鸣着喇叭;电视机的声音震天响,人们的砍价声此起彼伏;要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积满煤尘的树叶一片灰白,同样的灰白覆盖着整座城市。”

    这一切,让初来乍到的彼得.海斯勒难以忍受。尤其是每次擤鼻涕,“纸巾上面总会有一摊黑色油腻腻的东西”。

    涪陵人也不太“友善”

    只要彼得.海斯勒一出现,人群就立马围上来,以各种戏谑甚至挑衅的称呼,冲他大喊大叫。

    这让他感觉自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任人耍弄。

    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们,则因学校领导“打了招呼”,对他既疏离又冷漠。

    这跟我家乡的那个小县城有什么区别呢?

    落后、脏乱、吵闹、粗俗,毫无魅力与独特可言。

    然而,就是这样又脏又乱的涪陵,却被彼得.海斯勒奉为瑰宝,成为他在中国最大的牵挂

    02  心是干涸之地,到哪儿都是荒漠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带着它,我反复回到书中,总算找到了答案——虽为过客,彼得.海斯勒却从一开始就打心眼儿里喜欢涪陵。

    他写道:“尽管城里到处都充满着噪音,污染十分严重,却仍令我着迷不已,我想要去探寻那里的每一个角落,了解那里隐藏着的每一个秘密。”

    也因此,短暂不适后,他便对噪音充耳不闻

    取而代之的,是窗外球场上的碰撞声,也是老人柔和的谈笑声;是老树上高高低低的蝉鸣声,也是河谷上船只的汽笛声;是建筑工地的敲击声,也是岩石在铁锤下的崩裂声。

    他说,“那是我听过的最平和安宁的声音”。尽管,他常常被这些声音吵醒。

    而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存在,一钻进他的双眼,便美得不可方物,令他心驰神往

    比如,夜空下的江面上,如丝带般闪烁的灯光,或摸黑前行的船只;小城背后,拔地而起的绿色山峦,又或河谷地呈阶梯状的庄稼地。

    他也由衷地爱着他的工作和他的学生。

    他称,“我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好的工作”。对那些来自四川乡下的学生,他也满是赞誉与欣赏。

    他还曾整个寒假独自留在涪陵,就为了和涪陵人一起过年。他说,我哪里也不想去,因为“涪陵就是我的家”。

    读到这儿,我怔住了,顿时羞愧难当

    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同事邀我在城里走一走。

    我们所停留的每一处,都是这座城市的活招牌。我对此却一无所知,这是我第一次去。

    同事难以置信,毕竟我已经在这儿生活了六年。

    这是为何?

    跟彼得.海斯勒一样,我也是个过客,因异地工作独自生活在这座城市。

    然而,与他不一样的是,我从一开始就抱着“过客”的姿态,不参与,不关心,不过问,更谈不上任何喜欢

    也因此,这座城市在我眼里显得暗淡无光,又无趣。

    等哪天离开了这里,我也绝不会想着再回来看看。

    把时间再往前拉,我发现,就连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小镇,我也是知之甚少,离开后也少有牵挂。

    我的脑子里只留下它那脏乱不堪又枯燥乏味的样子。

    对此,我从来都不以为然。

    直到读到《江城》,读到内心充盈着对涪陵的爱的彼得.海斯勒,我猛地照见了自己的丑陋——我的内心是多么缺乏爱啊!

    我不爱自己的家乡,也不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在我眼里,它们毫无美感可言。

    然而,真正缺乏美感的, 恰恰是我那枯竭的内心。

    有句话说,“心是干涸之地,到哪儿都是荒漠。”

    说的不就是我吗?

    03  我,就是个机器人

    我继续追问:这仅仅是源于彼得.海斯勒对涪陵本身的热爱吗?

    绝非如此。

    更深层次的,是他对生命本身的热爱

    因这种热爱,他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涪陵人身上,和他们闲聊,听他们讲故事,走进他们的生活。

    这些人里面,有肩背磨得像牛皮般发亮的“棒棒军”,也有整天忙活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有靠拉二胡独自养活女儿的盲人,也有教堂里无人闻津的老神甫;有成天扯着嗓子叫卖的小商小贩,也有正襟危坐的读书人,不一而足。

    这些曾经视彼得.海斯勒为异类的本地人,后来成为他无话不谈的好友,甚至拿他当自家人,经常请他上门做客。

    也因这种热爱,他总爱去“管”那些连涪陵人自己都不大关心的事儿。

    比如,即将因三峡修建而移居的人们将何去何从;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妇女又该如何改变命运。

    珍视世间所有生命,用炙热的目光凝视着每一个涪陵人,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再流淌出温暖且厚重的柔情与真挚。

    而我呢,却像个冷冰冰的机器人,漠视着身边的人。

    小区门口,一到傍晚就热闹不已,形形色色的小商小贩叫卖着、忙活着。

    卖烤苕皮的女人,三十出头,面容姣好,皮肤白晳,身形苗条,一副美人样。

    过了些时日,她的皮肤黑了,双手糙了,面容也憔悴了,但总是乐呵呵的。

    卖油炸串儿的外地媳妇儿,衣着简陋,脸色蜡黄,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她看上去总是闷闷不乐,眼神也总是躲躲闪闪,而一旁的婆婆则时常黑着个老脸,对她呼来喝去。

    还有生意冷清的卖卤串儿的小哥,老是拌嘴的卖凉面的中年夫妻,以及总卖些歪瓜裂枣的老妇人。

    每天下班,我都会光顾这儿,却总是沉默着来,又沉默着去,从未和他们聊上半句,也总是冷冰冰地来,又冷冰冰地去,难得绽开一次笑脸。

    久而久之,我和他们俨然成为了陌生而又冰冷的熟人

    前不久,他们突然消失了,街道上一片死寂。

    这下,我和他们彻底成了陌路人,就像彼此从未出现过一样。

    在我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他们”。他们来了去,去了来,却不曾在我心底留下半分印迹。

    而我,就像一具被掏空了的躯壳,空洞又飘忽。

    这一切,都因我失了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血液不再为之沸腾,心脏不再为之狂跳。

    照见这样的自己,我怎能不羞愧?

    04  写在最后

    这一次,我知道我无处可逃了。我不能放任自己继续“丑”下去。

    我必须做点什么!

    就在刚刚,保洁大姐走进来拖地,我立马合上电脑,和她聊了起来。

    一提起女儿,她就眉飞色舞。她还说,她刚刚拿到体检报告,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我看见她布满褶皱的脸上笑开了花儿,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冲我笑得那么开心。

    不由得,我也冲她笑开了花儿。

    这一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真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江城》,我陷入了久久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dy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