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雨一直在下,但是我还是开车从济南回来接儿子回家。
儿子去上大学之后,从此家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寒假和暑假两个短短的假期就是我们不多的相处时光,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
今天聊一个亲子沟通方面的话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你苦口婆心地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几乎天天出现。我们就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肯听正确的道理呢?
在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你把对方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在这个场景中,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到他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这个细节有什么重要的呢?重要之处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这两种不同的处理,会催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生活里见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经常会指责孩子。但是忽略了指责就是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
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指责,一个人下意识的反应不是“知耻后勇”,而是“防御”。要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避开指责;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你可以尝试下表达需求的方式。比如,“我看到你这些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努力,要是再把这个简单的小地方做好,那就太棒了,太让妈妈省心了。”
表达需求的方式,会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别人的英雄。让对方成为“好角色”,可以唤醒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里做不到这种沟通方式,是因为两种执念:
一种执念是“你应该”。
另一种执念是“我最好”。
如果能放下“应该”,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和现有的努力,相信对方可以由此慢慢生长,生活中能见到的美好会多很多。
带好小孩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小孩子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还能做得更好。
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不那么在意外在成就,但是对自己的内心更执着坚定,成为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的人,活得清明而笃定。
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更完整的人。有独立的人格,有深入的思想,有清明而笃定的内心,而不只是考分机器。
网友评论